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信為代表的OTT業務發展迅猛,傳統運營商面臨怎樣的機會與挑戰?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原董事長、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王建宙9日在遼寧大連表示,電信運營商需要向互聯網運營商學習,但并不主張電信運營商要轉型成為服務商。
9日,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一場名為“中國改革議程”的論壇上,王建宙表示,互聯網的服務商和電信的運營商并非是一種競爭的關系,而是為一種互相推進的關系,電信運營商也需要互聯網服務,兩者當中包含了很多商機。
“幾年之前大部分中國用戶用的是每個月30兆的數據流量套餐,而今天中國的4G牌照用戶已突破2億多了,平均每人每月的數據流量是700兆,從30兆到700兆才花了幾年的時間,這當中就包含了很多商機。”王建宙說。
據統計,中國移動上半年營收3407億元(人民幣,下同),凈利潤為573億元,同比下降0.8%。這是2013年第3季度出現首次下滑以來,中國移動凈利潤連續8個季度同比下滑。業內有評論稱,在以微信為代表的OTT過頂傳球,指繞開運營商而運作的商業模式)業務沖擊下,“巨人正在倒下”。
王建宙表示,并非市場的需求減少,而是市場的需求發生了變化,這是新常態下的必須看到的。這些新的信息技術創造了新的條件,又給大眾創業提供了足夠的空間。
王建宙稱,電信運營商要向互聯網運營商不斷學習,但并不主張電信運營商要轉型成為服務商。
“我不贊同電信公司都變成像谷歌、像百度一樣的服務商,因為他們是兩個不同的部分,一個是他們可以互相跨界,但是他們提供的是不同的功能。”王建宙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