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由財訊傳媒《成功營銷》雜志主辦的“2015中國創新營銷峰會暨中國創新營銷大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樂視網首席營銷官張旻翚出席會議,并向廣告主、行業嘉賓和媒體解讀2016年樂視生態營銷的新趨勢。他指出,樂視生態已建立無處不在的場景,同時更是一種天然跨界的無邊界存在,在互聯網4.0時代,樂視生態營銷已經從“跨界”升維到“無界”。

樂視生態核心:首先要敬畏用戶
“敬畏用戶是互聯網時代核心思想,用戶為中心是互聯網時代最大的變化之一。”張旻翚指出,隨著娛樂消費提升,這也是內容的最好時代;同時互聯網對于傳統行業的改造加速,互聯網不再僅僅是一個行業,逐漸成為全行業的工具。樂視更強調“敬畏用戶”,在這個前提下不斷創新和顛覆,全力爭取用戶,以互聯網“跨界”思維重塑行業格局。

張旻翚認為,互聯網時代,企業只有兩種選擇:一是參與跨界,二是被淘汰。“越來越多的企業被外行不費吹灰之力就給打敗了,卻不知道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這是因為他們沒有認識到這樣一個道理:互聯網時代的核心競爭不是和對手去競爭,而是要去全力爭取消費者。樂視在手機和電視機領域的成功,給所有曾經成功的企業敲響了警鐘。”
回顧2015:開放生態圈,布局場景化
2011年樂視率先在行業提出“生態”概念,確立生態戰略路線,遠超過當時整個世界的理解。短短四年,樂視已經發展成為市值過百億的公司,這與樂視自始至終堅持生態戰略路線和生態圈布局密不可分。

從整合垂直產業鏈到開放生態圈,樂視已經形成了跨越全球互聯網及云生態為基礎的7大子生態。7大子生態的基礎是互聯網及云生態,然后互聯網及云生態之上有6個子生態。分別是內容生態、大屏生態、手機生態、體育生態、汽車生態以及未來的互聯網金融生態。
樂視在自建生態圈同時,更憑借資本力量搭建無處不在的生態場景。樂視以21.9億元入股酷派搶占了移動場景;控股易到用車搶占出行場景;通過入股北青傳媒搭建傳播場景;投資藍港游戲拓寬娛樂場景;投資永樂票務進軍電影院休閑場景……一系列資本動作表明,樂視已不再停留跨界層面,更向開放生態圈和占據場景的階段邁進。
“樂視已經占據手機、客廳、辦公、出行、城市、線下娛樂消費場所等多個消費場景。比如用戶隨身攜帶的手機、客廳的電視、3D頭盔、路上開的超級跑車、超級自行車、城市里的影院、Lepar體驗店等等,樂視生態與場景融合將給樂視創造更廣的價值空間。”張旻翚說。
2016年主旋律:內容服務生活
談到樂視生態營銷戰略,張旻翚表示,樂視首創“(B+B)2C”的生態營銷模式。第一個B是樂視生態,第二個B是品牌客戶,2C就是觸達消費者。(B+B)2C生態營銷模式最大價值在于與品牌共享用戶與資源,即開放樂視生態的每一個環節,全面整合資源,聯合品牌共同服務用戶,最終實現樂視、品牌與用戶三方“普惠”的理想境界。
張旻翚同時指出, 2016年樂視將朝著“內容服務生活”方向發展,樂視生態基于視頻終端的服務模式,讓用戶體驗從跨界上升到無界,達到內容與情感的融合。而在內容戰略層面,樂視2016年將圍繞“用視頻服務生活”為核心內容戰略,實現“好看、好聽、好吃、好美、好學、好玩”的用戶生活化服務。
樂視在內容生態形成勢能的同時,也充分挖掘了消費場景的價值,將樂視生態營銷功底發揮到極致。張旻翚現場解讀樂視熱播的《羋月傳》大劇試水渠道聯營,及樂視實現“無界營銷”背后的秘密。該劇開播至今樂視網累計流量超18億,開播即引爆社交平臺熱議,近百個品牌爭搶合作,成為廣告圈的“羋月現象”。
張旻翚表示,樂視《羋月傳》另一成就則是開創國內首個具有生態基因的大IP衍生品——“羋酒”,這也是在樂視生態體系下,生態協同與開放的衍生品之作,發揮場景強關聯效應。羋酒從設計生產到營銷推廣,全部依托樂視生態完成。樂視倡導的垂直的“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的生態、與縱向的子生態,形成了橫縱交錯的協同放大的化學反應。在熱門IP的背景支撐下,衍生品的市場潛力、以及生態故事的想象空間變得更大。
據悉,2016年樂視將圍繞“內容服務生活”重磅推出中國首檔窺私明星美食綜藝脫口秀節目——《你看起來很好吃》,屆時臺灣綜藝女神陶晶瑩帶著觀眾窺探中韓當紅明星的冰箱,揭秘明星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以生活感的內容貼近生活,服務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