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億歐網受邀參加了阿里巴巴于杭州召開的為期兩日的“全球B2B生態峰會”。本文將為大家呈現本次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在B2B新風口下新的戰略布局,與各界B2B領軍人物在B2B新時代下的戰略與思考。

2016年1月12日、13日,億歐網受邀參加了由阿里巴巴集團B2B事業群于杭州云棲小鎮主辦的“全球B2B生態峰會”。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阿里巴巴B2B事業群總裁吳敏芝、貝恩咨詢全球合伙人韓微文、用友集團高級副總裁鄭雨林、長榮物流總經理邱顯育、浙江省杭派服裝商會會長吳文宏、UBM全球首席執行官Tim Cobbold等阿里巴巴B2B事業群與B2B事業群業務各界合作伙伴出席了本次峰會并作主題演講。
在這場主題為“融合、共生、演變”的峰會上,億歐網重點梳理了本次峰會上各位演講嘉賓的主要觀點內容,通過一篇文章為大家呈現阿里巴巴集團在B2B新風口下新的戰略布局與各界B2B領軍人物在B2B新時代下的戰略與思考。
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阿里巴巴正在利用16年來沉淀的數據打造“互聯網+”的新生態圈

張勇稱,最近幾年,阿里巴巴B2B業務發生了一些本質的變化。這反映了整個中國互聯網在全面擁抱傳統商業中,思考不斷變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阿里巴巴不斷賦能合作伙伴,為其提供獨特的客戶價值。阿里巴巴利用16年來沉淀的數據,通過整合供應鏈、物流、金融、軟件應用等眾多服務商,共同打造“互聯網+”的新生態圈,重新建構產業規則。
“阿里巴巴B2B事業群作為行業領軍,在B類電商發展領域做出大量具有前瞻性的探索和嘗試:包括通過大數據打造全球中小企業信用體系;整合供應鏈、物流、金融、軟件等眾多領域。對阿里巴巴來講,無論是B2B外貿還是內貿,生態都非常重要。阿里巴巴的使命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張勇如是說。
在“互聯網+”時代,面對中國制造業資金缺乏、利潤微薄、品質偏低等“短板”問題,B2B迎來了爆發式的發展契機。在張勇看來,目前零售行業雖然面臨著很多經濟的壓力,面臨著整個消費的壓力,但隨著整個互聯網擁抱供給側全面的發展,“其實B2B的春天正在到來”。
張勇表示,“非常認同國家最近提的供給側改革。今天整個經濟的發展,今天互聯網對商業的影響,正在大步的走向用互聯網更好的帶來銷售,用互聯網去覆蓋更多的人群,更多的商業機會,用互聯網去管理更多的機會,走向整個生產供應鏈全面的改造,整個供給側全面的升級,這是我們可以看到整個互聯網對商業的影響,應該說是全面的融合。”
阿里巴巴B2B事業群總裁吳敏芝:B2B之路道阻且長,推出城市合伙人計劃

吳敏芝稱,當前B2B再次站到了風口,很多資本開始投向B2B業務,“很多B2B平臺都一窩蜂開始做交易,以做成交易為榮,但是我一直說對于B類企業交易不等于支付,支付不等于交易。”
吳敏芝坦言當下的B2B算不上真正的成功,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是沒有回到商業的本質,其次是沒有尊重企業的成長模式。“對B2B交易來講,它的鏈路是非常漫長的,絕對不是把支付的動作搬到了線上就完成了交易的在線化和互聯網化。企業對價值的認可也需要過程,因為企業是一個組織,一個組織的心智模式太復雜。即使企業和員工都能意識到問題,但周邊強大的慣性讓他們沒有辦法跨出第一步。”
為此,吳敏芝表示阿里巴巴B2B會通過開放的生態模式走到企業里面去,把產品做得更好,面對面貼身提供給企業。“我們不拘泥于整個閉環是在線上還是線下完成的,最重要的是通過這樣一個閉環的O2O的產品方式,把企業的信息流、資金流、物流全部集中在平臺層面上,通過這些沉淀下來的數據,我們可以做更多的服務,去幫助企業、賦能企業。”
“拿金融來說,相信沒有一個銀行說不想服務中小企業,也沒有一個中小企業會說不需要錢。但是為什么這么旺盛的供需市場,沒有產生鏈接?因為中間的服務成本、運營成本太高了。但當我們有了數據的時候,我們可以輕松給企業找到它需要的資金,而這個資金的成本,會比企業在其他地方拿到貸款和融資的成本低很多。”
吳敏芝同時提出,今天要用生態的方式去做B2B。B2B市場太大了,如果不是用生態的方式去做,沒有辦法去真正幫到企業。
此外,阿里巴巴宣布推出城市合伙人,打造下沉到城市社區的互聯網服務體系,解決傳統社區零售商業的痛點,實現互聯網對實體經濟的反哺。2015年10月起,阿里巴巴B2B事業群在浙江省、江蘇省、安徽省的多個城市啟動了城市合伙人計劃試點,通過招募城市合伙人為社區零售店提供貨源、配送等一系列服務。預計到2016年3月,阿里巴巴將招募500名城市合伙人,以社區為中心,平均每個城市合伙人覆蓋30萬人口,總服務人口將達到1.5億。
吳敏芝最后指出,B2B電商說到底就是希望基于這樣一種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所有的數據沉淀在一個平臺上面,讓數據成為生產資料,讓數據能夠幫助我們去賦能中小企業。
貝恩咨詢韓微文:互聯網進入“品消合一,渠道共創”時代

