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公司CEO雷軍做客CCTV2《遇見大咖》節目。創業者到底有多拼,雷軍自曝吃午飯只有三分鐘時間,“我現在基本每天中午飯大概三分鐘的時間”。

三分鐘吃一頓飯,一天開十一個會,盡管雷軍素有‘IT勞模’之稱,但這樣的工作節奏,如果不是他親口所說,估計一般人難以采信。
雷軍表示,小米只用了兩年半時間就成了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第一,每一個同行的發布會都要踩小米幾腳,把小米當成目標以后競爭又很激烈。“小米原來是一個追趕者、一個顛覆者、一個挑戰者,今天突然成為了防御者,這個心態讓我有點沒有轉換過來”。
在節目中,雷軍首次就“飛豬理論”被誤讀做出解釋。雷軍稱“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真正的意思是:任何人在任何領域成功,都需要一萬小時的苦練,如果沒有基本功,空談飛豬才是機會主義者。
以下為央視《遇見大咖》雷軍專輯實錄:
雷軍: 創業者就要有創業者的樣子
雷軍匆匆從外面趕回公司接受采訪,已是下午三點,他說他還沒來得及吃午飯。
雷軍:我現在的時間表幾乎安排不了任何采訪。
主要是我們還在創業階段,就其他的企業家,他們的企業都已經非常穩定。
比如王石不在一線,他甚至我的感覺有點退休狀態。李彥宏也好,馬云也好,馬化騰也好,應該說他們的工作主要以決策為主。
雷軍說,他不當自己是大老板,而是創業者,而創業者就需要有創業者的樣子。
央視:其實我們是約的兩點,然后說到三點您還沒吃飯,所以今天您的安排能跟我們談一下嗎?
雷軍:先說抱歉,我不是一個喜歡遲到的人,我也很內疚。
我們是彈性工作制,所以九點半到辦公室,十點開始到十一點半我有一個董事會的電話會,開完以后十一點半到十二點是我跟我們一個重要的合作伙伴的電話會,到十二點之后我們是一個我們明年一個重頭產品的產品討論會,馬上要上市的一個新產品出了點錯,所以大家找我商量,一商量就商量到兩點,也就是說十二點的人等到兩點,他們跟我開完會就到三點,他們也沒吃飯。
所以今天不算是密的,密的平均一天應該有十一個會。然后我現在基本每天中午飯大概三分鐘的時間。
三分鐘吃一頓飯,一天開十一個會,盡管雷軍素有‘IT勞模’之稱,但這樣的工作節奏,如果不是他親口所說,估計一般人難以采信。不過,這似乎恰好能解決人們的疑問,為何雷軍2010年創辦小米,短短幾年時間,就成為了該領域的顛覆者。
雷軍:只用了兩年半時間就成了中國第一,每一個同行的發布會都要踩我們幾腳,而且當我們成為目標以后競爭又很激烈,所以我們好像成為了一個防守者。
我原來是一個追趕者,是個顛覆者是個挑戰者,今天我怎么突然莫名其妙變成一個防御者,這個心態讓我有點沒有轉換過來。
雷軍: 做好國貨需要全行業共同努力
不管雷軍的心態是否做好了調整,他都不得不面對如今競爭慘烈的手機市場,甚至也包括熱鬧的輿論場。
紛紛進軍手機領域的各路大佬,相互調侃上頭條,你來我往很是熱鬧。看似輕松瀟灑,實則壓力山大。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高增長時代已然過去,2015年出貨量僅增3%,在這片紅海里,新的競爭者不斷殺入,曾經的挑戰者逐漸變為防御者,數據顯示,小米2015年出貨量沒有達到預期目標,而有的對手的增長率則高達50%。與此同時,其產品與銷售模式也頻頻受到質疑。
央視:你周圍的朋友他們還是很多會用iPhone,他們會不好意思嗎,會想把手機藏起來嗎?
