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團和大眾點評合并之后,如何進行這場互聯網領域近年來難度最大的整合,一直是業界關注重點。整合難度來自于多方面:兩家公司體量龐大、下屬人員眾多、部門結構復雜、激勵機制迥異等等,光是想想都令人頭疼。
有業內人士認為,參照過往大型并購案例,新美大首先要迎接的考驗便是如何安置兩家公司原有人員。然而出乎大家預料,新美大非但沒有進行大規模裁員,反而開啟了多崗位的招聘,老冀從其內部人士處也獲知,目前美團確有大量新崗位在招募人才。
新美大究竟要如何深度整合?對于兩個體量巨大的O2O公司來說,這一定是一個復雜而又具備挑戰的難題。觀察新美大的整合細節,或許對當下互聯網公司有更多的借鑒意義。
加速度
老冀觀察美團和大眾點評這場合并,首先令人驚訝的就是合并的速度與效率。
國慶過后,兩家公司宣布合并,然而僅過了一個多月,新公司便對外公布了人事調整方案,超出外界普遍預期。作為參照,從宣布合并到公開架構,優酷土豆用了近六個月,58和趕集用了四個月。滴滴快的在今年2月14日宣布合并,但直到4月28日,柳青接受采訪時,她表示還沒有確定是否會撤掉一些業務重合部門,其他業務部門仍在對接。
自10月8日合并后, 新美大顯然在以盡量快的速度明確權責,降低內耗,減少留給對手趁亂追趕的機會。此后的合并故事,可以用“加速度”一詞來形容。
宣布合并33天后,新美大明確王興任CEO和張濤任董事長,取消過渡期的聯席制;同時公布高管分工,美團和點評主要高管留任。
此后,整合開始由上至下向細節方面執行。老冀在美團工作的朋友稱,目前美團和點評的內部通訊系統已經打通,內部也在推行“one team one dream”的理念,比如將美團總部稱為北京團隊,將點評總部稱為上海團隊,并在內部公開征集公司新名稱。
宣布合并兩個月后,美團點評又有了新動作。據接近美團點評的人士透露,美團、點評業務重合最多的到店餐飲事業群近日公布了組織架構。
老冀拿到一份名單,泄露了這次調整的具體細節。新的組織架構中,中層人員綜合了美團和大眾點評原餐飲銷售團隊骨干,根據兩家原有優勢進行分配。比如,北京、上海等大眾點評優勢區域,以原大眾點評的骨干為主;而在美團占據傳統優勢的區域,則以原美團的骨干為主。
架構調整的同時,新美大并未停下擴張的腳步。最近在朋友圈內流傳的招聘海報,顯示出這家公司未來在多方向上的布局。美團內部人士稱,外賣配送事業群、到店綜合事業群(包括麗人、結婚和KTV等事業部)和酒店旅游事業群都將此視作爭奪銷售人才的機會,共開放了數千個銷售崗位和數百個管理崗位,工作地點包含全國近150個城市。
再擴張
從人才流向來看,新美大的人才冗余程度其實沒有外界想象的那么高,而從交易額、業務數,以及員工人數等多個維度看,老冀認為,美團和大眾點評正處于高速成長期。
按照美團和點評過往歷史,每成熟一個業務,就會分拆一個,建立獨立的銷售和產品團隊。此前,美團和點評的老業務常常需要向新業務輸血。而合并之后的人員冗余,也很可能被新業務的需求消化。外賣配送、到店綜合、酒店旅游等新業務一次內招數千人,也側面說明了其中的人才缺口之大。
人才缺口的背后,是業務的不斷擴張。據美團商學院公眾號向商家發出的一篇微信文章,新美大自身定位為“O2O賣家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滿足消費者幾乎所有的本地生活服務需求”,實現平臺-優惠-營銷-支付-會員的”O2O消費場景閉環“。
當然,新美大想走大平臺、多品類、全閉環擴張策略,顯然還有許多工作要做。根據公開信息,新美大到店餐飲正在拓展排隊、預訂、點餐、閃惠等向餐廳提供的附加營銷服務,外賣配送從單一的餐飲外賣,轉為包括鮮花、藥品、蛋糕等在內的全品類上門配送。酒店旅游團隊,開始從經濟型酒店、本地游發展到高星酒店、異地游。其到店綜合事業群的麗人、結婚、KTV、休閑娛樂等低頻品類也剛開始分類經營。由此可見,目前各個團隊還需要補充人才,2萬余人的員工數目,也許算不上飽和。
新挑戰
不過,即便以“加速度”進行整合,老冀認為,美團點評接下來依然面臨的很大挑戰。互聯網公司常用“在高速公路上換輪子”比喻業務快速發展所面臨的挑戰。美團和大眾點評的整合難度,則可能是在高速公路上把兩輛車重組合成一輛新車。
O2O行業內人士告訴老冀,光是銷售團隊轉崗,背后就涉及兩家公司多套客戶和提成系統之間數據的遷移和保存,需要產品、技術、HR、財務和提成設計等方方面面的配合。此外,隨著百度、阿里巴巴等以線上見長的公司在O2O領域的加碼,美團點評線上產品層面直接躋身國內最高水平競爭。快速打通一系列線上產品,完成內部系統、商家端系統整合,成為和線下銷售團隊整合一樣重要的任務。
兩個月時間,一南一北兩家公司,用互聯網速度達成了步調上的統一。而未來半年,也許才是觀察美團點評協同效應的關鍵時期。如王興一個月前的內部信中所稱,“一切才剛剛開始,內部業務和團隊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外部競爭仍然激烈,市場瞬息萬變,危險與機遇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