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4日上午,中國聯通董事長常小兵與聯通同事握手道別

8月24日上午,中國聯通董事長常小兵與聯通同事握手道別

2008年5月一起去四川大地震災區,腳下是北川縣城廢墟,常小兵(右)與康釗(左)
2015年8月24日,三大運營商董事長調整,中國聯通董事長常小兵調任中國電信董事長,長期報道通信業的“網絡媒體第一記者”康釗在其微信公眾賬號“康釗耍刀”中撰文談及了其對常小兵在聯通多年來的看法,并用“不舍”兩個字高度概括了這位中國聯通董事長臨別時的深深情義。以下為康釗文章全文:
“在您轉身之后,我分明聽到了您一聲無奈的嘆息!我知道,那一聲的嘆息里,有您的無奈,也有您的愛!”引用這句話時,您已奔赴另一個運營商任董事長,闊別為之奮斗了11年的地方,此時此刻,任何人都會動情。
不舍的情義
我并非一個非要煽情的人,而是我相信我是常小兵董事長最熟悉的媒體人之一,他也是我最熟悉的運營商高層領導之一,我的感受可能會超出一般人。
很多數字是個巧合,11年前的11月1日,一個與如今一樣的換崗新聞轟動業界。當時的中國聯通董事長兼總裁王建宙調任中國移動總經理,中國移動副總經理王曉初調任中國電信總經理,原中國電信集團副總經理常小兵赴任中國聯通董事長,兩個月之后的2005年1月我來到了新浪,在時任中國聯通綜合部副總經理龐微的引導下,我與常小兵董事長的接觸日漸增多。
而2015年8月24日,新一輪的輪崗又發生了,情形大家已知道,不再多說。
想了很久,覺得用“不舍”來形容這份情也許恰當。
在這個人生重要分別之際,從人的精神來說,您讓人首先想到的是一種鍥而不舍,因為聯通的基礎差,業內幾乎所有人都公認常小兵肯定是最拼的運營商領導了,不拼,肯定沒有現在的“聯通三分天下有其一”。
不舍也有不停止的意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當年孔子先生在河邊說道:“奔流而去的河水是這樣匆忙啊!白天黑夜地不停流。” 朱熹從理學家的立場出發將這句話的意思概括為四個字“進學不已”,也就是說要不斷地學習。從聯通的體制創新、人事創新、業績考核創新等各個方面,聯通人相必都深深體會到了他們董事長“學而不厭”的改革精神。
當然,此時此刻,不舍更有“不放棄、不忍離開”的意思。既有您不舍得聯通及諸多員工的那份情義,也有大家對您依依不舍、戀戀不舍的眷戀。
不易的翻身
不舍的還有那些遺憾。人生,總有許多溝坎需要跨越,歲月,總有許多遺憾需要彌補,生命,總有許多迷茫需要領悟。有些事,輕輕放下,未必不是輕松。有些人,深深記住,未必不是幸福。有些痛,淡淡看開,未必不是歷練。
對于一個央企高管來說,業績可能是他最看重的生命線。我理解您的苦楚,今年以來,用戶的流失、收入的下降,外界的評說紛紛,但他們似乎忘了放在11年的長河里衡量。
2004年度,中國聯通營業收入達到人民幣793.3億元,2008年聯通與網通合并后年收入也只有中國聯通營業額為人民幣1,712.4億元,而2014年聯通營業額人民幣2,448.8億元,是2004年的3倍多,是2008年重組時的1.4倍。而利潤方面,2014年聯通利潤達到120.6億元,是2004年的近3倍,是2009年的1.3倍。
而今年上半年,聯通實現服務收入人民幣1,202.7億元,雖然同比下降5.3%,但發展質量和結構持續改善,移動寬帶和高速率固網寬帶收入占比及貢獻持續提升,帶動非語音業務占比同比提高8.8個百分點,達到68.3%。公司財務狀況保持穩健,上半年實現EBITDA人民幣504.6億元,同比增長5.8%;服務收入EBITDA率達到42.0%,同比提高4.4個百分點;實現凈利潤人民幣69.9億元,同比增長4.5%;自由現金流達到人民幣84.5億元。
在市場份額上,2G時代聯通被動挨打的日子讓很多員工記憶猶新。但是,依靠3G的優勢,聯通不僅三分天下有其一,而且,獲得了友商的尊重,廣大聯通員工也揚眉吐氣,這種感覺何等舒暢。一個弱小的運營商、一個融合而成、極其復雜的企業,帶領50萬員工實現這樣的成績,是何等不易。