雷軍:我覺得應該來說的話這也是所有國產手機同行共同努力的目標,我覺得我們得正視一點,蘋果在這個世界上還是比較領先的。
所以我覺得整個國內產業在跟全球競爭的過程之中我覺得我們還得承認差距,面對差距,怎么趕超。我相信我們應該越來越接近,我們應該比的是我們進步。
雷軍:我們強調的是粉絲的熱愛
11月24日,小米2015最后一場新品發布會,演講中雷軍幾度哽咽,這場被媒體形容為“深情表白”的發布會,讓現場小米的粉絲,幾近淚崩。
雷軍:上周禮拜四晚上,北京的第一場雪,寒風刺骨。我在匆匆趕往辦公室的路上,在我們小米辦公室的樓下,我看到了四五個年輕人,我看著他們搶著和小米的LOGO合影,我想他們應該不是小米的員工,只是為了看小米一眼。
二十四年前和他們一樣的年輕的我,經過十三個個小時的火車的顛簸,只身一人從武漢到北京,我一個人走,北京站的廣場上,不由得四顧茫然。所以經過兩個月的尋找,我們終于找到了這句話,我所有的向往。
一場手機的發布會能搞得如此有情懷,這正是雷軍的成功之道。隨著小米的對外擴張,為俘獲粉絲的芳心,雷軍把自己的個人魅力可謂發揮到極致。
2014年8月,雷軍參與冰桶挑戰。2015年4月,他出現在印度小米的首次境外發布會。
在印度小米發布會現場,雷軍幾句頗具特色的英語,被網友們再次創作,火遍了年輕人的朋友圈。
雷軍:這也是小米很成功的方式,很多種說法,大家叫粉絲經濟,或者米粉。
有很多政府的團經常到小米來參觀,我講到這里他們死活聽不懂,我后來說了一種方式,我說這就是群眾路線,就是相信群眾,依賴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他們說這個講的好,這樣做完以后你的產品就是與眾不同。
央視:這算是你的核心競爭力嗎?
雷軍:當然。
央視:這可以復制的吧?
雷軍:不容易復制。
央視:我看周鴻祎他們也都在講用戶體驗,把用戶放在第一位?
雷軍:其實粉絲模式跟互聯網談的用戶體驗的差別在一個強調數量,你看互聯網動輒就強調我有多少多少億的用戶。
我們談的是熱愛,我們談的是愛。所以這是兩種,其實有本質的差別。
雷軍:避免摔下來,就要打好基礎苦練一萬個小時
事實上,如今追捧雷軍的遠不止米粉,在創業領域,雷軍是不折不扣的創業導師。雷軍那句著名的“站在風口上,豬都可以飛起來”的理論,更是被不少創業者奉為創業圣經。
2015年6月2日,受潘石屹的邀請,雷軍參加一場旨在指導創業者更好創業的活動,熱情洋溢的創業者們大多都把問題提給了雷軍。
提問:馬云的觀點,他說就是一陣風吹來,然后豬都會飛到天上了。那風沒了,可是摔死的還是豬。
請問雷老師,我們是應該腳踏實地在大學畢業之后,在一家企業就是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去干兩年干三年,再去創業。然后我想問問這個問題,我們是應該如何選擇用我們年輕人的觀點。
雷軍:大家聽懂了沒有,他這個問題是一個典型的陷阱問題。我終于有一個解釋的機會,因為那個飛豬理論是我提的,最近引成了批駁的焦點。說我是機會主義,這個可能大家對整個,我講這句話的背景不了解。
任何人成功在任何的領域都需要一萬個小時的苦練,如果沒有基本功,談飛豬的話那真的是機會主義者。所以大家千萬不要忽略,今天在空中飛的那些豬,他們都不止練了一萬個小時,可能練了十萬個小時以上。
如果是大學一年級,我建議你首先把英文學好。真的覺得很遺憾的事情,我英文水平比較差,搞得我母校因此蒙羞。我看網友評論說我們武漢大學的英語都是體育老師教的,只有我一個人英語很差,除我以外武漢大學的校友英文都很好。
