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過兩周,就是中國人最看重的傳統節日——春節。過年必定要買年貨,所以現在無論是線下商場,還是線上電商平臺,都開始洋溢著一股喜氣洋洋過大年的節日氣氛,年貨銷售也變成了近期商品銷售的重中之重。如何在年貨大戰中脫穎而出?除了慣例般的打折促銷之外,線下商場的一個法寶就是能說會道、察言觀色水準一流的金牌銷售;而京東商城則打起了高科技牌,利用京東大腦為用戶“畫像”,力爭要讓用戶在購買年貨時有知其喜好、推其所需的感覺。
年貨推薦頁面千人千面,是因為京東大腦在“畫像”
雖然各家都在準備年貨,但每家的年貨又各不相同。這些不同的家庭以前在登錄電商頁面后,看到的推薦頁往往是千人一面,都是電商們想像的用戶可能會購買的商品。盡管這些推薦的商品超值,但像給正在裝修的家庭推薦紙尿褲這種方式顯然是浪費了寶貴的推薦位。
可以想像,以前的電商們希望確切知道用戶們到底買了什么、想買什么,用戶也同樣希望不用搜索就直接看到電商推薦的想買商品。如今,這些希望有了實現的可能。隨著大數據技術的發展,電商們在擁有了海量數據之后,再經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篩選和后期加工,就可以更加精確地預判出用戶感興趣、適合他消費能力的年貨產品。與此同時,將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結合應用于用戶,就相當于給每一個年貨消費者都提供了金牌導購的服務。
與線上購物相比,線下商業在面臨互聯網競爭壓力下尚存的優勢,就是可以直接看到、摸到、試到商品。不僅如此,那些店鋪里對用戶脾氣秉性、潛在需求摸得門清的金牌導購也非常重要。這與互聯網稍顯千篇一律的界面相比,如果碰到一個好導購,確實會讓購物變得愉快很多。
京東就在努力改變這種狀況。在去年雙十一期間,“京東大腦計劃”推出,其核心正是通過大數據等技術手段,改善用戶網購時千人一面的推銷頁面,同時還能夠預測出用戶所需、所愛的商品,甚至優化貨品分配、存放,提高自身的運營效率。

具體來說,京東大腦計劃的基礎,就是京東所擁有的電商領域的海量數據,有了這些數據,通過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的分析,京東大腦計劃能夠建立不同層面的“畫像”,比如用戶畫像、小區畫像、商品畫像、供應商畫像等,這些畫像描繪了用戶、小區及商品的各自特征,如用戶的購物習慣、購物心理、關注產品,還會得到某一居民區內用戶群的品牌傾向、購物風格。就如同北大和上地地區的購物傾向肯定會有差別,但這種差別具體是什么,京東大腦就能夠分析出來。
有了這樣的畫像,京東對一個經常購物的用戶就有了一定的了解,這樣在推薦給用戶的商品中,也就對其感興趣的商品猜了個八九不離十。年貨推薦頁面的千人千面也就這樣做到了。
滿足需求只是第一步,挖掘需求才是值得期待的愿景
每逢節日,可能很多朋友會對購買禮物犯愁。買到一份飽含心意的禮物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此時用戶其實是沒有明確而清晰的購物指向,這顯然是目前的商品關鍵詞搜索所無法滿足的需求。而對于電商而言,下一步的目標,可能是借助人工智能進行深度需求挖掘。
這種層面的挖掘需求就不僅僅需要大數據技術的分析與整理了,此時還需要人工智能的幫助。我們以京東大腦的做法舉例。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盡管每個人在采辦年貨時候會有不同,但具有相似社會地位與經濟能力的用戶,其消費風格又有一定的相似性,而這些就是京東大腦為小區用戶群畫像的理論基礎。
有了這個基礎,通過分析大數據與人工智能,京東大腦就可以推薦給用戶,其他相同消費水品用戶消費過的其他品類商品。說直白點,就是張家買了某品牌網絡電視盒,而鄰居李家從來沒有用過,京東大腦的推薦就很有可能正是李家所需要的。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電商的潛在購買預測,都是以家庭賬號為基礎的大數據來做基礎的,未來隨著社交網絡數據的加入,不同人際關系的立體圖譜如果能夠被有效利用,那么對于潛在需求的預測將更加準確。
京東大腦的這種預測式推薦,很像鄰居之間的互相推薦,這樣的推薦才是真正受到用戶歡迎的。不僅如此,京東大腦的小區畫像還能夠優化貨品的分配與存放,例如北大地區的用戶喜歡物理、社科和法律圖書,那這些平常銷售并不多的商品就需要在北大地區多多準備,用戶下單后就可快速送達。據說京東大腦很值得自豪的成績,就是在iPhone 6s首發時,移動商店根據分析把商品送到了熱點小區附近,用戶僅用了10分20秒就在下單后拿到了新機。這樣的神奇速度,并不僅僅物流體系自身能夠做到的,人工智能技術在背后起關鍵作用。
從以上所說我們就能看出,以京東大腦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數據的結合,一方面在滿足著用戶個性化的線上購物需求,另一方面,電商企業也在對用戶的潛在需求進行挖掘,這是電商從交易型到服務型轉變的一個重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客單價、購物體驗也在悄然提升,這將成為一個商家和用戶雙贏的局面。
科技正在改變著傳統過年方式
春節年年有,但科技每年在悄然地改變著人們的過年方式。微信拜年已經習以為常,人們也逐漸熱衷于在線上選擇購買年貨。但對很多鄉村用戶而言,他們對于在電商平臺選擇商品時往往會遇到難題,而借助電商賣土特產年貨,對于很多農民朋友更是可望不可及的事。
而京東新推的鄉親APP,就是要借助京東農村電商體系,讓推銷員、鄉村主管、京東幫人員等,就是要手把手教會鄉親們電商購物。同時,這些服務人員還能夠幫鄉親們把各地優質的土特產和農產品推薦給全國的消費者,鄉親APP讓電商的服務半徑再次加大,能夠讓更多數用戶都能體驗到電商平臺購年貨的便利與實惠。
和京東大腦一樣,鄉親APP同樣也是改變過年傳統的科技,讓身處鄉鎮農村的鄉親們在過年的時候,也同樣能夠感受到線上購買年貨的便利和鄉土特產銷售的希望,這也成為電商深入滲透到中國普通家庭的生活點滴的生動一幕。
雖然很多人在抱怨如今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但在我看來,這只是傳統的節日過法發生了轉變。而從臘月二十幾就開始備年貨、備吃食的傳統,也在越來越便捷的電商購物影響下隨之改變,普通的市民也有更多地時間和精力去花在真正的休閑娛樂上,越來越多的朋友會選擇在春節長假去旅游度假,這其實是生活品質不斷提升的結果。
傳統不可能一成不變,在科技越來越發達的當下,過年方式發生改變也是必然。但唯一不變的就是對家人團聚的期盼,希望每個讀者朋友都能順利回家,能夠讓一份份精彩的年貨給長輩和家人帶去心意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