而更有甚者是聯通員工社會地位的大力提升。去年我碰到了曾先后任廣東聯通、湖北聯通總經理的王亞忠,說起當年廣東移動對廣東聯通的“打壓”,他就氣不打一處來。而13年前的2002年,當時的廣東電信對廣東聯通IP電話卡故意不互聯互通,也曾讓我記憶深刻。為何?工作時間長的運營商員工就知道,改革產物的聯通過去是不受人待見的,被認為是“庶子”,只有中國電信和從中國電信中分離出來的中國移動才是郵電部正宗的繼承人。但是,這些到了常小兵時代,全部迎刃而解,因為常小兵這個掌舵人就出于郵電部電信總局副局長,他就代表“正宗”,他也不會允許聯通再受歧視,這對老聯通員工來說,絕對是翻身做主人的感覺,運營商重新回到同一起跑線。
不能忘卻的記憶
不舍的還有那些記憶。2008年四川大地震時,作為唯一的隨行記者,我跟著您去了都江堰、北川等地。5月17日中午近12點左右出發,經過德陽、綿陽、安縣,巨大的石頭到處都是,隨時的余震還可能發生。該天,互聯網上到處都是北川唐家堰有可能決堤淹城的傳聞,北川縣城的高音喇叭也一再大聲要“無關人員趕緊離開”。但是,您仍帶著時任聯通綜合部總經理南新生等幾乎走遍了北川縣城所有基站察看情況,回來時我們倆邊吃盒飯還邊交流那種對危險的感覺,
“坦白地說,來之后發現情況復雜得多”,回到北川時,您才如此坦言入川搶險通信保障的感受。您反復強調,“你相信你的同事會把你的安??吹帽葎e人重要,但你自己不能把自己的安危認為比別人重要。公司不希望你沖到第一線,但自己不能這么想”。
他坦然地說,“洪災我是經歷過,冰雪抗災的經歷也是有過的,都去過第一線,職業決定的,凡是重大災害肯定是要去的,沒有什么崇高的信念等,也不用描繪得很偉大,就是一種職業。這次做的是人命關天的事情,通信恢復越早,給別人發揮的作用也就越大。”
這些在我的文章《常小兵冒險進入北川:我只是想了解真實情況》都有詳細描述。由于您的信任,中國聯通的改革舉措很多都是經過我的筆傳出去的,我清楚地記得2007年您主導的聯通C、G兩網專業化經營的高管崗位競聘,可謂開運營商省公司高管大規模競聘上崗之先河,打破了過去上級提拔的“慣例”,使得一大堆年輕人才走向高層領導崗位。還有聯通網絡公司的成立、聯通網絡公司和IT支撐事業部的垂直化管理,都充分體現了聯通的改革活力和創新,讓聯通實現了IT信息化等領域的大力趕超。這些我都寫了很多文章予以記錄。
2014年初,當一些中高層跳槽離開聯通時,引發業內所謂對聯通待遇過低的反思,很容易讓員工動搖軍心,我曾建議寫文章澄清,但您看完文章后認為不發為好。后來您只是淡淡地說,“部分管理層跳槽到虛擬運營商任職,市場無需大驚小怪”。其實,待遇問題并非您的錯,在底子薄、多年來受同業競爭激烈、互聯網企業不斷緊逼、央企薪酬制度制約的情況下,要給員工漲薪和中高層達到市場化薪酬,這哪里是您能辦到的事情?實際上誰當董事長也辦不到。
而且,您是重感情的人,那么多干部職工都是跟隨您在聯通打拼多年,從國企到社會企業,前面也充滿艱辛,相信您既有對這些人才的扼腕痛惜,也有對他們的擔心和關心。
從11年前授命領導只有20%市場的聯通,到設計出售C網,到主導聯通網通合并組成新聯通,到將沃3G建成中國3G第一品牌,到為了聯通拼死力爭早日獲得FDD牌照,今天重新審視,您在通信史上是個值得大書特書的人,我認為核心在于您的一個“拼”字,做什么您都是拼。
而在這種“拼”的精神下,您更多的是憑創新。人的本性只是懶散貪心自私。在市場飽和的市場和業績考核高壓下,人們獨一能夠做的只是相互殘殺掠取別人生存資源,以便滿足本人更多的愿望。即便中國市場環境就這樣,您理解這種人的本性,對友商歷來也仍然尊重,僅僅是希望靠自己的努力和創新去改變弱小的聯通。
幸福的感覺也許只能剎那,剎那過后,是一個人的精彩,相信您后續的精彩。其實您站旳地方,已是我們怎么也夠不到的遠方。
“不舍”的小兵,其實也是我們“不舍得”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