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國網購市場交易規模達到2.8萬億元,比上年增長48.7%。雖然市場增速的勢頭良好,電商行業的競爭反而愈發激烈,大型平臺和大品類垂直方向上已是一片紅海,B2C、B2B、C2C的風頭均已過去,電商的下一個風口,據說是C2B的。
面對新的機遇和價值增長點,原先的巨頭自然不會放過機會。但從創新性和靈活性上來看,一些迅速突破C2B核心商業模式的全新電商仿佛占領了先機,比如主打“自由出價”和“用戶社交”的移動端電商平臺微價商城,通過幾次“頂價”活動,短時間聚集了百萬用戶。
據了解,微價商城在2014年剛成立時,就獲得了創業工場知名投資人麥剛的百萬天使投資,2015年4月又拿到了晨興資本千萬美元的A輪融資。如此備受資本青睞,除了自身對傳統產業鏈的變革和突破,背后又和C2B的整體發展趨勢有什么關聯?為此,筆者特意采訪了微價的天使投資人創業工場合伙人張瑋女士。

筆者:目前電商領域的競爭非常激烈,B2C已經是一片紅海,你如何看待垂直電商?對于C2B來說,也有不少巨頭在謀劃,那么社交電商的突破點在哪里呢?
張瑋:除了淘寶、天貓這類大型的平臺電商,我認為垂直電商的發展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它是指在某一個行業或細分市場深度運營的商業模式,當網購用戶群體的基數足夠大的時候,就會催生出許多細分的需求,也就導致了很多垂直電商的出現。垂直電商最大的優勢是專注和專業,能夠給特定的消費人群提供特定的商品和服務,滿足一定領域用戶的特殊習慣,因而能迅速地建立起它的品牌和信任度。但也不是所有的品類都適合做垂直電商。
比如聚美優品專做化妝品和護膚品、蜜芽寶貝就做母嬰,與平臺電商相比,垂直電商的品類相對同一化但發展更加多元化。
再來看社交電商。我覺得小米應該算是典型的社交電商,因為它利用社交網絡迅速建立起了一個壁壘,再比如做時尚的美麗說、蘑菇街也屬于社交電商。今天這個時代,消費者什么都能買到,只是在哪兒買的問題,于是就產生了消費決策,受身邊朋友的影響往往大于廣告。人們更愿意相信朋友的評價和推薦,社會化營銷做的好,可以提高轉化率,并且通過口碑傳播形成特定的社交圈子。阿里之前重度推廣它的來往,還投資了陌陌;京東也接受了騰訊的投資,接入了微信和QQ的端口,都是在謀劃社交電商。
筆者:馬云也斷言“未來的生意是C2B的”,C2B對電商而言是否是具有顛覆性的?
張瑋:C2B一定是未來的趨勢之一。整個消費群體中,目前85后是主力軍,90后正在崛起,00后會逆襲,這個時代的整體消費水平發生了很大變化,90后和60后的消費習慣有很大的不同。在個性化需求的驅動下,會產生很多以用戶為中心和導向的產品及商業模式。從這個角度來說,C2B和社交電商,將具有很大的顛覆性。
電商早已告別了跑馬圈地和大規模掠奪市場的階段,原先的粗放式管理也不再適合整個電商的發展。接下來大的電商可能面臨更多問題,比如,如何以最低的成本獲取越來越高質量的用戶;如何用精細化的運營方式服務好你的用戶,實現二次購買;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和管理你的成本,等等,都是十分嚴峻的考驗。
筆者:創業工場為什么會在天使輪投資一個C2B的電商項目?
張瑋:從整個電商行業的發展來看,目前包括BAT在內的競爭者都謀求在移動端的布局。而移動端的消費群體和購買渠道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原先的商業模式是依靠流量,電商需要花費很高的成本去獲取用戶。但C2B的模式讓購買變成了一種“社區行為”,影響用戶購買的不再是廣告,而是來自身邊朋友的推薦。這種以口碑傳播為基礎的社交性電商是未來一個很重要的發展方向。而微價先讓用戶反向定價,再讓供應商直接發貨給消費者,就是打破了原先傳統的供應鏈,把這部分利潤讓出來給消費者,同時還排除了平臺電商高昂的流量獲取成本及復雜環節。
筆者:創業工場是投資理念是什么,比較側重哪些方面的投資?
