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華(ppchen)富途網絡首席技術官(CTO),有著豐富的技術管理經驗,曾任微信技術架構部副總經理,騰訊即通平臺部副總經理、部門第一負責人,QQ后臺負責人。

每年五倍速度持續增長,獲得騰訊控股、經緯、紅杉的連續AB兩輪投資,富途證券從創立之初就將自身定義為:一家不斷運用技術優勢提升產品性能及服務質量的互聯網證券公司。
對于在鵝廠工作12年、有著豐富的技術、安全、大數據管理經驗的陳偉華來說,加入富途證券后對云計算等技術的應用,有著自己的深刻體會。日前,陳偉華做客國內首檔云計算行業高端人物訪談欄目“騰訊云會客廳”,與騰訊云副總裁曾佳欣展開對話,暢談富途證券飛速發展背后的“云”支持。
陳偉華表示,在富途證券崛起過程中,騰訊云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在他看來,騰訊云支撐金融業務創新有更多可能性,云計算已成創業公司的標配。
騰訊云為富途提供兩大有力武器:專線服務+快速響應
“行業領先”地位的奠定離不開強大的技術支持。在富途證券地位奠定的過程中,騰訊云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陳偉華看來,富途證券成立之初就與騰訊云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陳偉華在訪談中提到,可靠的專線服務和團隊的快速響應是騰訊云為富途證券提供的兩個有力“武器”。
1、可靠的專線服務
眾所周知,富途證券提供的是美股和港股的服務,港股是在香港,美股是在紐約納斯達克、紐交所等,這就對專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從香港機房到騰訊云國內機房,騰訊云平均延時20ms,大大縮短了公網平均時延100ms。騰訊云提供的專線支持,對富途證券來說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服務。
2、團隊的快速響應。
對于一家券商來說,它面臨的環境是非常復雜的,整個網絡的IT架構也是比較復雜的。在這種架構下會面臨各種IT層面的故障,用戶對中斷的忍受度是非常低的,所以這里的快速響應就是一個非常核心的問題。騰訊云也為富途證券提供了很大幫助。如:騰訊云能夠第一時間響應問題,幫忙定位問題環節,而且能夠很好地找到IDC的管理員恢復現場。
不得不說,互聯網時代,技術、團隊的響應速度和軟件、硬件結合起來的能力,在競爭環境中非常重要。要做好一個真正的互聯網證券提供商,大量內功的建設是必不可少的。
騰訊云金融解決方案,彈性擴容扛流量高峰
訪談中陳偉華介紹,前端好用、后臺穩定、提升港美股的投資體驗,是富途證券的獨特優勢。
對于券商業而言,最大的考驗往往是股民的爆發性涌入,對自身交易服務造成巨大壓力。在2015年4月火爆的港股行情當中,富途證券成為全市場唯一一家頂住了港股交易洪峰的互聯網券商。此次港股暴漲期間,借助騰訊云的技術支持,富途證券通過穩健可靠的系統,一舉奠定行業領先的地位。
陳偉華在訪談中講到了大流量高峰期的技術支撐。4月8日到4月10日,富途證券的官網訪問量增長10倍,交易額從幾十億億攀升到數百億。騰訊云快速彈性擴容能力,也保證了富途證券高質量的應對交易洪峰。后臺一小時之內騰訊云服務器規模增長了3倍。
究其原因,騰訊云為富途證券打造了一套量身定制的互聯網金融解決方案。主推輕重分開、彈性可用的策略,將信息處理變得簡潔、安全和迅速,并且支持業務快速擴融,再加上虛擬機漂移、云端存儲技術,從而達到資源整合并最大化使用。
不僅如此,騰訊云還為富途定制DDoS攻擊防護能力以及協同防御方案。騰訊云遍布全球100多個地區超400個加速節點分擔攻擊流量,幫助富途證券的業務多次成功抵御上百G流量攻擊。
云計算已成創業公司標配
此外,作為獨角獸企業的CTO,陳偉華在訪談中對創業公司給出了自己的建議。陳偉華認為,云計算已經成為創業公司標配,一家創業公司不應該選自建機房,而是一定要把自己的服務構建在云上面。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對一家創業公司來說,它沒有充足的人力和豐富的資源,那么,它對效率的要求就會更高。對效率的關注,對在有限人力和能力的情況下,達到組織的目標,這是對每一個創業公司的挑戰。
陳偉華談到,云的成本比自己購買服務器要便宜。“云”具有易得性,可以非常快就購買一個服務,上線一個服務。除此之外,“云”還具有穩定性,一個頂級的互聯網專業團隊做的服務,是顯而易見的。還有一些安全能力,靈活擴展的能力,選擇云提供的一些應用的開放,都是非常有價值的。
最后,陳偉華給出了自己的結論,這個時代只有像BAT這種公司應該去自建IDC,其它公司都不應該自建IDC。對于一家中小互聯網公司來說,在安全方面應該去考慮哪些點,應該做什么樣的投入,應該做什么樣的組織保障,這都是值得大家注意的。
更多詳細內容,請點擊“騰訊云會客廳”專訪陳偉華現場視頻:
http://v.qq.com/page/a/6/f/a0186nevz6f.html
【關于騰訊云會客廳】
《騰訊云會客廳》是國內首檔云行業高端人物訪談精品欄目。在互聯網+浪潮下,云計算的價值正在被越來越多的行業和企業認可。《騰訊云會客廳》推出“云人物系列訪談”,邀請名企CEO/CTO/CIO、技術合伙人等,通過高端訪談形式,分享云計算在各個領域的最佳實踐,一同暢想云端大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