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馬云在微博上發布《攻守道》電影海報,與李連杰、吳京、甄子丹、洪金寶等11位武術明星共同出鏡,再配以大有深意的“那一夜,那一夢”六個字,正式證實了馬云成為了這部電影的男一號。

馬云曾公開表示過兒時的夢想就是成為武林高手,金庸的每部武俠書他都不止看過一遍,《笑傲江湖》中的風清揚是最大的偶像,因此他才會覺得“無招勝有招”最拉風,講究“隨舍定”的太極拳是最愛。
馬云癡迷太極其實要早于阿里巴巴的創立,在1988年大學畢業前后,馬云就在西湖邊上的公園里學習太極拳,此后他跟過的太極拳老師不下8位,至今已近30年。
據馬云的親近的同事介紹,“馬云的一個愿望是,有朝一日大家評價他,會認為他首先是個太極拳大師,也曾創辦過企業,像阿里巴巴、淘寶......”
在推廣太極拳法上,馬云身體力行,已經帶動了王中軍、沈國軍、牛根生等一批商業大佬練習,讓企業家群體在重視健康的同時影響更多的人。
說起對于中國傳統武術的癡迷,同為互聯網創業者的脈脈創始人、CEO林凡也是不遑多讓。林凡從小有兩個愛好,習武與寫程序。十歲就能寫程序的林凡,曾經作為搜狗技術負責人開發出搜狗搜索引擎,成為國民級應用。但論起練武,林凡恐怕要比馬云更資深。

林凡五六歲開始學武,從廠子里的武術隊到市里的少年宮,從長拳棍劍的市級比賽到國家級運動員,再到代表清華大學獲得北京市高校太極拳比賽前三。對于內家拳之一的太極拳,林凡在接受《時尚健康》雜志采訪時坦承,“太極拳偏修身養性,我習武的目的在于提升自我,與自己競爭。”
習武的一點一滴磨煉了他的心性,如今偶爾戶外運動爬到山頂上,興致來了的林凡還會即興打一套太極拳。“太極拳已經成為我血液的一部分,曾經的大俠夢改變了我的價值觀,所以我一直希望做一些事來幫助社會。”
大俠夢如今換了一種更酷的方式來實現,2013年林凡一手成立脈脈,就是為了幫助中國職場人建立職場形象和人脈,來解決職業發展和上升的問題。基于“人脈共享”的核心理念,脈脈將傳統的線下商務社交模式轉移到了線上,一舉打破了中國職場人脈封閉的現狀。
據統計,已經有來自一、二線城市的數千萬高凈值職場人使用脈脈。脈脈已經覆蓋金融貿易、 IT互聯網、文化傳媒、醫療生物、政府法律、教育培訓等上百個細分行業,包括來自微軟、百度、萬達、中信、中石油等行業領軍企業的中高層和基層員工。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俠之小者為友為鄰。過去的四年,脈脈已經與芝麻信用、滴滴順風車、京東金融、世紀佳緣等平臺在征信方面開展了深度合作,開拓的職場信用應用場景已覆蓋消費金融、電商、出行、租車、民宿、OTA及婚戀等多個領域,脈脈正在構建并完善國內的中國商業社會信用體系。
林凡堅信,未來社會人脈產生的價值和影響力難以想象。“這個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信用越來越重要,中國在從熟人社會往生人社會快速演進,在這個過程中間,脈脈能起到最為核心的貢獻和價值。”
與馬云一樣,林凡對太極文化中的和諧平衡、收放自如與企業管理的異曲同工深有感悟,也希望通過修煉太極化解互聯網快節奏給員工帶來的壓力。“人的欲望和雜念解決起來很簡單,就是放空一切,不斷做簡單但重復的事。習武如此,職場也如此,在不舒適區才能進步和成長。”只有忍受痛苦和堅持不懈的人,才能圓夢,林凡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