張瑋:在階段上一直比較專注天使和早期,像微價也是天使輪投的。我們有一個邏輯,每一個偉大的投資機會或是創業機會,一定是來自于產業鏈發生變化:縮短產業鏈、價值鏈轉移等對產業鏈進行有價值的改變,或是一個全新的需求和市場的產生,抑或是滿足已有的需求的新的方式的出現。包括我們投的微價,是因為它改變了傳統的B2B、B2C的商業模式。未來電商的發展趨勢,B2B大勢已去,B2C天貓份額占的很大,C2C淘寶有絕對的優勢,而幾個大品類的垂直電商也已經占領市場,那電商的下一個風口,應該就是C2B。
筆者:創業工場還投過其它比較有特色的電商項目?
張瑋:我們投了一個HeyJuice,是單品電商的模式,做健康、排毒的果蔬汁,和微價一樣,都屬于零庫存的輕模式。沒有店面,通過預定降低損耗,通過社會化營銷,進行口碑傳播,積累了一大批優質的用戶。其實這部分“用戶”本質上就是“粉絲”,是品牌的追隨者,不管你再出什么新產品,他都會喜歡,重復和頻繁購買的幾率大大增高。今天不管你是做模式、產品還是品牌,社會化營銷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你的產品被用戶認可接受并易于傳播,才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建立起一個很大的用戶群體。
筆者:下一個階段,C2B電商的前景如何,從資本角度是否有較大的爆發力?
張瑋:電商行業的發展是隨著整個互聯網人群的變化在同步進行的。在過去幾年,其實C2B這塊發展的并不是很好,之前有做過的可能倒下了,有的雖然還在,但也沒有爆發。這是因為前幾年整個互聯網用戶的群體還沒起來,當基數沒有那么大的時候,是不可能在需求數量和細分領域整體爆發的。但從去年開始,網購的交易規模達到了數萬億,這時才有可能帶動某個領域的整體爆發。
因此像微價這一類的C2B是很有潛力的。因為任何一件事情的成敗和時勢有很大的關系,對于互聯網初創企業來說最重要的是要做對而不是超越太多。你做的太超前了,也未必能成功,你落后了一兩步,也肯定會失敗,所以周期很重要,要有超前的眼光但要順應大勢。我認為對于對C2B和社交電商來說正好是現在這個節點。
筆者:從投資人的角度,對微價這類電商的發展有哪些建議?
張瑋:關鍵還是要抓住用戶,因為C2B時代還是以用戶為核心的。即使刷流量、造假評論還存在,但大家會越來越不相信,也有了識別能力,因此對于用戶的精準化營銷是非常重要的。另一個是流量成本的問題,通過什么方法用低成本獲取更多的用戶,并且獲取的每個用戶都是高質量的。
筆者:您覺得C2B電商在發展過程中,遇到比較大的阻礙是什么呢?
張瑋:可能會遇到供應鏈管理方面的問題。C2B搭建的是從廠家到終端用戶的中間橋梁,因此供應鏈的管理十分重要。在傳統模式里,我會把廠家發來的貨品放到我自己的倉庫里,產品質量和服務都是很好把控的,但創新模式里去掉了中間環節,由廠家直接發貨給消費者,你如何保證整個過程中的用戶體驗以及對產品的滿意度,可能是未來的一個挑戰。
從微價它們目前的運營能力來看,做的還是不錯的,比如用定價模式等建立起自己的用戶群進行精細化管理。不管通過什么方式,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品牌靠的是獲得口碑而不再是靠廣告,流量的獲取不在是依靠門戶或搜索引擎,而是無處不在。最重要的是縮短建立用戶的時間,降低建立的成本,而最核心的商業本質,是如何給用戶提供最好的產品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