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外界針對科技企業跨國逃稅的指責聲浪再起,蘋果首當其沖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對此,蘋果CEO蒂姆·庫克在接受美國一檔新聞節目采訪時,直呼“我們納得稅比任何一家公司都多”,問題不是出在科技企業身上,而是出在了早已沉朽的美國稅法。
據了解,向來以溫吞著稱的“笑面虎”庫克此次表現出了不滿,稱對使用“逃稅者”這一詞來形容蘋果令他感到非常不滿。“我們已經為所有應繳的稅款繳了稅”,庫克同時表示,對于近期美國參議院所稱,蘋果的運營結構使其并不需要為其龐大的海外收入繳稅,這種說法是“徹頭徹尾的政治扯淡”,因為事實“完全不是這么回事兒”。
眾所周知,依照美國現有稅法規定,蘋果海外資產中近740億美元現金若要轉移回國,即需為之繳交近40%的企業稅款,而對于40%的額度庫克直言“不合理”。庫克認為,當前的美國稅法源于工業時代而非數字時代,多年之前就該得到調整了。
“我愿意將現金轉會美國,但卻要以損失40%為代價,這不合理我也不能這樣做”,庫克承認,蘋果的確是美國盈利能力最強的公司,但這并不能成為讓他這樣做的原因。按照批評者的觀點,蘋果利用愛爾蘭的政策,可以有效規避幾近35%的所得稅,因為當地的稅率標準只有12.5%。
據悉,這并非蘋果首次遭到逃稅指責。目前,蘋果海外持有現金、現金等價物以及可變現證券總額高達1869億美元。
對此,有學術人士認為,庫克反映出了外界對于美國政府在稅收改革問題上缺乏行動的沮喪之情,“這是一場企業和政府的博弈,大家都在觀望誰先采取行動”,但至少從現在來看,“庫克比以前更加沮喪了”。
受此影響,蘋果當日股價下跌近2.7%,當日報收于每股106.3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