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百度公司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出席首屆“互聯網+零售”紫金峰會并發表主題演講。

李彥宏表示,在互聯網+時代,很少有內行。你可以很懂教育,醫療、旅游,但互聯網+來臨的時候,所有產業的游戲規則都變了。當互聯網+的時候,所有行業都需要轉型,而百度也不例外。
李彥宏坦言,百度最大的一次轉型發生在2001年9月,正式對外提供搜素服務,從賣搜素技術到賣廣告。百度的第二次轉型,發生在2013年和2014年。因為百度發現,用戶的發生了變化,開始從PC向移動端轉移。
而第三次轉型則是百度提出要從連接人與信息變成連接人與服務。李彥宏透露,為了此次轉型,百度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兩年內凈利潤從53%下降到29%。而此次轉型,百度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
1、布局新業務:組織構架調整為移動服務、新興業務和搜索服務三大事業群組。
2、布局線下能力:2013年收購糯米,2015年投入200億,決勝生活服務市場。
3、持續研發投入:2010年-2014年,百度研發投入平均增長70%,2014年全年投入超70億。
李彥宏表示,職業經理人可以只關注未來一兩年會發生什么。而他作為創始人,必須看到未來五年十年的發展趨勢,就算為此付出巨大的代價也在所不辭。
以下是李彥宏演講實錄:
大家好,今天的主題是互聯網+零售,我聲明一點我是外行,我不僅是零售的外行而且我對互聯網+也不了解,二者結合會變成什么呢?
在我看來,互聯網在與每一個行業融合的時候,都會變成全新的東西,所以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外行。這意味著,我們要想做互聯網+,就要必須要型,但轉型是需要付代價的,所以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轉型的經驗百度訓。
百度的三次轉型
百度成立至今有15年,最大的一次轉型發生在2001年9月,當時百度正式對外提供搜索服務。在此之前的兩年時間,百度只是作為一個搜素技術提供商,將我們的搜索技術提供給門戶網站,通過他們向網民提供搜索服務。到2001年9月份,百度占了中國搜索市場份額的80%、90%,幾乎所有主流的門戶網站都在使用百度的搜索服務。我意識到,當你的市場份額到80%、90%還找不到任何賺錢的途徑和前景,就說明這個商業模式有問題。
我們需要做出改變,變成一個我們自己能夠給大家提供搜索服務的公司。在當時,所有的門戶網站都不重視搜索,都覺得搜索無法變現,都希望用便宜的價格買搜索技術。一個新的模式是,用百度品牌提供搜索,我們就可以追求最好的用戶體驗、最優秀的技術,可以不計成本的投入,讓網民從中獲得便利。
但是這也意味著,我們跟所有客戶瞬間由合作伙伴變成了競爭對手,這樣的轉型當時在百度內部包括董事會有非常大的爭議。由于我的堅持,董事會同意了轉型,而整個轉型的過程也意味著我們丟掉過去收入來源,幾乎全部丟掉,兩年的時間在慢慢建立新的收入來源,所以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但是這一痛苦導致后來十幾年百度的快速高速成長,這就是一方面為轉型付出代價,另外也為長遠企業的發展奠定基礎帶來好的收益。
第二次轉型是2013年和2014年。2013年,我們發現網民習慣又發生了變化,開始從PC互聯網向移動互聯網轉移,我們要做的事情也是需要讓我們的搜索更加適應移動互聯網。在2013年1季度的財報發布會上,我們對投資人講,未來兩年百度將進入轉型期,需要大手筆投入移動互聯網搜索。2年之后,百度會變成移動互聯網公司,而不是PC搜索公司,這樣的轉型其實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我們在轉型之前利潤率在50%以上,轉型之后利潤降低一半還多,這是付出的代價,但是這個代價該不該付?其實我們所有的人現在應該都同意,這個代價是值得的,因為今天看絕大多數人在上網主要的工具已經變成自己的手機,所以如果不能夠在手機這塊屏幕上占住相應位置,那你的未來就會非常暗淡。從大家熟悉PC的搜索頁面到了大家現在更加熟悉的手機上的APP。
2015年,百度進行了第三次轉型,這次轉型也是為了適應移動互聯網發展也包括互聯網+的發展做的轉型,過去的15年搜索引擎或者是百度給大家提供的價值是什么?就是把人們和信息聯系起來,想要找什么信息輸入一個關健詞告訴他相關的結果,所以百度是連接人和信息的工具,但是未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會變成一個連接人和服務的工具,因為移動互聯網的興起,連接人和服務變成了一種可能。