雷軍的勇于自嘲,給現場帶來歡聲一片。不過接下來,他的坦率,更讓人心情復雜。東道主潘石屹舉辦這場活動,旨在請各路名流幫著宣傳自己的新家業,但雷軍的評價卻是這樣的。
雷軍:我覺得潘總把這么奢華的建筑物做成創業的社區,這還是一個很大的壯舉,但是我覺得這個環境好得有點讓人覺得不真實。
創業還是一個挺辛苦的活,要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這么好的辦公室都有點不敢想象。反正我坐在這里很夢幻的感覺,在這么夢幻的條件下創業,是不是更有創意我不知道。
雷軍:相比各種社交活動,我更喜歡關注產品
據說,有雷軍參加的活動,現場一般不會冷場。不過他說,他其實最喜歡的還是待在公司,研究產品。在他的微博上,幾乎都是有關小米的信息,他說他從心底,還是排斥參加各種社會活動。
雷軍:我們在中國這個社會上,是個人情社會,對吧。
央視:他們說潘總請您去,你說不來,好像是不是也有點會。
雷軍:那件事情對我有價值,但是仔細來講其實我不應該參加,因為參加你在路上時間,講話的時間,吃飯的時間,正常我已經開了四個會了,可是我只做了一件事情。
央視:上次采訪李彥宏的時候我說你很喜歡坐在電腦面前,不太喜歡坐在人的面前,他說是這樣。
雷軍:其實這一點我還挺羨慕李彥宏的,因為大家都認為李彥宏不擅長跟人打交道,他就可以不做,也沒有人指責。
大家都覺得雷軍的親和度很好,你看你能不能來一下,比如今天上午我正在開一個電話董事會,我們負責人跟我敲門說,哪個區域的領導來了你能不能出來打個招呼?你只要一打招呼就是半個小時。
央視:我會說對不起我馬上就要開董事會了,還不得不去。
雷軍:因為不去,第一客人覺得不高興,我們負責的主管這些領導也覺得我不支持他們工作,可是我要支持,你知道我每個星期都有三、四撥,所以其實在中國做企業非常非常的累。
讓雷軍累的,不止是領導的視察,甚至同學的造訪,也給他帶來困擾。
雷軍:我小學同學來北京跟你打個電話見十分鐘,你說沒空,來了肯定不是十分鐘是吧,而且他之前沒有排在你時間表上,他現在臨時找你,你每天有十個會你想怎么插吧。如果真的打個招呼OK,他都來你辦公室了你說真的只坐十分鐘,這也太不近人情了吧。
央視:那是不是現在小學同學見不了你了吧到北京來,能見嗎?
雷軍:我覺得如果提前約的我還是會見,這就是我的缺點了。
央視:就是不會說不。
雷軍:對,我有時候很難說不的一個人,因為我不愿意讓大家不開心,這是我性格的缺點,我知道這件事我不應該答應,但是我有時候實在拉不下面子,所以我這樣的性格就會導致我在今天這個位子上就會非常的累。
雷軍:要成功,就要順勢而為,找到下一個風口
1987年,雷軍考入武漢大學,他用兩年讀完別人4年才能讀完的課程,并包攬學校幾乎所有的獎學金,是典型的學霸。并在上學期間,開始創業,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后來他執掌金山,在業界也頗有口碑。
為了將金山打造成國內軟件市場的冠軍,雷軍在長達19的時間里,每天工作16個小時,不過,金山上市卻歷經波折,眼看一撥撥年輕的企業都后來居上,他苦熬到2007年才讓金山上市,隨后從金山辭職。在創辦小米之前,他這個不折不扣的骨灰級別的互聯網達人,似乎一直都沒有找到屬于自己的風口。
雷軍:就是我出道也是很早的,我1989年就出道了。我在我這個年紀我跟他們說我也屬于老革命,但是跟我熟的朋友就覺得,你看雷軍這么拼命也就干的這個樣,本質上雷軍也不行,戰略能力差了一點。
央視:難過嗎聽到這些話?
