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有許多傳奇人物,但是說到創業領袖,就得不提以下二位,他們很低調;他們的內部講話卻廣為流傳,被創業者奉為圣經;他們冷靜卻又激情,廣博而又孤獨;他們深刻擁抱現實但又具有強大的顛覆意識。
他是華為的領頭人任正非;而另一個他,則是樂視創始人賈躍亭。
任正非以其在華為的成功,鑄就了他在中國創業者心中近乎教父的地位。近年來,樂視是頻繁上頭條的互聯網公司,不是BAT,卻有BAT的野心。沒太多人能看懂它,卻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模仿它。
坊間有一個說法,任正非是第一代創業者心中的創業教父,而賈躍亭則是萬眾創業時代里新一代創業者的偶像。他們為什么能獲得創業者的認可?因為他們有著共同的三個標簽。
標簽一:白手起家
這一路,翻閱了喜與悲、是與非,一雙眼看過許多變遷。
他們沒有華麗的背景、沒有優秀的履歷,他們都屬于每個歷史時期都會出現的一類人:起于阡陌,卻志向遠大。
他們的創業史就是一部白手起家的逆襲傳奇。
任正非的創業故事至今被很多人津津樂道:1987年,43歲的退役解放軍團級干部任正非,與幾個志同道合的中年人,以湊來的2萬元人民幣創立了華為公司。當時,除了任正非,可能誰都沒有想到,這家誕生在一間破舊廠房里的小公司,即將改寫中國乃至世界通信制造業的歷史。
賈躍亭最早出身于山西垣曲縣地稅局一個普通職員。下海后開始做電腦組裝銷售,私立學校,后來做鋼材,通訊公司,幾經輾轉來到北京。據說,賈躍亭當年來北京時只帶了一個司機,車也是從山西開過來的,在北京租了一個兩居室。
2010年樂視網創業板上市開啟了樂視帝國的魔幻之旅。以視頻網站為起點、逐漸延伸到影視制作、電視、汽車、手機等多個領域。樂視還革命性的創造了“以垂直整合的閉環生態鏈和橫向延展的開放生態圈構建的生態系統”。
這是屬于他們的創業時代:對形勢有著最靈敏的嗅覺,追求效率、酷愛冒險,在快速變化的商業世界里踐行著叢林法則。
標簽二:創新永不停歇
有人說他們是一群奮斗精神的實踐者,永遠在奮斗,永遠在顛覆。好像就是一個單向路、不屈不撓一直蒙眼狂奔的人。
如果說賈躍亭和任正非有何地方相似,他們都是一個喜歡冒險的人。
賈躍亭認為,99%的人不看好的事情,才能成就顛覆。所有的成功只能是少數人的獨特模式,如果是一群人討論出來的戰略,那就是個平庸的戰略。所有的顧問公司,都是對過去的成功經驗做出總結,然后告訴別人,微軟怎么成功的,谷歌怎么成功的,這些都是上個時代的事情。時代變了,互聯網時代變化速度更快,絕不可以照搬,否則死路一條。
任正非認為,華為大多數產品還是重視延續性創新,這條路堅決走;同時允許有一小部分新生力量去顛覆性創新,探索性地“胡說八道”,想怎么顛覆都可以,但是要有邊界。這種顛覆性創新是開放的,延續性創新可以去不斷吸收能量,直到將來顛覆性創新長成大樹苗,也可以反向吸收延續性創新的能量。
在外界看來,樂視總在做一些超越常規的事情。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網絡版權時,樂視花錢買版權;在很多視頻網站玩盜版,并以UGC避風港原則規避侵權責任時,樂視走上版權保護的道路;在所有人認為互聯網企業做硬件是癡人說夢時,樂視毅然推出超級電視;在手機行業被“紅海”化,很多企業都在拼硬件,拼價格時,樂視打造全新的生態手機,不靠硬件賺錢,靠后續生態服務獲益。
標簽三:中國好老板
這兩位新老中國創業偶像的共同特點,就是對員工的慷慨!
11月26日,樂視創始人賈躍亭在感恩節這天發給全體員工的《主宰自己,蒙眼狂奔,就會成為生態時代最亮那顆星》內部信中表達了對員工的感謝。并再次明確了全員持股及全球合伙人計劃——公司拿出非上市公司50%的股權免費分配給全體樂視人,實現了樂視沒有打工者,所有樂視人都是股東、都是創業者的承諾!
懂得且善于運用集體的力量,共享企業發展成果,這是一位企業家的胸懷,也是飛速擴張道路上的樂視能夠安心蒙眼狂奔的保障。賈躍亭用他的實際行動,把所有樂視人綁在了樂視戰車上。
反觀任正非,他非常注重員工的激勵和分享。在公司里,他本人只有1.4%的股權,剩下的98.6%是華為員工持股會持有的。華為發展到今天有17萬人,大概有超過10萬人都有公司的股權。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很多華為人都說,我們是高工資,但是我們每年的分紅,有的時候比工資還高。任正非此舉,給大家非常大的激勵,換言之給了大家“小富快跑”的機會。
歷史告訴我們其實高手在民間,不要低估任何一位今天不起眼的同事或者個人。創造奇跡的可能性在于如何激發團隊的積極性,把這種創造力無限放大,就給互聯網基因提供了土壤,給公司創造奇跡提供了可能。
任正非和賈躍亭并沒有太多交集,但是兩者身上有著太多相似的標簽。
七十古來稀的任正非依然“寶刀未老”活躍一線,風頭正勁的賈躍亭正在籌措下一個顛覆之作。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未來,足以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