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月,樂視在北京發布了售價為1099元的手機“樂1s”。今天騰訊科技采訪到樂視移動總裁馮幸,他表示:“要把手機硬件引向負利時代。1099與999的定價是有本質區別的,樂視不做百元機。”
上個時代是“中華酷聯”的時代,中興、華為、酷派和聯想四家公司是當時中國內地的四家主流智能手機廠商。馮幸認為,這四家公司對于產業的貢獻功不可沒。“在那個時代移動互聯網就等于智能終端,但智能終端門檻太多,是他們把五千元左右的智能終端拉到了千元。”
而如果說上個時代是2G到3G是質的變化,是“換代”。那么現在,3G到4G是程度的變化,是“換機”。時代不同,品牌的核心競爭力的構成也不同了。智能手機市場趨于飽和,用戶對于智能手機的體驗要求越來越高。“華小樂魅”則是馮幸眼中值得期待的品牌。
但目前,硬件高度同質化是手機行業的特點,手機行業該如何前行?馮幸認為,饑餓營銷、話題粉絲等互聯網營銷已經不是手機的核心競爭力了。用戶對于這些方式已經麻木,而廠商們也都具備了這這樣的能力。
未來手機產業有兩大可能長期生存發展的方向,一是以華為為代表的產品技術方向,能垂直整合硬件產業鏈,他們有特別深化的專利積累,能把硬件做成極致,“絕對能在硬件上掙錢”;二是以樂視等為代表的生態方向,手機不再僅僅是硬件而是一個承載服務的平臺。“硬件是賠錢的,但手機的業務生意不賠錢。”馮幸還透露:“生態的會員收入會按照一定的規則分給各個業務。“
對于樂視靠生態盈利而讓硬件低于量產成本定價的策略,業內也有諸多質疑認為其攪亂市場。對此,馮幸回應:“如果純比拼硬件,那手機產業就是夕陽產業,大家都將倒在血泊中。但如果比拼的是生態服務,那手機產業才剛剛開始,反而是朝陽產業。”
而針對“樂1s”的價格,樂視董事長賈躍亭也曾在發布會后表示,“樂1s”定價低并不是為了打價格戰,他認為,整個行業低價競爭只是階段性的,未來競爭會從點對點的競爭變成鏈條對鏈條,生態對生態的競爭而不是單純某個產品的競爭。
產品方面,馮幸坦言不管是通過何種方式做手機,硬件還是手機的根本。目前樂視面臨的挑戰包括供應鏈的彈性問題。如何讓產能隨著市場需求及時調整是很關鍵的問題。
雖然樂視網耗資21.8億元入股酷派,占股18%,成為酷派第二大股東。馮幸透露,現在與酷派的合作停留在資本層面和生態層面,樂視的生態服務已與酷派硬件進行合作,但在硬件上并沒有合作。
今年4月,樂視發布“樂1”、“樂pro”和“樂Max”三款手機,10月發布“樂1s”。雖然推出了“樂1s”,但樂視并沒有打算放棄“樂pro”和“樂Max”,未來還是按照產業規律至少半年迭代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