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去年年底,就有消息稱阿里巴巴將投資餓了么,成為其最大股東,時至今日該消息完全坐實。
3月30日,餓了么運營公司“拉扎斯網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更新企業信息,其中阿里巴巴董事局副主席蔡崇信、滴滴CEO程維等人進入到董事名單。這意味著餓了么已完成阿里巴巴12.5億美元融資。
此次阿里巴巴投資餓了么,餓了么在投前估值33億美元,投后估值達45億美元,阿里持有約27.5%的股份,成為餓了么最大股東。
阿里投資餓了么固然有其更深層次的戰略考量。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自從美團和大眾合并,阿里對美團的控制力降低,阿里想穩固自己在餐飲O2O市場的地位,于是重啟口碑網,這種行為造成美團的不滿,兩方今后合作的可能性不大,所以阿里完全有選擇轉投餓了么的可能性。
從創業公司到巨頭
餓了么成立于2009年,隨后由專注于配送轉為做交易平臺,也就是現在餓了么網上訂餐平臺;2011年交易額破2千萬,主要開拓市場;2013年是餓了么快速擴張的一年,在線交易規模達到10億元;2014年呈爆發式增長,在線交易額達到70億元,為4000萬用戶提供服務,
同時,公司規模也在不斷擴大,2013年年底時,這家公司還只有200名左右員工,在2014年和2015年,員工數量增長從1000到2000 再到超過10000、15000 人,估值如今已經逼近50億美元。
到了2015年,張旭豪將其定義為“價值再造”的一年。價值再造,背后的基礎就是即時配送。從2015年年初開始,餓了么就開始規劃外送的開放配送平臺,希望為商戶提供配送服務,并在同年8月正式開放該平臺。
隨后餓了么開始向餐飲鏈條上端滲透,在去年10月底推出了連接商戶的食材供應平臺“有菜”,通過外賣平臺上對餐廳的大數據積累,主要為中小型餐廳提供新鮮食材,涉及從餐廳到有菜商城,到渠道批發商,再到物流服務商的整個鏈條。
餓了么的快速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寫了外賣市場格局。根據易觀2015年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中國互聯網餐飲外賣整體市場訂單份額中,美團外賣占41.24%,餓了么占38.75,百度外賣占7.95%,淘點點占3.51%。
不過,餓了么的好日子并沒有持續太久,2015年10月美團與點評的合并讓餓了么處于尷尬之地。
此前,美團外賣與餓了么屬于直接競爭對手關系,原本美團外賣背后站著美團,餓了么背后站著大眾點評。隨著美團和點評合并,大眾點評可以為美團外賣導流,餓了么業務必然受到影響。
餓了么CEO張旭豪在二者宣布合并后的第三天,發布內部郵件表示,點評仍是餓了么股東之一,只不過多輪融資后點評股份已變小,在與美團合并后,點評將放棄在餓了么的董事席位和投票權。
從競爭層面來看,餓了么直面美團外賣和百度外賣。其中百度外賣上輪融資2.5億美元,背靠百度,美團外賣背后則有著美團和點評的支持,餓了么身后缺乏強有力支持的戰略股東。
從發展態勢來看,餓了么必須考慮新的出路,尋求合并、尋找新的靠山,是必然的趨勢。
自此,關于餓了么的傳聞一直不斷。
去年11月,先是有消息稱餓了么將于美團合并,餓了么官方多次否認;隨后傳聞主角又變成阿里,2016年春節期間有傳聞稱,阿里巴巴將在幾周內完成對餓了么的融資,規模達12.5億美元,融資結束后餓了么的估值將達到45億美元。
隨著餓了么進入到阿里體系,并獲得12.5億美元,餓了么與美團外賣、百度外賣仍將保持激烈競爭。分析認為,一旦融資完成,意味著餓了么、美團外賣、百度外賣三足鼎立之勢更加鞏固,外賣O2O市場燒錢勢頭也會延續,并成為BAT角逐的天下。
三分天下的O2O市場
阿里投資餓了么可以說是O2O市場的最后一只靴子落了地,自此,O2O市場形成了BAT三大巨頭分食的格局。
百度在2014年就開始低調布局O2O,這從其在2014年初全資收購糯米可窺見一斑。同時,百度從2014年開始啟動服務轉型戰略,連接人與服務,并投資了Uber,并在2014年5月上線了百度外賣,并于2015年7月完成分拆。在投資策略上,百度決定未來三年投資200億現金支持百度糯米,成為互聯網巨頭在O2O業務上最大的單筆投資。
2015年阿里決定復活口碑網,成為其開始O2O的重要節點,阿里集團和螞蟻金服共同出資60億元,成立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公司“口碑”,淘點點、螞蟻金服線下業務資源及團隊注入新的口碑平臺,當時也被外界認為用以壓制美團。其實,早在2011年,阿里就投資了美團,只不過彼時還沒有O2O這個概念。
不過美團與阿里的關系一直被外界比喻為“剪不斷理還亂”。比如在線下商戶端,美團和支付寶線下的爭奪越來越激烈。合并后先是爆出美團要求商戶不得與支付寶和口碑網合作的鬧劇,接著出現美團廣州地推團隊在商戶打砸與支付寶有關的廣告牌現象。隨著餓了么的加入,或將補齊阿里在外賣業務上的短板。
騰訊則在2014年初就戰略投資了大眾點評,且視其為O2O領域的核心布局之一。盡管此前美團背后站著阿里,阿里也一直希望將美團變成阿里控制下的O2O平臺,但美團CEO王興(微博)多次強調“美團希望獨立發展,阿里只是財務投資”。
再加上2015年10月大眾點評和美團宣布合并后的一個月,阿里拋售了近10億元美團點評的股權,隨后2016年1月,騰訊向合并后的實體再注入了10億美元,取代阿里成為美團的新靠山,美團點評真正成為騰訊系。
有分析人士指出,O2O市場已經成為BAT的盤中餐,不太可能出現BAT之外的第四支力量。另外,2016年的O2O市場競爭將不再是單一的燒錢大戰,將迎來技術、資源、營銷、品牌多個領域的多兵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