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們的“朋友圈”好像有點意思。
在小區電梯經常可以看到各家的廣告。下午回家,偶然發現出現一堆熟悉的企業大佬,馬云、江南春啥的,好像有五六位。哪家的廣告沒留意,這幾張臉倒掃了一眼。
而這兩天,電視上也經常看到格力董明珠與京東劉強東聯手的大臉廣告。去年董明珠好像搭檔的是王健林,一天一度電啥的。
前兩天網上還瘋傳烏鎮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一群互聯網大佬們的聚餐照,有馬化騰、丁磊、張朝陽、曹國偉、楊元慶等名人。
更有意思的還有會場還流傳出一張周鴻祎酣睡,雷軍瞪眼嗔怒照,網友們可算有了惡搞的機會,編排出各種配詞。
由于當天剛參加了一個樂視的“互聯網生態創新論壇”,突然腦子一閃,琢磨賈躍亭經常和誰一起露臉,感覺好像與時下的互聯網大佬很少有合影照傳出。
車走車道,馬行馬路。
雖然賈躍亭與時下的互聯網大佬合牌照好像不多,但樂視這幾年卻如黑馬殺出,視頻、智能電視、超級手機玩得風生水起,業務不斷擴張,甚至跨界到影視娛樂、體育產業,智能汽車也在緊鑼密鼓醞釀中。
那么賈躍亭的朋友圈是個何樣子呢?
互聯網“生態”是樂視近幾年一直強調的一個概念,大家現在許多人都熟悉樂視提出的“平臺+內容+終端+應用”。
此前一直琢磨樂視為何異軍突起,視頻混戰之時,即便樂視IPO了,當時也少有媒體提及,然現在的樂視已經變成媒體不得不關注的行業重要一員。
拋開別的,單從業務上,筆者認為樂視最為值得學習的由視頻跨界智能電視,個人以為,此戰略的成功是賈后來一系列動作的基礎,其跳出視頻而視頻的戰略值得企業經營者學習。
從人的社交屬性來解讀,賈的朋友圈可能與其樂視生態,生態圈也有些相合之處。畢竟事到最后還是人來完成的。
以此次樂視舉辦的“互聯網生態創新論壇”來看,主辦為“互聯網生態研究院”,這是樂視倡導發起成立的,院長由樂視聯合創始人、副董事長劉弘,名譽院長為大名鼎鼎的原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
聯辦財經研究院院長、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世界華商研究中心主任康榮平,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郭田勇,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劉紀鵬也到場演講致辭。
據馬行長介紹,互聯網生態研究院自從2015年8月份籌備成立以來,已經得到社會各界專家學者及行業領袖的關注與支持,現在已經聘請了數十位國內頂級的專家、學者、企業家作為研究員,涵蓋了宏觀經濟、微觀經濟、金融、互聯網等多個領域。
管中窺豹,能感覺出,賈躍亭的朋友圈基本互聯網外圍逐漸包抄。可能因為原來非互聯網出身,當年大家戲言賈是山西煤老板,然樂視一路搏殺過來,同樣也將互聯網攪得熱鬧非凡,已經擠入主角行列。
就在幾天前,賈躍亭還出手TCL,搖身一變,成了老牌家電巨頭TCL的二老板,跟李東生成了新的朋友圈。
資本市場經常愛用“野蠻人”一詞,最近舉牌萬科的寶能系當家人姚振華就又讓這個詞火了起來。
琢磨賈躍亭,好像也有點“互聯網野蠻人”的意思,不過這里并非貶義,只是想說出其“跨界”而來的感覺,而又跨界好像又有點俗,沒啥意思,因此套用個資本熱詞,琢磨琢磨樂視的跨界路數。
也不知是否是這個感覺?是否準確?權當胡思亂想。當然,條條大路通羅馬,現在還流行“互聯網+”,估計沒人否定不許跨界。關鍵的地方可能在于是否最終“野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