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八婦女節這樣應景的節日當天,中國科技圈上鏡率最高的“婦女”董明珠上線了她的“董明珠自媒體”。

粉絲的重要性在今天愈發得到重視,對粉絲的經營不再只是演藝明星的事情,品牌、企業、知名企業家、網絡紅人等都開始重視社交媒體的布局。“董明珠自媒體”通過微博及其他平臺開通了自媒體帳號,也佐證了社交媒體在粉絲管理中不可撼動的地位,尤其是微博,堪稱粉絲經濟的滋生地和大本營。
微博近期提出了粉絲營銷+的理念,圍繞企業和品牌的不同成長階段循序漸進的創新粉絲營銷玩法并提供產品解決方案,包括:初創期(+關注),成長期(+對話),成熟期(+經營),鼎盛期(+關懷)。這四個階段中 +關注 無疑是許多企業和品牌社會化營銷的最重要開端,在微博營銷之充分初吸引粉絲關注,才能為日后與粉絲間的互動對話,經營粉絲經濟,最終建立粉絲的品牌信仰奠定基礎。
“董明珠自媒體”帳號開通不到24小時,就在微博上獲得了近萬名粉絲。這不僅體現了董明珠個人與格力品牌的影響力,也體現了微博作為粉絲經濟大本營較高的活躍度和強有力的粉絲供給能力。相比已經有1000多萬粉絲的周鴻祎、雷軍、楊元慶和6000多萬粉絲的俞永福而言,董明珠自媒體顯然還處在初創期,她將自媒體賬號,像是對待企業帳號一樣經營著(細心的你可能已經發現她是藍V賬號)。但無論是橙v還是藍v,創始人和高管的帳號都是就企業的宣傳平臺,也是企業和品牌的名片。
當然并非粉絲數量多,就一定達到了成熟期或鼎盛期,關鍵要看品牌與粉絲間互動的關系和形式,不過粉絲數量的確是往下一階段推動的基礎。就“董明珠自媒體”而言,微博有豐富的工具和手段可以幫助她獲得更多的粉絲。


小米的雷軍和聚美的陳歐雖然企業剛剛經歷過初創期,但已然深諳微博的各種“武功”,一個講究“內家心法”,一個講究“外家招式”。“內家心法”是指,雷軍非常善于與粉絲打成一片,幾乎每天發微博與粉絲互動。通過@提示、微博話題、熱門搜索和關鍵詞搜索等,發現與小米相關微博,第一時間回復粉絲有關小米的問題和建議,拉近自身及品牌與用戶的距離,讓用戶感受到被關注和被尊重。這正與小米品牌一直以來樹立的品牌形象相契合。


而陳歐走了另一條路,非常善于利用微博的各種道具,例如通過微博發放各種粉絲福利,包括微博紅包、代金券等,吸引粉絲關注、轉發,并利用置頂微博將福利內容放在首位,讓粉絲第一眼就能感受到“貨真價值”的誠意。此外,陳歐非常善于利用微博豐富的明星資源,@各種明星,幫其轉發。還會利用微博粉絲頭條“幫上頭條”功能,為明星轉發的微博代投粉絲頭條,讓該明星的所有粉絲都能在最醒目的位置看到。既幫助明星做了推廣,增強了與粉絲的互動,也順帶使自身品牌和產品得到推廣,可謂多贏。
雷軍和陳歐的微博粉絲量已經達到千萬級別,正是利用微博各種工具,孜孜不倦經營的結果。
聯想CEO楊元慶是2014年開通微博的,這在互聯網圈已經算進入比較晚的。他曾表示“我沒早用微博太虧了,讓競爭對手鉆了空子!“為了倡導聯想向互聯網業務進行轉型,楊元慶以身作則不斷通過微博推廣聯想的產品,直播聯想的活動,甚至不惜犧牲形象拿自己的發型開黑。”聯想有6萬多員工,如果每個員工可以覆蓋到100人,那么全員動員就可以影響到數百萬人。”微博的確給了他正向的反饋,去年聯想某款手機上市的時候,通過社交媒體吸引了300多萬人參與,效果良好,且節省了大量營銷成本。

企業進行微博推廣已經進入常態,從雷軍、陳歐到楊元慶、董明珠,幾乎所有的知名企業家都已經開通的微博。而作為企業領導者更應該身體力行的加入的社交媒體經營中,不僅能熟悉社交媒體環境,與消費者直接互動,而且自身也是企業最好的品牌代言人。經營好自己的微博,才能與員工一道在微博上形成輿論矩陣,共同為打造公司的整體品牌努力。
對品牌而言,粉絲+的初創期可能很漫長,有效地利用好微博各種產品,可以極大地縮短這一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