根據貝恩公司與阿里巴巴研究院聯合發布的2015年度中國電商報告《互聯網品牌化和品牌互聯網化》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線上零售的滲透率創歷史新高,達11%,總價值約為2.9萬億元。預計到2020年,滲透率將會進一步增長至22%,總價值將達到10萬億元。
中國電子商務市場,雖然阿里巴巴、慧聰網等B2B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出現相對較早,但是在在線交易、交易金融和閉環等環節上,遠遠落后于消費者主導的B2C領域。B2B領域的資本熱潮和融資寒冬都跟隨著B2C發展的腳步。可以說,消費者領域的B2C相對領先于企業領域的B2B,并為B2B提供了一些參考。
在消費品領域,消費者不斷升級,越來越重視產品的品質,推動品牌商的電商戰略和投資方向做出相應調整。我們可以預見,在B2B領域,可能會出現注重品牌的相似發展態勢。
在傳統工業化時代,品牌打造由品牌驅動,通過渠道單向傳播道終端的,是典型的“渠道為王”高成本投入。現在已經進入到“品消合一,渠道共創”時代。對于習慣于工業化時代品牌打造模式的企業來說,品牌的互聯網化升級并非一蹴而就。
“我們勾勒出了品牌互聯網化轉型全景圖,為大家更好地實現互聯網品牌化提供借鑒。”韓微文在談到B2B領域如何打造品牌化時表示:首先,品牌需要了解自身現狀和行業的互聯網發展,從而樹立清晰的轉型目標和階段側重點;其次,制定相應研發和供應鏈、營銷和客戶關系管理、以及渠道的整個價值鏈上的互聯網運營模式;最后,配套設計符合數字化時代的組織架構和基礎設施
B2B領域在全面互聯網化的過程中,要不要實現自己的“品牌化”,如何實現“品牌化”,還有待行業探索。
用友集團高級副總裁鄭雨林:大多數傳統企業會在互聯網的浪潮中被淘汰

鄭雨林在談到用友傳統企業互聯網化的經驗時表示,“傳統企業轉型互聯網切入點是:客戶、數據、員工。我們調研之后發現,就算是大型企業,在這三方面還有很大差距,中小企業的差距更大。”
鄭雨林認為,在“互聯網+”的風口下,部分傳統的行業會通過“互聯網+”轉型成功變成互聯網企業,但大多的傳統企業會在互聯網的浪潮中被淘汰。這個過程中,會涌現出一批來自不同領域的跨界,這是一種互聯網技術和傳統企業融合的顛覆性創新,最多的應該就是IT領域跨界傳統領域的。
用友更傾向于跨界,從賣軟件轉為幫企業運營管理和互聯網金融的跨界嘗試。其中,在互聯網金融方面,用友積累的數據可以和企業實現無縫對接。相對于其他新型互聯網企業和傳統金融而言,用友的跨界具有一些獨特的優勢。
未來用友圍繞互聯網轉型的方向有三個:第一塊是軟件,軟件是企業擁抱互聯網的基本條件,是企業互聯網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二是創新的企業互聯網服務,主要包括數字營銷、財務管理、人力資源、協同辦公四方面;第三塊就是互聯網金融了,主要圍繞企業來做,同時還將涉足更多領域,包括一些與銀行、保險、證券相關的的業務。
互聯網金融現在是電子商務市場的熱門,不僅傳統銀行和BAT等行業巨頭在做,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也開始涉足這一領域。究竟到底是傳統銀行根基更深、是BAT等行業巨頭不可動搖,還是靈活性的互聯網企業更能切合民意,或者是大家合生共存。這一切還有待時間來告訴我們答案,讓我們拭目以待接下來激烈的角逐。
長榮物流總經理邱顯育:通過信息數據的流動與對接構建良好的生態圈

