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麟集團聯合創始人、云像數字CEO安士輝近日接受采訪時表示,將互聯網的思想融入企業時,一定要與行業、企業的屬性結合,而一般傳統企業互聯網化的核心包括“企業數據化”“數據化與價值鏈結合”“成為服務化平臺”三個部分。


傳統企業擁抱互聯網“三部曲”
安士輝解釋,第一部分是傳統企業的數據化。過去是單一的線下數據,或單一廣告數據。但現在企業需要的是將內部數據,包括交易,行為、社交等數據打通,在這基礎之上再與外部的數據(社會化數據)打通,形成企業完整的數據資產。通過這些數據,就可以判斷企業出于什么樣的階段,在整個價值鏈中的環節中有哪些問題,怎樣來改變。
第二部分就是在數據化基礎之上,將數據化和企業的價值鏈結合在一起。企業價值鏈包括研發、生產、傳播,交互、服務等,最終形成整個價值鏈的完整閉環生態。數據應該與價值鏈的每個環節都要深度結合,解決數據應用的問題。通過解決數據的應用,來幫助企業開發出消費者真正喜歡的產品,甚至預判消費者未來產品的需求,怎樣用消費者喜歡的方式去跟消費者進行溝通,該怎樣傳播企業和產品的價值。進而通過線上線下多個“接觸點”,來去更好地傳遞企業的產品和服務。
安士輝認為,第三部分是最難的。以快銷企業為例,他們在前兩部分基礎之上,通過B2B加O2O的方式,將企業從制造型企業或渠道型企業,升級為服務型企業,甚至有些企業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平臺化的企業。當它成為服務化或平臺化的企業,這就意味著企業的利潤不再是用制造型企業的價值定義,最終會通過平臺化和服務化的價值定義,最終推動企業實現真正的互聯網化。
“互聯網+”不一定是“加”
據介紹,云像數字是一家提供“互聯網+”服務的新型互聯網科技公司。在過去7年,云像數字為母嬰、汽車、快銷、醫療等傳統企業提供基于大數據的數字化的解決方案,通過解決方案來推動企業成本的降低、效率的提升,推動企業向現代向互聯網化轉型。
作為創新公司的掌舵者,安士輝意識到,人才一直是他最為看重的“資源”。
“我認為創業的核心是人才,特別是像云像數字這樣的科技型互聯網公司。”安士輝說,“找一個好的創業團隊會比找一個好的商業模式更重要,因為商業模式可以不斷調整。所以創業團隊要‘先搭班子,再定戰略’。”
對于企業如何擁抱“互聯網+”,安士輝也提出自己觀點。他說,“互聯網+”并不一定要用 “加”的概念,可能是“減”,可能是“乘”,還可能是“除”,關鍵在于用互聯網思想要與行業和企業的屬性結合。
安士輝認為,“互聯網+”最終還是分層次的,每個行業跟“互聯網+”的結合要匹配企業所處的階段,去匹配“互聯網+三部曲”中的適合階段。像醫療,首先要做的應該是“醫療+互聯網”,而不是“互聯網醫療”,它的核心還在于醫療本身。本質來說,各個行業都可以跟互聯網結合,但是需要針對行業的特點去進行適合的方式和路徑。
供給側改革與“互聯網+”一脈相承
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安士輝也給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供給側改革與“互聯網+”是一脈相承的。
安士輝表示,因為大數據的核心是解決精準和效率問題,如果能通過數據分析將企業的產品和消費者進行一對一匹配,如果通過數據分析能夠更好地管理企業的渠道,包括門店的渠道和線上渠道,可以使企業降低庫存,最終提升員工的效率,降低資源的利用率。
安士輝說:“大數據本身就可以支撐供給側改革。‘互聯網+’其實也是一樣,通過數據,數據和價值鏈的結合,資源和資本手段進行企業顛覆性創新,本身就能降低企業庫存,提升效率。所以國家提出的互聯網化、數字化、大數據到今天的供經側改革,都是一脈相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