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滴滴快的
7月8日,滴滴快的公司宣布,已完成了20億美元融資。但本輪融資中還有數億美元的剩余額度,全部結束后融資將超20億美元。滴滴快的將擁有超35億美元的現金儲備。
滴滴快的總裁柳青對騰訊科技表示,35億美金,將主要用于服務中國市場。中國市場需求量依舊極大,客戶的積累,大數據和技術的提高都將投入大量資金。此外并購投資上也存在很大的想象。
柳青稱,滴滴快的馬上會進入打造維護生態圈的狀態。除了和金融、保險的合作,汽車后市場也會是重點關注領域,不僅是成為O2O服務的入口,也會涉及整車買賣、租賃等。這些將主要通過投資布局完成。
除此之外,滴滴快的也開始了海外擴張之路,接近滴滴快的的投資人士向騰訊科技透露,滴滴快的參與投資東南亞打車應用GrabTaxi確有其事,而且也只是開始。
阿里騰訊皆增持
滴滴快的總裁柳青表示,本輪融資從6月22日開始,僅用了兩周的時間。最初的融資額度為15億美金,5天里就獲得了超額認購,后將融資規模提升到20億美金。但本輪融資中還有數億美元的剩余額度,未來1個月還將有新的投資方加入,預計本輪融資全部結束后,融資金額將遠超20億美元。
據了解,新的投資方包括資本國際私募基金、平安創新投資基金等,阿里巴巴、騰訊、淡馬錫、高都資本等現有股東也都追加了投資。至于現有股東中的中國主權基金是否有增持,滴滴快的表示暫時不便投入。
此前今年5月新浪微博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文件顯示,其在滴滴快的上一輪的融資中投資了1.42億美元。當時滴滴快的估值為80億美元。而本輪融資后,有投資機構預計滴滴快的的估值進一步提升到150億美元。
據滴滴快的戰略負責人表示,投資人對滴滴快的的投資熱情,主要是看中滴滴快的的前景,能夠帶來巨額回報。這個時間點和融資額,對股東的回報是最大的,而且也是滴滴快的布局的最佳時機。
程維在此前股東信中透露,五月份以來,滴滴快的的每日專車訂單數從100萬增長至300萬,每周增長30%。目前在中國專車市場達到80%的份額。出租車出行次數達到300萬次,占中國出租車召車市場99%的份額。順風車上線一個月,目前已覆蓋全國超過148個城市,日高峰訂單量為60萬。整個平臺日總訂單最高峰值逼近過1000萬大關。
但提到滴滴IPO上市時,柳青稱目前還沒有明確時間表。
而接近滴滴快的的投資人曾對騰訊科技表示,滴滴快的的目標是和Uber競爭出行IPO第一股,雖然本輪融資后,滴滴快的實現了估值翻倍,但是高層和背后的投資方都并不滿足于目前的估值。滴滴快的用戶量和訂單數均遠超Uber,但估值卻低于Uber較多,所以這有可能并不是滴滴快的IPO前的最后一次融資。
35億美金將用在哪?
柳青表示,本輪融資完成后,滴滴快的公司將擁有超過35億美元的現金儲備,成為中國移動(微博)互聯網領域現金儲備最高的公司。
此前市場曾傳出滴滴要整體收購神州專車,和投資東南亞打車應用GrabTaxi的消息。
接近滴滴快的的投資人士向騰訊科技透露,滴滴快的參與投資東南亞打車應用GrabTaxi確有其事,而且也只是開始。滴滴快的本輪融資有相當一部分資金將用于全球擴張和投資或收購其它地區的出行工具。滴滴快的要和Uber競爭全球出行IPO第一股,必須向外擴張,講好全球化的故事。
而在今天的媒體發布會上,柳青對騰訊科技表示,除全球化布局外,滴滴快的更多地還是專注中國市場,35億美元現金也將主要用于服務中國市場,包括客戶的積累,大數據和技術的研發提高都會投入大量資金,用于鞏固公司現有市場領導地位,并且進一步拓展和做深國內市場和新業務。
對于投資并購,柳青稱,雖然現在滴滴快的還在做平臺,但馬上會進入打造維護生態圈的狀態,所以在投資和合作方面心態會非常開放。而生態布局可能是以投資為主,并不傾向于整體并購的方式,現在也沒有在談并購的問題。
在她看來,滴滴快的未來會成為出行領域的淘寶和天貓,會是一個高頻、滿足多種需求的平臺。希望圍繞出門后用戶的需要去布局,例如司機乘客的保險、保證車況、貸款買車和汽車后市場等等。但是很多服務都不會由滴滴自己來做,而是通過投資等方式去布局。
“汽車后市場會是重點關注領域,滴滴不僅要成為眾多O2O服務的入口,也可能會涉及整車買賣、租賃等。至于P2P租車領域,也有可能通過投資合作去參與”。柳青說滴滴將將致力于建設一個綜合性的交通生態系統,在物流、保險和金融等汽車服務,以及地圖技術和位置服務等領域都會尋找更大的空間。
不害怕和Uber打補貼戰
滴滴傳出好消息的同時,Uber在融資方面也同樣瘋狂。
此前,外媒消息稱,Uber近期獲得20億美元信用額度,這些資金將來自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銀行和高盛等大型投行,而最初Uber的目標是10億美元信用額度。融資完成后,還未上市的Uber融資將超過100億美元,估值可能達到500億美元。
Uber創始人特拉維斯·卡拉尼克曾表示,Uber計劃2015年在中國市場投資10億美元,并在明年內擴張到另外50個中國城市。除此之外,Uber將在中國發起新一輪的融資,金額為15億美元。資金將用于中國市場,進行補貼,拓展用戶。并為為中國業務設立單獨實體。
面對Uber來勢洶洶的攻勢,柳青表示,滴滴快的立足于中國市場,多元化的出行服務平臺是滴滴快的與其他的競爭對手的最大的區別。中國的需求非常多元化,也非常靈活,出租車、專車、順風車等業務之間可以彼此導流,而且共享司機資源,這是滴滴快的的競爭優勢。滴滴早起步三年,三年的大數據積累,與Uber相比,算法上也更了解中國人的需求。
至于補貼燒錢,柳青表態稱,滴滴快的不懼怕補貼戰。而且比對手更懂得如何在補貼燒錢的情況下,避免刷單。
但是她認為,相比于補貼,滴滴快的會更看重市場規模所產生的規模效應,當規模達到一定程度,用戶和司機的需求都能夠得到滿足,是不需要補貼的。滴滴目前而言,更愿意把補貼用在拓展新用戶上,用在乘客方。
相較與上一輪滴滴快的燒錢大戰,這次的競爭對手,滴滴和Uber在補貼設計上都摒棄了之前的每單補貼的方式,而是設計更復雜的規則鼓勵更多的接單和服務。
業內人士對騰訊科技表示,這輪燒錢大戰,還有一個趨勢就是主戰場將會更偏向于非北上廣深的城市。一線城市的潛力用戶開發得差不多了,短期內難有大爆發,而非北上廣深地區,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