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只有老板才有秘書,現在百度要讓每個普通人都有秘書。”9月8日, 2015年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發布了基于手機百度6.8的秘書化搜索服務智能機器人助手——“度秘”。依托強大搜索及智能交互能力的“度秘”在自然語言理解、多輪問答等方面表現出眾,激發了用戶對擁有專屬秘書的無限向往。對此,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 迄今“圖靈獎”唯一華裔得主姚期智院士評價稱:“‘度秘’這樣的想法,不但能對實業提供專業方面的支持,同時也涉及了人工智能領域重要的基礎性研究,是一個具有革命性的項目。”

人工智能,被業界稱之為下一個改變世界的技術。作為中國計算機科學的資深專家,姚期智院士認為,過去20年,中國在機器視覺,機器人設計、智能像素等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已有非常可觀的躍進,“但比起世界最先進水平,中國在原創性強、影響力大的創新方面仍需繼續追趕”。對于李彥宏此次發布的智能機器人助手“度秘”,姚期智院士直言“非常震撼”,他認為,“度秘”實現了讓機器與人的交流非常接近人和助理的交流,對于推進國內人工智能領域研究和發展具有革命性的意義。
作為百度人工智能的集大成者,“度秘”并非一日煉成,它的誕生也堪稱李彥宏在人工智能領域厚積薄發的產物。在姚期智眼中,“李彥宏不僅是科技界的巨人,還非常高瞻遠矚,他始終認為研究是一切創新發展的基礎”。建立深度學習研究院、在硅谷設置機器學習實驗室、全球招攬人工智能領域頂尖研究者、大力支持“百度大腦”等技術創新,李彥宏對人工智能的注重和布局由來已久。今年一月份,媒體曾曝光了一項由李彥宏親自參與的技術專利——“對象識別方法和裝置”。據悉,這項專利力圖解決的正是讓機器通過多輪引導和對話,在機器不斷學習后得以準確理解用戶的真實需求。姚期智院士指出,在未來若干年內,“機器學習將是最有前景的發展方向”,也將為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變革。

事實上,隨著產業界和學業界的不斷努力,人工智能正在逐步成為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地位的主導力量之一。今年7月,國務院出臺了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人工智能也成為重點布局的11個領域之一,首次被推上國家層面議程戰略。
在談及人工智能在國家層面的重大意義時,姚期智院士特別提到了李彥宏在2015年兩會上提出的建立“中國大腦”提案:“這是個非常有遠見的思想。因為了解人類大腦和計算機相結合是人類夢想。由于各種科學,例如生物醫學、心理學、計算機的進步,現在我們終于有條件可以做有系統的研究。”姚期智深信,“中國大腦”計劃的進步,也“將會對人類科學的進步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
2004年,57歲的姚期智院士辭去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職,放棄美國的一切之后回到清華、成立“姚班”,多年一直站在本科生的講堂上傳授自己知識和經驗。他曾說,“我們的目標并不是培養優秀的計算機軟件程序員,而是要培養具有國際水平的一流計算機人才。”這樣的人才培養觀也得到了李彥宏的支持。2012年,李彥宏曾受姚期智之邀到“姚班”進行講座,與在場同學分享“互聯網九大難題”,同時為這些頂尖的計算機人才設立專項獎學金、提供實習機會。姚期智對此表示,未來也會繼續這樣的交流,與百度等科技公司進行合作,為年輕人提供資源和平臺,“讓最聰明的頭腦去挑戰互聯網最有價值、最有前景的問題。”
從現代電子計算機在20世紀40年代誕生,信息技術已經經歷70年的發展,今天正在跨過一個關鍵的轉折點——互聯網技術基于日益強大而廉價的計算能力,讓智能化不斷沖擊著傳統的工業文明,改變著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并即將把人們帶進一個全新的“奇點”世界。正如李彥宏所說,“人工智能將迎來‘井噴式’創新的階段”,中國的智能化進程也在大踏步地向前邁進。讓科技解放人力,讓每個人都享受技術帶來的便利,讓技術創新真正地改變我們所生活的世界,這不僅是李彥宏的理想,也是智能時代中所有人的夢想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