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上午消息,2015中國互聯網大會之互聯網高層年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騰訊社交與效果廣告高級產品總監周洲在現場發表主題演講。
周洲稱,從統計數據來看,目前中國網民在觸媒情況下,手機的使用比已經高達30%,如果再把在平板設備上的使用情況納入統計,移動端網民的使用情況已經接近了50%。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也就是移動化是一個非常自然的營銷的趨勢。騰訊為應對這種趨勢,正在嘗試移動廣告的原生化和場景化。(天涯)
以下是周洲演講全文:
周洲:大家早上好,非常高興今天能有機會在這里和大家探討一下中國互聯網的趨勢與未來,我是周洲,來自騰訊社交與效果廣告平臺,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在營銷領域的探索與展望。
總的來講,以我們的觀察來看營銷領域呈現如下的三大趨勢:概括起來包括移動化、數據化以及程序化。
首先看一下移動化,大家也可以看到近期的數據顯示到2014年12月,中國手機網民的數量已經達到了6.49億人,這個數量已經占中國總人口的近半數,拋開這個冰冷的數字,實際上這樣的一個移動化的趨勢,我們的感受也是非常生動而鮮明的,就看到我們的周邊,包括今天會場上在座的諸位,實際上基本上大家都已經變成了手機的低頭族。開個玩笑,這其實是給我們一個非常好的啟示。也許在未來的5年的肩頸的保健是非常好的一個行業,這是人群方面移動化的一個趨勢。
再一個我們看一下時間方面的移動化,從統計數據來看,目前中國網民在觸媒情況下,手機的使用比已經高達30%,如果我們再把在平板設備上的使用情況納入統計,移動端網民的使用情況已經接近了50%。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也就是移動化是一個非常自然的營銷的趨勢。具體來看的話,我們也會發現有一些具體的特點,騰訊在這方面也有一些自己的嘗試與探索。首先第一點是移動廣告的原生化。這里會包括大家比較熟悉的FaceBook,以及最近我們推出的朋友圈廣告。
其實,騰訊已經是中國移動原生流量最大的提供方了,可能大家并不知道我們的探索最早是起源于手機QQ的朋友圈,實際上是QQ空間,這是我們在QQ空間的原生廣告,并且我們也把這樣一個創新推廣到我們的移動聯盟流量的合作伙伴里面,比如說右邊圖示的手機百科。我們希望和合作伙伴一塊擁抱這樣一個趨勢和紅利,非常欣喜地能看到我們在這樣一些嘗試里面取得一些很好的效果。簡單地從CTR來看,通常比普通廣告點擊率高一到兩個數量級,這是原生化的一個趨勢。
第二個是場景化,因為大家對手機形成了一個重度的依賴,所以也使得我們能夠有機會進入到用戶的諸多的生活場景當中。那么這個PPT里面顯示的是我們的兩個嘗試,左邊是春節這樣一個場景下,我們嘗試企業紅包這樣的一種營銷方式。右邊實際上也是我們新進在手Q的空間里面,推出的一個基于生日場景的生日夜卡這樣一個營銷形式。這兩個形式因為基于用戶的場景,所以用戶能夠有一個非常高的認知和參與度,自然營銷效果也會非常地好。
第三個是移動廣告的社交化的趨勢,這也是騰訊所見長的領域了。左邊實際上是我們在手Q的信息流里面嘗試的原生廣告,這里的社交的因素會體現在我們對業余的愛好,我們不光展示,我們也會告訴用戶當前已經有多少人安裝使用這款APP從而可以增強用戶的認知與參與度。右邊是大家所熟知的朋友圈,里面有蠻多的評論與互動,也會非常好地增強品牌的曝光與印象。不過我們也會發現這樣的評論里面,實際上也會有在座的一些調侃和小廣告在。
