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近東
3月3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蘇寧方面了解到,張近東這次將帶5項提案上會,提案方向涉及農村電商、跨境電商、電子發票、創新創業、足球青訓等。
其中,電子發票并非今年首提,3年前,蘇寧就率先在行業內呼吁用電子發票替代紙質發票,鼓勵企業改造自有ERP以及財務軟件,并加快與稅務局系統的對接;跨境和農村電商既是蘇寧眼下正在著手做的電商渠道下沉、發展零售進口業務,也是電商行業過去一年瘋狂布局的熱門;而今年年初全盤接手原江蘇舜天足球俱樂部后,張近東罕見地將足球青訓體系建設,及教育資源與足球人才的有效結合列入提案中。
過去14年兩會上,張近東關注的一直是流通業發展。從2003年《加強商業發展規劃立法,促進流通現代化進程》,到2008年《助推零售業規模化,拉動內需增長》,再到2014年《升級“兩化融合”國家戰略,推進產業互聯網化轉型》,委員張近東的提案客觀反映了中國流通業從小到大,從大到強,從傳統到互聯網的轉型發展。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圍繞新一輪的經濟發展,兩會委員的提案和議案會比以往兩會更受關注。張近東作為新經濟轉型升級成功的代表,關注視角也突破了傳統產業的范疇。
以跨境電商為例,據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游客在境外消費約1.2萬億元,繼續保持世界主要旅游消費群體稱號。而今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貿易總額則有望突破6萬億,并在未來幾年保持每年30%的增長。今年4月,跨境電商稅制改革新政有望正式實施,新政的出臺意味著過去3年多跨境電商試點工作完成,預計對行業影響深遠。
張近東在今年的兩會提案中建議,鼓勵跨境電商O2O的發展模式,構建便捷的實體消費場景。具體而言,打造“前店后倉”式的O2O商業體,實現體驗、提貨一站式功能。利用線下店面公共展示、體驗、服務的優勢,擇優選取一批平臺型實體企業,把保稅倉建在店里,將門店倉庫作為保稅倉監控管理,實現展示、體驗、銷售、支付、即買即提等多重功能。
更具創新型的一個創想是,張近東鼓勵創新清關和口岸服務形式,試行“網絡清關”。海關和檢疫檢驗等部門可以共同制定針對非保稅區內的海外購展銷店/專區的快速清關模式,嘗試將把海關信息系統切入非保稅區內的展銷店/專區,以通過互聯網上系統完成清關工作,提高商品流轉效率。
張近東在今年提案中對教育基礎的重視,除了體現在足球青訓體系建設外,更多放在了農村市場。縱觀張近東的兩會提案,農村、農民的發展占據了很大的比重,從農民工的技能培訓,到農民工消費的優惠政策;從農民工子女的入學,到農村物流建設和電商人才培訓。張近東關注的農村電商發展問題,也成為國家“精準扶貧”的重要途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