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錘子發(fā)布會的時候,我寫了一篇文章吐槽錘子定價,感興趣的朋友。果然,幾個月之后,老羅食言,錘子官降,4G款從3500降到2500,京東618期間,更是殺到了2000。

當年我一個朋友,投了老羅,警告我不要吐槽:“老羅會記仇的!”

一年以后,當堅果手機以899元的價格發(fā)布……
天生傲嬌,無可阻擋,我又來吐槽了!
一、不要把粉絲看娘看Low了
我們從百度指數(shù)“羅永浩”的人群畫像看,粗略看,75%左右的用戶是25歲以上男性。而且從直覺上,羅永浩的粉絲里,白領(lǐng)占多數(shù),這些人,恐怕買1000元以下手機都要“說服”自己。

而且從所有關(guān)心羅永浩的人,88%為男性,那么“臭土鱉喜歡的水粉色系”(羅永浩原話)的低檔智能機,難道是準備賣給這些25歲以上的白領(lǐng)直男?
實驗無數(shù)次證明,降價不見得能拉升銷量,因為消費者會先為“我該用什么價位的手機”定義一個范圍,如果價格低于這個范圍,消費者的第一心里感受就是“這不是我的菜,太便宜配不上我”而排除出選擇范圍。
我等著陶醉于你的情懷,你卻拉著我賣白菜。
老羅,Are you Okey?
二、又一個尷尬的中庸定價
有看官可能會說,老羅粉絲畢竟有限,這個手機可以買給普通屌絲啊!
That’s okey!
你可以去京東,按照銷量或者評論數(shù),看一下熱門手機的定價帶:
1.3500元以上
2.1200-1700
3.500-700
在800-1000價格帶上的熱門款式相當少。有人可能會說啦~這不是定價空白區(qū)域么?在一個充分競爭市場下,定價空白區(qū)域,很可能也是沒有人氣的低銷量區(qū)域。
定價領(lǐng)域有個神秘法則:要么高、要么低,不要把價格定得不高不低,“中庸”從來不是一個好選擇。三種價格定位容易出量:
1.低價品里有品牌和高性價比的:比方說紅米,價錢便宜量又足;
2.低價區(qū)間里的高價位產(chǎn)品:比方說小米和魅族,雖然我買不起蘋果,但我可以買低價里最好的;
3.高價區(qū)間里的中低價位產(chǎn)品:我用的已經(jīng)是高檔貨了,我不裝、務(wù)實,中低價里性價比高;
在低端里找個“最高價的”,和在高端里找個“最低價的”,從心里角度,都容易產(chǎn)生滿足感,不上不下、不湯不水的東西,用戶最難做決定。
首飾,要么買玻璃的(便宜里面選個好看的),要么買施華洛世奇(玻璃里面挑個最好的),要么就干脆買鉆石。那些中檔的,莫名其妙的石頭,很難讓人下決心。
老羅是一個愛個人死磕的人,但在產(chǎn)品定價上,不知道為什么,卻總試圖避開。
開始定價3500,打80公斤級,發(fā)現(xiàn)找不到對手,也沒人喝彩,門票沒賣出去幾張;于是轉(zhuǎn)戰(zhàn)75公斤級,人氣是不好,因為真正的實力派選手,都在70公斤那里狂毆。于是老羅憋了一年,新派一個選手,直接殺入55公斤級......,可以預期,這個場面不會有老羅想象得那么熱鬧。
899,又是卡在500和1500兩個定價黃金點的正中間。
如果我有900塊,那我寧可多貼個兩三百,在1200塊左右的機器里,找個性價比高的。如果我只愿意買實惠的,那么900塊的和600塊的又有何區(qū)別?
三、情懷其實不值錢
情懷有什么價值,能提升溢價么?我覺得起碼在3C領(lǐng)域不會。
情懷能夠提升消費者對你產(chǎn)品的好感,也就是說,在相同價位和類似性價比的產(chǎn)品中,會提升選擇你的可能性,而不會因為“情懷”而多給你付錢。
所以錘子和堅果,最有利的,是直面競爭,直接死磕,在直接競爭對手的正面價格帶上和對手正面交鋒。

(沒有中間定價的高銷量產(chǎn)品)
或許老羅想的,是用高價的T1去打小米,用“美得不像實力派”的堅果去打紅米。
那么對不起,情懷只支持相同定價下的更高轉(zhuǎn)化,卻不支持讓消費者為此多付錢。
那一夜,現(xiàn)場驚心動魄,百度指數(shù)卻波瀾不驚。

月光很美,一個驕傲菜販子飄過,我看了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