昨日,知名財經人士蔡曙曉發(fā)表長文舉證7大觀察表示,如劉姝威教授《應該嚴格控制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減持》其獨立見解,無任何利益關系,那么應該受到尊重。不過,反對劉姝威教授拿樂視實控人減持說事。
同時,他認為,樂視要成為偉大公司一定要經受磨難,一定要有寬廣胸懷,因為,公道自在人心,億萬消費者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出答案,千千萬萬的投資人會用自己真實的資金在資本市場給出答案。
長文如下:
多年以前,在深交所與國信證券聯(lián)合舉辦走進上市公司第一站“中集集團”調研時,與中集集團董事長麥伯良暢談時,與劉姝威教授有過一面之緣,之前聽聞劉教授的大名是“藍田事件”,起因是在《金融參考》上的一篇文章,本人亦經常也在《金融參考》上發(fā)表過一些文章。對劉教授獨立和嚴謹的治學,本人是很敬佩的。
對于劉姝威教授《應該嚴格控制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減持》一文,如果沒有與任何方面有利益關系,如果是劉教授的獨立見解,是完全可以的,市場應該允許有不同的聲音,尊重不同的觀點。
但對于劉姝威教授拿樂視實控人減持說事,本人并不認同:
1、絕不能禁止實控人減持。因為這違反資本自由的原則,但可以制定更加嚴格的限制性規(guī)定。這一措施是針對全市場,針對所有公司,絕不是針對某一家公司說事。相關規(guī)定應由正在修訂中的《證券法》或由證監(jiān)會另行制定。在有關規(guī)定出臺以前,任何公司實控人的減持只要符合現有規(guī)定即可。
2、樂視實控人減持合法合規(guī)。目前尚沒有任何法律法規(guī)禁止實控人減持,只要實控人減持符合現有的法律法規(guī)即可。
3、請弄明白,樂視實控人為何減持?公司業(yè)務發(fā)展急需資金,而審批制的結果,公司的定增融資在證監(jiān)會排隊近一年仍在排隊,樂視實控人減持所得資金免息借給上市公司是不得已而為之。試想,如果你是一公司員工,遇急難需要錢,你公司老板免息借給你度過難關,你一度會感同身受。
4、任何大公司的發(fā)展一定是股權從集中走向分散。因為要發(fā)展,要引入更多股東,實控人減持,稀釋股權,極為正常。林青霞老公邢李火原的公司思捷環(huán)球,作為實控人的邢李火原先后十多次減持股份,但每次減持都伴隨股價的上漲,所以,實控人減持股份,并非不看好公司,股價并非一定會跌。騰訊的發(fā)展,實控人的股權也不斷減持、稀釋,在香港非常正常。前不久,馬化騰就利用港股通北水南下推高股價之時,大筆減持了騰訊股票。公司股價最終決定于投資者預期盈利的變化。
5、根本沒必要慌張,樂視實控人減持股票影響幾何,市場會給出答案。作為創(chuàng)業(yè)板最大市值的創(chuàng)藍籌公司,千千萬萬的投資人會用自己真實的資金給出答案。
6、對傳統(tǒng)產業(yè)資產公司的研究方法完全不適用于新興互聯(lián)網公司的研究。否則,你根本無法理解亞馬遜公司長期不盈利而市值持續(xù)增長。當然,市場是對的,你是錯的。不能拿樂視2014年的盈利不多(畢竟是盈利的,相比那些持續(xù)虧損燒錢的優(yōu)酷、愛奇異等,樂視已是非常難得的好公司了),就說樂視實控人不能減持,是錯誤的。
7、如果不是受樂視對手的指使,如果不帶有色眼鏡,如果不是浮于表面,如果真正懂得研究新興互聯(lián)網,如果真正懂了樂視,你會得出如下結論:
樂視是一家務實、以最廣大的消費者得到實惠、以重構人類生活方式為目標的好公司,是中國本土生長起來有可能與美國蘋果公司一決高下的中國互聯(lián)網公司(目前看來是唯一一家,沒有其他),雖然目前與美國蘋果公司還有很大差距,但公司的版權、生態(tài)、共贏的核心思想,代表了尊重知識、尊重規(guī)則、尊重生命、相融共生的核心理念,得道多助,將具有頑強的生命力,當然,成大業(yè)者,并非一帆風順,一定會備受磨難。最近,被印度、日本、美國多家公司起訴、被格力集團董事長董明珠指責為小偷的某米公司對樂視公司公然發(fā)難,已淪為行業(yè)的笑柄,被公證的慌言仍然是慌言。當然,樂視不用生氣,因為,要成為偉大公司一定要經受磨難,一定要有寬廣胸懷,因為,公道自在人心,億萬消費者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出答案,千千萬萬的投資人會用自己真實的資金在資本市場給出答案。給樂視帶個話,贏得了80后、90后、00后的心,就贏得了未來,再贏得70后、60后、50后、40后……的心,就贏得了整個世界。
(個人研究觀點,不代表所在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