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生態模式著稱的樂視在智庫的建設上也開始積極探索。
10月25日,由樂視控股集團組織籌建的“互聯網生態研究院”在北京正式成立并召開了首次專家研討會。招商銀行前行長馬蔚華作為生態研究院院長,和被邀請與會的多位專家一起參加了研討會,對研究院成立的宗旨、任務以及現實意義進行了討論,并接受了樂視董事長賈躍亭向大家頒發的聘書。

馬蔚華:生態研究院的意義所在
參加此次研討會的專家除了馬蔚華之外,還包括: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吳曉求、原申銀萬國證券董事長、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原副總經理汪建熙、著名財經評論員\中信金融家論壇首席經濟學家宋清輝、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郭田勇、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教授黃卓、易觀智慧院院長、易觀智庫副總裁李智、艾瑞CEO阮京文、清華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崔國斌、中倫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康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王忠宏、賽迪智庫電子信息產業研究所所長安暉等。涵蓋了宏觀經濟、微觀經濟、金融、互聯網等多個領域的頂級專家。
互聯網生態研究院是樂視控股集團倡導發起設立的,面向社會開放的理論及實踐研究平臺。基于樂視的生態系統基礎,結合國內外互聯網生態成果,圍繞中國及全球產業未來發展的趨勢和熱點,不斷輸出如何利用互聯網促進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理論和實踐研究成果,從而助力經濟及產業的創新進步與可持續發展。
馬蔚華表示,最初讓他對樂視產生興趣的是兩件事,一是在樂視體驗廳體驗了樂視超級電視,感受到它和以往所有的電視都不一樣,“感覺很神奇,它把原有的電視概念在各方面延伸了很多。”第二件事是樂視在深圳舉辦了AC米蘭和國際米蘭的比賽,樂視主辦并進行了直播,“相比以前央視的轉播,讓人感覺非常顛覆,可以任意選擇自己喜歡的視角進行觀看。”
后來,馬蔚華在聽了樂視董事長賈躍亭和副董事長劉弘的介紹之后,知道樂視不僅做手機電視,還要造智能電動汽車,自己還做內容和服務,了解了樂視的商業模式和樂視生態,于是在樂視方面邀請他做為院長籌建互聯網生態研究院時,他欣然接受。“我感覺樂視做的事對老百姓是很有意義的,對資本市場來說也是很有吸引力的。”
馬蔚華認為,互聯網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技術革命,互聯網會對人們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商業模式以至思維模式產生巨大的沖擊和改變。而樂視將互聯網應用和生產生活、傳播方式和其他方面都拓展開來,形成了一個生態世界,這是一件嶄新的事,讓人很感興趣。“圍繞互聯網也有很多的話題,‘互聯網+’和‘+互聯網’也爭論不休,說明這件事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無論是結論還是概念,互聯網對人們的生活、對社會生產、對整個經濟會影響到什么程度,目前還是個未知數。這也讓人感興趣。”
在馬蔚華看來,樂視發起成立互聯網生態研究院,一方面可以幫助樂視研究生態,它關系到樂視未來的發展。然后從樂視的具體案例上來引申出各種話題,對專家們各自研究的題目也非常有意義。

樂視的獨自探索
研討會上,樂視控股戰略副總裁阿不力克木•阿不力米提(以下簡稱“阿木”)向與會專家介紹了樂視生態的概況以及樂視對于互聯網生態理論的初步思考和實踐。
樂視在國內的互聯網行業中是個異類。樂視網是唯一一家在國內A股上市的視頻網站,還是一家中國大型互聯網公司中,唯一的純內資公司,而其他大型互聯網公司,在股權結構上嚴格來說都已經不是內資企業;樂視還是第一家推出了自有品牌智能電視的互聯網公司。阿木認為,這些看似異類的背后,是因為樂視有著自己獨特的企業發展戰略和理論支撐,那就是“樂視生態”理論
樂視經過多年的努力,堅持以“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的垂直整合理念,打造出了獨特的樂視生態。樂視生態是由垂直整合的閉環生態鏈和橫向擴展的開放生態圈共同構成的開放的閉環生態系統。樂視將開放式閉環生態系統理念應用到多個垂直領域,已經形成以互聯網及云生態為基礎的內容生態、大屏生態、手機生態、汽車生態、體育生態、互聯網金融生態等六大子生態,依托互聯網及云生態,各垂直領域的子生態之間能夠相互關聯、協同化反,不斷改變人們的互聯網生活方式,持續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
樂視還從自身的經驗出發,初步總結出對互聯網生態理論的價值和意義。“在工業化時代,或者說制造業主導的時代,專業化分工主導了產業資源的組織,使得產品能夠快速的生產出來,但是當產品不再匱乏的時候,體驗經濟到來,尤其是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讓資源組織成本大幅下降的時候,垂直整合可能會取代專業化分工成為下一個新的趨勢。它打破了創新的邊界,打破了資源交換的難度,打破了產品的邊界,甚至能夠打破組織的邊界,這意味著價值鏈要重新整合,這就創造了跨界創新的空間,必然會產生全新的用戶體驗和用戶價值。”阿木說。
另外阿木坦言,翻遍所有書籍和論文,還找不到有成型體系的有關垂直整合的產業理論,幾乎全是專業化分工下的科學管理理論和戰略管理理論延伸。“這使得樂視往下繼續探索面臨理論的瓶頸,需要有更深的思考才能破題,這是我們發起成立研究院的原因之一。”
著眼于中國社會的未來
研討會上,其他專家也發表了各自對于樂視和生態研究院的評價和期許。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原副總經理汪建熙認為,中國的互聯網行業之所以能夠異軍突起,和樂視這些企業在思想方法、商業模式方面的創新有直接的關系,對專業化分工的打破,對各種邊界的打破我覺得是一個非常新鮮的概念,有可能超出中國的范圍,給全球的企業和用戶提供一個新的思路和體驗。這種創新企業的價值如何評估以及如何給資本以回報是可以進行深度研究的。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吳曉求則表示:“中國經濟目前嚴重過剩,急需要新的模式和理論出現,樂視發起成立互聯網生態研究院的意義正在于,它著力研究的內容恰恰關乎著中國社會的未來。”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王忠宏認為,樂視的創新包括了技術創新、生產方式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生產關系創新等方面。而且選擇了目前中國最短缺的文化消費產品領域,是非常有遠見和正確的,也可以為文化領域的改革貢獻力量。
賽迪智庫電子信息產業研究所所長安暉則重點談了樂視模式和經驗對行業的反哺意義。這也是互聯網生態研究院作為一個非完全獨立的第三方研究院的更廣泛的價值所在。
據了解,生態研究院未來將主要著力于對互聯網生態時代下跨產業垂直整合下的價值鏈重構理論及創新應用實踐研究、互聯網企業創新商業模式的價值評估標準及企業價值判斷的理論研究等。
馬蔚華說,他還邀請了一些對樂視并不看好或者有些看法的專家參加生態研究院。賈躍亭和阿木對此表示十分歡迎,“樂視一路就是在爭議中發展起來的,這甚至可以說是樂視發展的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