第四個特點我們會概括為移動廣告的貼身化,細心的用戶可能已經發現在微信附近的人當中的第一條推薦,有可能會出現附近的店鋪的一些信息。再到大眾點評,實際上也會基于RBS的距離為大家去推送比較感興趣的店鋪,這是距離,這樣的一個物理屬性對用戶的決策的影響是非常簡單直接的,也會是我們在傳統的互聯網時代所不能夠想象和實現的。
上面的這幾點實際上是我們在移動化的趨勢當中觀察到的一些現象和嘗試了,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面,當我們提到一個行業的趨勢的時候,基本上非常普世的一個詞會是大數據。拋開這個大數據詞本身,現在呈現在一定的我們叫做酸爽性,大數據本身確實已經貼切地影響著我們日常的生活,這里舉了幾個例子,不管是京東在它的運費設計背后,通過大數據的支撐,還是微軟,或者是谷歌利用大數據去預測奧斯卡獎,或者是流感疫情。甚至到美國總統成功競選策略背后都有著大數據的身影。
在這樣的一個趨勢下面,我們營銷怎么樣通過大數據來使得營銷更加地智能化,在這里騰訊也是有一些獨特的優勢,并且有一些非常有意義的嘗試了。我聽過有一個笑話,開玩笑說我們如果現在在馬路邊撿到一部手機,打開一看基本上一定會能發現一款騰訊的APP。仔細想一下確實是這么回事,不過得益于我們騰訊的戰略與投資并購部同仁們每天夜以繼日的辛勤勞動,我覺得這個數字稍微還保守了一點點,可能至少會有1.5款,比如說像京東、大眾點評,這樣我們投資公司的一些APP?;谶@樣的一個騰訊以及泛騰訊系產品的布局,我們在非常好地服務我們的用戶的同時,也會對我們的用戶能夠有一個更加深入的理解。
基于上面這樣一個全平臺的數據,我們通過不斷地探索、挖掘和積累,會形成如下的包括像用戶狀態、用戶行為等六大類近千種具有營銷、統計意義的特征標簽,能夠使得我們在營銷方面做得更加地精準和智能。不過其實熟悉大數據的同仁們應該會提到數據源僅僅是大數據的一個基礎,這背后其實更挑戰的是大數據的分析語挖掘能力。廣點通之所以能夠取得上萬的成果,實際上也是由于我們技術團隊長期的積累與實踐。比如說我們這邊展示的主題信電模型,通過這個模型我們可以有效敵對10億量的數據進行分析,可以高效地挖掘出百萬量級的隱含語意。也正是因為這樣一個門檻的存在,秉承騰訊的開放和連接的精神,所以在2015年3月,我們發布了廣點通的平臺,我們希望把騰訊的優勢開放出來,跟整個合作伙伴去共享,使得大家能夠共同去擁抱這個數據所帶來的紅利。包括騰訊在跨屏方面的能力,在認清擴展等等方面的諸多能力。
舉個例子來講,比如說跨屏媒體,隨著之前提到的移動化的趨勢,跨屏是所有廣告主非常迫切的需求了。騰訊由于我們在社交領域長期的積累和布局,使得我們能夠有比較好的優勢幫助用戶實現跨屏、甚至跨媒體的用戶的識別與打通,我們也愿意幫助合作伙伴建設這樣的一種能力。再舉一個例子,通過我們的模型,幫助第一方數據能夠充分發揮效應,高校地觸達高質的潛客。這邊有兩個模型,用戶的點擊率有了更好的提升。下面是我們大數據方面的觀察,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趨勢就是程序化。
騰訊是全球最大的采買方,在任何一個新興的媒介,我們很高興地看到不論是保潔還是通用汽車,或者是麥當勞等等英特爾的廣告主都在積極地擁抱廣告的形式。目前我們正在有序地接入上述包括手機QQ、微信的核心流量,以及騰訊移動聯盟里面海量的信息,我們ADXDMP也會開放,幫助我們的DSP安全可控地實現營銷的投放效果。
總結一下,上面提到的移動化也好,數據化也好,都影響到一個方向,我會想到微信朋友圈第一條廣告里面的一句話,這句話是說廣告也可以是生活的一部分。我相信這不光是騰訊,也是所有營銷人員共同奮斗的目標。
期待與大家在營銷領域有更多的合作,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