所以過去當你對某一部電影感興趣,輸入的電影名字獲得的是電影的介紹或者是宣傳片,或者是它的周邊的電影院什么時候放映,但是現在搜索一部電影的名字或者搜索一個電影院,不僅可以告訴你周邊離你最近的電影院是什么,而且它允許你直接購買電影票,打開座位圖,明確顯示哪些座位售出哪些是空的,你勾選空的座位就可以直接下單買,到放映的時間前往觀看就可以了。這是一個很大的轉變,從信息到服務。
過去人們只是知道有這樣事情,但是現在可以實實在在享受到。這樣的轉變不是一個簡簡單單可以在網上多一兩步的操作,它實際上可以大大提升實體經濟的運營效率,節省人們的時間。其實不光看電影,餐飲、娛樂各種各樣的服務都因為互聯網的存在,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存在變得更加便利,線下實體資源也因為移動互聯網平臺的存在,其利用率變得更高,這就是我們移動互聯網或者互聯網+實體產業帶來的巨大產業變化。
在轉型過程中,百度為此付出了什么呢?兩年來百度凈利潤從53%降到29%。為了適應這種變化,原來百度單一的業務也變成三個獨立的事業群組:移動服務、新興業務和搜索業務。在布局線下方面,百度會為糯米投入200億,未來三年打造一個真正本地生活服務的電子商務平臺,不僅僅是市場費用、運營費用的增加,在技術上也在不斷加大投入,我們研發的費用增長一直是高于收入增長速度。
之所以我們在不斷轉型過程當中成長,是因為我們有“創新求變’的文化,不斷尋找一個變化帶來的機會。我們一直在看,市場發展了什么變化,企業應該隨之發生什么樣的變化,這個變化通常是痛苦的,是需要付出巨大代價的,但是如果不變那對于你來說可能未來的日子會越來越難受。
中國的企業尤其民營企業絕大多數是第一代創業者在執掌公司,這些創業者他們在未來5年甚至10年,仍然跟自己的企業會有密切的聯系,這其實為大家提供一個非常好的轉型機制,這點我覺得是跟比如美國這些發達國家、成熟市場很不一樣的,那些地方絕大多數企業已經是職業經理人在操盤,所以他更關注未來一季度、未來兩三年這個企業會發展什么。
中國的企業家應該關注的是未來五年、十年會發生什么。當你看到變化,看到轉型機會時,你會更愿意付出短期的代價,也許這意味著你股票的下跌,也許意味著你利潤變得越來越薄,但是你為五年十年以后做了正確的事情。
中國市場經濟雖然只有三十幾年發展的歷史,但是我們也有自己的優勢,中國的企業家更能夠從一個長遠的角度來看待未來的發展,能容易下決心做轉型,真正迎接市場的變化。
百度如何與零售業一起變革
中國的零售業也面臨著轉型,畢竟零售業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80%以上的消費還是在線下,那么如何讓線上和線下進行結合,其實有非常多的機會,尤其當企業下定決心做轉型的時候。
今天早上我了解到,蘇寧已經有25%的銷售收入來自線上,這個比例我相信比沃爾瑪要高很多,沃爾瑪是國外零售,很多是線上下單線下自己提貨的模式。我跟沃爾瑪董事長也聊過,他們認為這是未來產業發展趨勢,但是我說為什么不加大投入去補貼,讓用戶更快更早適應線上下單線下取貨的模式?他說美國有各種各樣的規章制度,要想在實體店增加線下取貨的窗口要當地的縣政府獲批,獲批是很復雜的事,要很長時間,這點我相信我們的政府,不會在這上面速度這么慢。所以中國確實在很多地方有后發的優勢,有更愿意改變更愿意嘗試新的東西的精神,這也是我們未來無論互聯網+零售還是互聯網+其他產業所面臨的機遇,而這個機遇是中國獨有的。
對百度而言,我們一直是電子商務和零售企業最大的受益者。因為百度是最大的入口,每年幾億的網民通過百度獲得他們想要的信息,所以當他們想要購買任何商品時,我們就可以把這些用戶導流到相應的電商平臺或者零售商家。比如我們看蘇寧流量來源第一大來源是百度。
應用分發也是我們在2013年進行無線互聯網的轉型。19億美金收購91,當時使我們應用分發的份額變成業界第一,一直到今天主要的分發渠道變成手機,百度手機助手,但是市場第一的位置一直保留到現在。分發上我們可以通過APP的分發也可以通過其他移動搜索的分發,根據用戶在的場景把他帶到他想去的地方去。
當然,我們投入最大的還是研發,每天對數億網民的行為和習慣進行分析。比如以北京西二旗為核心看,早上上班他們從西二旗到北京什么地方,晚上下班又從什么地方回到他住的地點,這些行為的分析都能夠給商家帶來很多非常有價值的報告,還有像對用戶精準的畫像,每天靠數億人在網上行為習慣進行分析,能夠真正的搞清楚這個用戶到底喜歡什么,有時候你可能不知道他喜歡什么,如果讓用戶在網上填用戶的愛好是什么,他可能自己都想不起來,但是我們通過他實際行為分析可以獲得比較精準用戶行為和習慣,這些我們未來都可以把供給零售商、電子商務平臺和廠商,讓他們真正的了解自己的用戶,不僅是用戶在購買東西的行為,而是生活當中各種各樣的行為和喜好。
所以,百度不是做零售的,但是我們是零售的合作伙伴,我們也是零售電子化的受益者,所以很希望有機會和零售變革者一起把握新機遇,合作共贏。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