2015年12月24日,長榮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與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市場(阿里巴巴B2B業務)在臺灣簽訂合作備忘錄,宣布展開策略合作,這可以視作是阿里巴巴集團構建外貿生態圈的其中一步。
邱顯育表示,在合作前,阿里就提出了“外貿生態圈”這一概念,而長榮物流也認為物流業+互聯網符合時代大潮,這就促進兩者合作的達成。阿里致力運用互聯網思維搭建的外貿生態圈以大數據為中心,凝聚了信息、交易、服務、物流、金融、人才等多方資源。“全球化概念、區域化深耕、運輸模式優化管理、供應鏈效率提升及可視度、長榮集團資源整合及應用是長榮物流的服務優勢,憑借這些優勢,長榮物流可以在生態圈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邱顯育表示,物流業者在生態圈中的功能可以分為三點:一是線上線下合作,為線上客戶提供物流服務,將線下客戶轉至線上增加銷售渠道;二是集約化式的服務,幫助中小企業用更低的成本和更高效的方式完成出口流通環節;三是從IT到DT,即將大量的物流、報關等外貿大數據反饋給平臺,產生外貿企業的信用體系,買賣雙方可以根據這個信用體系判斷彼此方的誠信與實力,更快的完成匹配、達成交易。
這也與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張勇在會上提到的目前互聯網擁抱商業所處的沉淀數據階段相呼應,“通過信息數據的流動與對接,使得互聯網從銷售渠道專享客戶管理的渠道,從而構建良好的商業生態圈。”
1688全球貨源+臺灣本地服務,引進臺灣良品一站式進入中國市場,來實現長榮物流和阿里巴巴全鏈路外貿服務的實現,通過提供長榮物流獨特的價值,助力行業生態圈的打造。
浙江省杭派服裝商會會長吳文宏:互聯網吃不掉實體市場

吳文宏表示,近年來,行業內有些專家和媒體,都宣稱線下批發市場最終會倒在電子商務的槍口下,1688卻推出了幫助線下市場轉型升級的“云市場”,頗有些耐人尋味。我們在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上午講話中或許可以找到原因。
張勇在致辭中談到,要協同所有的合作伙伴,通過互聯網工具,優化生產流程、縮減渠道成本、建立連接消費者的新通路。商業不會因為市場競爭有新舊之分,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無商不電,無電不商,是傳統經濟與電子商務的優化配置,達到合作共贏。
針對這一問題,吳文宏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互聯網吃不了我們實體市場,實體市場有自己的優勢。同時,互聯網是一個好東西,特別像阿里巴巴1688這個平臺,非常適合傳統服裝市場的提升和改造,他能為我們提供很多的服務,改變了我們傳統市場很多經營者的傳統的思維模式。
1688云市場實現了線上線下結合,是傳統服裝市場變革的一種嘗試。吳文宏甚至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把全國原產地的一級批發龍頭市場通過互聯網的手段聯合,進行服務提升,那將會是一個銷售額超過一萬個億銷售平臺。
UBM全球首席執行官Tim Cobbold:同阿里巴巴在B2B生態圈共同取得領導地位

Tim Cobbold表示,UBM是世界上最大的B2B會展商務活動組織方、世界上最大的單一從事B2B活動組織方,每年營收達到了12億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大中華區。去年12月10日,阿里巴巴B2B事業群與亞洲最大展會主辦單位博聞公司簽署戰略協議,雙方將通過整合資源優勢、技術和客戶關系,打通線上線下展會模式,加速全球中小企業跨境業務發展。
“亞洲地區,特別是大中華地區是我們業務發展的重點。阿里在線業務和UBM的面對面方式形成了優勢互補,使買方賣方更好的結合在一起,雙方的聯手能夠在B2B取得更大的成就。”
互聯網浪潮下的B2B,大家似乎更加重視將傳統中小企業搬到線上,但就如同逍遙子所說,電商行業業務的發展趨勢必然是線上與線下相融合,因此無論在線營銷和信用體系如何完善,能夠為買賣雙方提供面對面交流機會的展會依舊是企業建立營銷渠道的重要手段。
“在以客戶為中心、服務客戶的基礎上,同阿里巴巴在B2B生態圈共同取得領導地位是雙方共同的愿景。”此次的合作,意在通過線上線下不同的途徑為客戶提供所需要的一系列服務和產品,把買方和賣方更好的結合在一起,使他們能夠更好的找到商業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