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在百度世界大會貼吧論壇中,百度貼吧文學業務負責人彭梧對貼吧文學業務如何迎接即將到來的“貼吧粉絲時代”做出了講解。論壇中彭梧總結道,如今由網絡文學引起的文化、粉絲跨界,其背后透露的是大眾日漸強烈的泛娛樂需求。貼吧的產品特性及貼吧文學不斷在做的事情,正是以滿足此需求為切入口運營粉絲,建立跨界中完整的商業價值鏈。

百度貼吧文學業務負責人彭梧
基于包容性與歸屬感,貼吧文學占網絡文學半壁江山
截至2015年6月,我國網絡文學用戶已達2.85億。也就是說,一百個網民當中有42個人是網絡文學的用戶。而據彭梧在貼吧論壇現場披露的數據顯示,貼吧文學類興趣吧關注用戶(即粉絲)有1.5億,占據了網絡文學52%的市場份額,占據了網絡文學的半壁江山。
彭梧稱,關于消費文學的方式,十年前的金庸作品與十年后的花千骨,本質是一樣的,不同點在于消費形式的愈加多樣化與用戶商業體驗的提升。現在光閱讀小說的方式就有很多種形式,比如催更,比如養肥,都是網絡文學背景下誕生的新玩法。而網絡文學吧內的粉絲,談論的也早已不再是網絡文學本身。電影、游戲、電視劇等跨界的商業體驗形式演變,也是如今網絡文學的一個特色。“貼吧文學能在短時間取得如此優異成績的原因在于——貼吧本身的包容性與歸屬感。無論是怎樣的形式,都可以在這里找到自己的歸屬。”
從文化跨界到粉絲跨界,貼吧滿足泛娛樂的大眾需求
關于最近網絡文學引起的IP熱,彭梧認為,IP是泛娛樂的核心,這個IP可以是一個故事一個角色,甚至其他任何用戶喜歡的事物。基于這種IP的泛娛樂需求,本身是因為技術變革、娛樂變革、多樣化等原因造成的。“有人喜歡文學本身,有人喜歡由文學衍生而成的其他作品,用戶由于維度不同就會產生矛盾,包羅萬象的貼吧恰恰解決了這種矛盾。
不同于垂直類的網絡文學論壇,在貼吧文學吧里面粉絲所討論的內容,是圍繞這個IP一切有可能的東西。“當一個話題吸引到足夠多的用戶的時候,他們又建立一個新的吧,一個吧背后對應一個吧矩陣。”彭梧解釋到,根據貼吧特有的吧畫像功能可以發現,天龍八部與花千骨的用戶源,一開始都是來自于網絡文學的主吧。類似這樣,在幾乎所有具備泛娛樂價值的IP矩陣里面,都是由網絡文學吧承擔粉絲聚攏和粉絲輸出的工作。為什么貼吧網絡文學的粉絲不容易產生矛盾?因為貼吧是最能夠滿足粉絲跨界需求的產品形態。“無論一個吧多么另類奇葩,吧友都可以在其中找到氣味相投的朋友并且玩得愉快。”
對于用戶日漸強烈的泛娛樂需求,彭梧表示貼吧文學不能也不止是依靠貼吧本身特性,也為吧友在小說類目、網絡文學類目下提供了全新的產品形態和產品模板。“我們可以為不同用戶群體提供不同工具,以打造具體用戶的不同體驗。比如提供粉絲不斷更新的玩法,讓其找到存在感;提供作者管理提升粉絲的工具,提高作品影響力等。”
百度小說人氣榜——貼吧文學基于泛娛樂需求的實踐
此前不久,百度貼吧與百度文學雙方強強聯合推出了“百度小說人氣榜”,致力打造出中國網絡文學影響力最大的榜單,開創粉絲經濟新紀元。榜單面向全貼吧10億注冊用戶開放,以絕對公平、公正性為基礎,向任何平臺、任何作者的網絡文學作品開放報名。入選榜單的作者每月根據榜單成績將擁有百度貼吧及百度文學的聯合推廣資源,擴增上億的曝光展現量;參與榜單互動的貼吧用戶也可以此為渠道增加與作者的互動,獲取個性化福利。
如彭梧在論壇上介紹稱,百度小說人氣榜即是貼吧文學基于泛娛樂需求理論的實踐,其產品上線滿一周后,榜單前三名作品的百度指數同比數據上漲253%,訪問人數同比提升18.8%,其產品特性決定了用戶一旦留存就會成為穩定的粉絲用戶。穩定的粉絲在貼吧從文學起步,跨界并行,形成一個閉合而又龐大的粉絲體系,為行業和合作伙伴帶來了巨大的商業機遇。
自年初品牌主張更換為“上貼吧,找組織”后,此次百度貼吧論壇又以“粉絲”作為關鍵詞,致力將網絡文學打造為切入口,形成滿足粉絲泛娛樂需求并借助粉絲跨界運營粉絲經濟的完整商業價值鏈。在網民、網絡文化年輕態的今天,以“粉絲”為著力點,打造年輕態的在線社區,將使貼吧持續發展的腳步更加穩固、更符合時代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