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天貓超市、天貓電器連續送出十億現金紅包之后,京東顯然坐不住了,在近期推出的“十一家電躺購節”活動中,宣布要送出十億禮券。但遺憾的是,雖然同為十億,但卻有根本區別:現金券用戶是無使用條件的,用戶收到便可購物抵現,而禮券是有使用先決條件,如購買金額達到一定金額才可使用。
不難發現,京東所謂的“禮券”本意并非是回饋用戶,相反是借噱頭刺激用戶以為京東貢獻現金流,如今的京東已經成為在促銷上謹小慎微甚至還要通過促銷占用戶便宜的公司。當然,鐵哥并非認為京東用無實際意義的“禮券”迎戰天貓是出于本意,背后更多是無奈。
大幅虧損現金流堪憂
京東自成立以來從未停止虧損的步伐,偶爾的虧損收窄就已經足夠令京東管理層開心一陣了。而隨著上市的完成,京東也已然成為一家公眾公司,要接受投資者對其盈利能力的質疑。上市一方面對京東是好事,企業可以通過股市融到錢,而管理層也可以通過股票市場套現。但同時也要求京東要按照正常的商業邏輯經營企業:即企業要具有真正的盈利能力 。
這也是自上市之后,京東的促銷越發注水的重要原因,促銷口號很大,但實惠越來越少。需知最新財報表明京東虧損高達5億多人民幣。
除此以外,京東自營模式高成本以及低復制性成為京東業務發展的最大障礙,京東只能通過降低第三方商家入駐門檻,提高供應商賬期的形式來提高賬面盈利能力。上市對京東的副作用已經越發明顯。
此次京東推出心虛的“禮券”從根本上看,京東的現金流問題正在逐步惡化,近期如無改善未來真的堪憂。
京東困難重重
不久前天貓宣布北京、杭州的雙主場戰略,天貓超市此前已經先行在北京大促,此次天貓電器又與蘇寧在北京聯合出擊,目的也很明確:進一步打壓京東的生存空間。
此次京東的“十一家電躺購節”頗有點反擊的意思 ,但除去上文所講現金流問題之外,京東還要面臨以下兩大問題:
1. 京東物流優勢面進一步縮小
此前京東的自營模式在北京是有很大優勢的,尤其在配送速度、配送質量方面。但此次天貓電器與蘇寧結合,蘇寧的線下配送將與菜鳥物流進行有機配合,以提高產品的配送效率。此前天貓超市的次日達在配送效率上已經與京東打平手,蘇寧與天貓電器結合之后要將兩小時達成為常態,在物流方面京東已經無任何優勢。
除物流優勢以外,隨著京東涉假、鼓勵假拍等問題的出現,一線品牌已經紛紛離開京東,而京東所采取的45天賬期政策又極大降低了供應商的積極性。其造成的結果便是,在京東的促銷活動中,優質商家變少,余下的商家參與積極性降低。
當京東以往跑馬圈地的優勢當然不存時,京東神話怎能延續?
2. 人才流失
京東商業模式的劣勢已經凸顯,且隨著天貓在北京地區話語權的加重,京東的人才流失問題將會進一步惡化。
眾所周知,電商行業人才的流動性極強,但由于此前阿里重心遠在杭州,北京成功的電商巨頭企業不多,這使得京東模式問題雖然已經暴露但并未出現嚴重的人才流失問題。但此時已經不同,隨著天貓雙主場戰略的落實,北京地區在天貓體系權重明顯加大,天貓也將會在北京成立營銷、運營等部門,對于京東來說不啻為一個好去處。其實自天貓超市十億做北京市場之后,坊間就多有京東員工打聽天貓招聘條件,希望加入天貓。據傳,劉強東對此現象已經表達憤怒之情,但毫無應對之策。
如果無有太大意外,十一之后將迎來京東離職高峰,京東能否順利度過難關甚是重要。
當然,對于現狀京東肯定是比鐵哥清楚的,但事件最無奈的便是即便知道問題所在,但受限于現實問題根本無法解決。因此在京東此次十億“禮券”的“躺購節”,鐵哥看到的不是促銷,而是背后的無奈。
這點,鐵哥是很同情京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