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業要做O2O,不要陷入兩種極端的思維:速勝論和速亡論。

7月21日,2015年中國互聯網大會在北京舉行。蘇寧云商董事長張近東在現場做了主題發言。
張近東表示,今天O2O模式已經成為公認的趨勢,傳統電商也開始通過各種方式布局線下。而李克強總理在今年“兩會”的政府報告中提出,要讓線上線下互動,消費搞得紅紅火火,更是增強了蘇寧O2O轉型的信心。
張近東在發言中提出,企業要做O2O,不要陷入兩種極端的思維:“一種是速勝論,認為做個網站、做個APP就是互聯網+了;還有一種是速亡論,把互聯網神話了,認為實體企業沒有互聯網經營,所以做不成互聯網。”
在張近東看來,互聯網是技術、是工具,它可以改變人們思維的方式,甚至生活的方式,但是不能替代經營本身。
在現場,張近東也分享了蘇寧如何做“+互聯網”的做法和看法。
通過平臺加渠道,蘇寧先后開發了PC端和移動端,借助互聯網技術形成覆蓋用戶的全渠道的消費場景,把店開到用戶的辦公室、口袋里和客廳里。
首先,互聯網+線下的渠道,豐富實體店商業形態和品類業態,對互聯網的渠道進行定義,讓互聯網平臺在線下以不同的形式與用戶接觸。
其次,通過互聯網+商品,突破門店展示數量,陳列方式的局限,互聯網虛擬的展示、模擬穿戴和情景搭配,可以更好實現人和機器、人和商品的互動。
第三,互聯網+服務上,移動支付、場景互聯、社交服務將成為線下O2O三大方向。
以下是張近東發言實錄: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興參加第14屆中國互聯網大會,如果是在幾年前,我站在這里談互聯網,大家可能還覺得奇怪,因為過去在大家的印象中,蘇寧還是一家標準的零售企業,而如今蘇寧經過六年的努力,終于走出了一條互聯網之路。作為互聯網大家庭的一員,所以我首先要感謝主辦方,中國互聯網協會讓我有機會與大家一起分享蘇寧的O2O之路。
今天大會的主題是“產業融合,互聯共享”,對于“融合”和“共享”,我相信大家應該都很贊同。但是在兩三年前,大家講的更多的是互聯網的顛覆,當時大家覺得未來一定是線上一統天下,所以我只能跑到美國,受斯坦福大學的邀請去講O2O,今天O2O模式已經成為公認的趨勢,傳統電商也開始通過各種方式布局線下,而李克強總理在今年“兩會”的政府報告中提出,要讓線上線下互動,消費搞得紅紅火火,更是增強了我們O2O轉型的信心。
在7月7號座談會上,克強總理多次詢問了蘇寧的發展,我說我們現在通過線上的轉型之后競爭力更加強了,最后總理說我給他帶來了好消息,今天全社會都在談互聯網+,這不是一個企業的專利,而是像陽光、空氣和水一樣成為每個企業的標配,但是實體企業怎么做互聯網,結合蘇寧這幾年的轉型實踐,我認為無論傳統的實體企業還是傳統的互聯網企業,做O2O的轉型,不管從線下到線上,還是線上往線下走,不過是殊途同歸而已,所以實體企業不要一談轉型就害怕,歸根到底互聯網的轉型是一次互聯網技術的升級,并不會改變企業經營的本質。這就像蘇寧從專業的零售到綜合的零售,到現在的互聯網的零售,零售的本質從來都沒有變過。
其次,企業要做O2O,一定不要陷入兩種極端的思維,一種是速勝論,認為做個網站、做個APP就是互聯網+了。還有一種是速亡論,把互聯網神話了,認為實體企業沒有互聯網經營,所以做不成互聯網。我始終認為互聯網是技術、是工具,我們不要神話它,互聯網可以改變我們思維的方式,甚至生活的方式,但是永遠不能替代經營的本身。
蘇寧這六年來我們做的O2O的零售疊加邏輯是什么?我認為可以概括為持久站和兩步走,持久站就是要有決心、耐心和恒心,不要想一蹴而就,二兩步走,第一步是加快聯動,第二步就是互聯網+。
下面我先談一下蘇寧如何做+互聯網,首先是平臺方面加渠道,我們先后開發了PC端和移動端,進入了TV版,過去在傳統時代,蘇寧渠道的增加靠的是不斷開店,但是門店不能無限開下去,成本總也極限,借助互聯網技術我們把四端如何形成了覆蓋用戶的全渠道的消費場景,把店開到用戶的辦公室、口袋里和客廳里。一季度我們線上銷售增長超過百分之百,占比也超過30%,移動端占比接近50%。不難看出,互聯網渠道已經成了推動我們整體增長最強的引擎。
其次是加商品,不僅要把線上的商品賣到網上,還要進一步開拓適應互聯網品牌與品類。過去首先于門店SKU總數最多幾萬的,現在我們已經有了家電、超市、母嬰、百貨等不同產品的全面綜合,SKU總數超過了一千多萬。最后是加服務,我們不僅重新構建了線上的運營服務,還打造了企業核心的金融數據和物流,在物流方面我們通過眾籌、預售、閃拍、大聚會、特賣閃購等,參與了全生命周期運營服務。我們有金融云,還有任性付,上線15天我們有了400多萬的用戶。大數據方面,我們提供了聚寶盆、烽火臺、指南針等精準營銷工具。物流云利用我們多年來打造的物流支持,向第三方開放。
從2014年開始,我們進入了兩步走的第二階段,也就是蘇寧的互聯網+零售的階段。就是以互聯網的技術嫁接、疊加、改造、優化線下的業務流程和零售資源,核心同樣是加渠道、商品、服務。
首先互聯網+線下的渠道,豐富實體店商業形態和品類業態,也對互聯網的渠道進行了定義,就是讓互聯網平臺在線下以不同的形式于用戶接觸。比如云店、易購、服務站、體驗區等,云店就是蘇寧最重要的互聯網產品,我也要求我們的團隊要把云店打造成零售業的旗艦店,我們上海云店開業僅三個小時銷售突破一千萬,當天客流量最高突破5萬人次,銷售突破3500萬,云店就是要通過吃喝玩樂組合,滿足用戶多產品的需求,并通過融合線上線下,開展母嬰、超市、百貨等體驗,吸引不同人群的體驗,從而提升流量,增強用戶的粘性。7月底我們在北京首家云店將在聯想橋開業,今年我們全國一共規劃50家云店。
其次通過互聯網+商品,突破了門店展示數量,陳列方式的局限,互聯網虛擬的展示、模擬穿戴和情景搭配,可以更好實現人和機器、人和商品的互動,以及商品和應用場景的交互,門店的商品出現了理論上無限制的拓展,我們還與日本、美國、香港公司的海外公司引入海外部的頻道,并在實體店進行展示,也就是說未來我們可以把世界各地的產品都匯集起來。
第三點,互聯網+服務,我們認為移動支付、場景互聯、社交服務將成為線下O2O三大方向。移動端嫁接線下促銷資訊、導購流程、支付環節,可以在線開放售前、售中和售后的服務,蘇寧易購移動端將全面與線下人員、商品、促銷和服務無縫對接。讓客戶可以實時看到貨送到哪里了,還可以查詢身邊的門店進行什么樣的促銷,特色售后服務等,并可以進行預約、交易與互動。
蘇寧在這六年互聯網實踐過程中,深刻感受到O2O不僅是做網站那么簡單,要圍繞用戶、商品、場景,通過數據服務實現線上線下的融會貫通,有內而外的互聯網化,從而滿足消費者隨時隨地的需求,隨著我們O2O模式的成功,蘇寧的發展也進入到加速時代。
各位嘉賓,今年是蘇寧25周年,今年我們8.18主題是“全民發燒節”,就是讓全民用戶打造發燒節的產品和服務。我想年輕人也應該有一種為自己的理想而發燒的精神,而蘇寧可以說就是O2O的發燒友,同時我們也想借助云店讓更多用戶成為O2O模式的發燒友。
最后我想說的是,互聯網時代企業都需要有發燒的精神,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