雷軍:我很不服氣,我覺得我絕對不笨,我覺得你們都做互聯網,我做軟件好酷啊。你想我們堅持了那么多年,到后來你發現微軟也落后了,所以話說回來就是如果像我這樣的人,不堅持不行,太堅持也不行。
央視:太難了。
雷軍:是,所以我就到了40歲我做小米之前,我至少悟透了成功的關鍵,我覺得聰明的人,勤奮的人這個世界上多了去了,這是成功的前置條件。有這些不保證你成功,真正重要的是順勢而為,你要找到那個風口。
雷軍:投資電影,也許是下一個風口
這是2015年3月,雷軍和黃曉明為北京電影節錄制的宣傳片。雷軍,與其說是在扮演霸道總裁的角色,倒不如說他是本色出演,顯得更為準確。
在如今各行各業都在積極擁抱互聯網的背景下,雷軍成為北京電影節的重要嘉賓,主辦方為所有來賓準備了紅毯秀,但雷軍并沒有參加。
節約時間是雷軍的不二法則,在電影節即將開始的前幾分鐘,雷軍從外面匆匆趕來,最后一個入場。
雷軍:大家晚上好,我保證三分鐘講完,隨著互聯網和電視相結合以后,我們就跟內容產業開始聯姻了。所以,去年我們發起了一個十億美金的投資基金,在專項投資電影。
雷軍:低調是成功者再創業的不二法則
投資電影,似乎不是IT界老板該做的事,但事實上,雷軍的眼界和投資范圍很廣,早在他創辦小米之前,他經歷了三四年的休整期,先后投資過服裝、支付、傳媒等多個領域。同時,也在尋找自己創業的方向。
雷軍:就是我退休的那3、4年時間里面我把自己的姿態放的很低,我沒有把自己放在成功者(的位置上)。
史小諾:好像潛意識有點難。
雷軍:很難。比如說不要司機了,沒有秘書,沒有辦公室,什么都沒有,就是一個雙肩包,你要跟那些初創的企業家打成一片,然后在北京的冬天下雪的時候打車是很困難的,一等等四五十分鐘。
史小諾:不開車,有車也不開。
雷軍:我覺得開車很麻煩的,有時候很難停車,因為你原來都有司機,你從來不考慮停車,停車也很麻煩。
史小諾:好難。
雷軍:我做到了。你想一個初創型的老板天天頭等艙,五星級套房,你仔細想你給公司帶來的文化就一定不是創業文化,那就是富二代,富二代我們就拿錢砸,運氣好砸成了,運氣不好就不具備可持續的作戰力,尤其我做投資以后我看到了很多成功者再創業,都遇到了很多的問題。
所以我在再創業的時候我認為保持創業本色是最關鍵的,我找到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其實也愿意跟那些成功的企業家想再創業也跟大家分享就是低調。
雷軍:我們的終極目標,是推動社會進步
雷軍說,低調,讓他最終做出了小米手機。經過五年的打拼,小米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并且陸續推出電視、路由器、空氣凈化器等產品。他說,他有一個更宏大的夢想,以至在采訪期間,他都不忘推銷自己的新產品。
雷軍:我們的終極目標是推動社會進步。
史小諾:這句話好空啊。
雷軍:是,在今天能有勇氣講這么空的的話的人又是什么樣的人呢,四五年前手機行業誰用國產機,國產機等于山寨機對嗎?我們不是這個行業,我們是幾乎所有行業都有這樣的困難,他們不僅僅是用蘋果,你看他們家里的電視都是索尼、三星、夏普,同意嗎?這個時候我們去批評消費者是沒有價值的,我覺得問題出在產業界。出在我們自己沒做好,為什么索尼會這么受尊重,它是七十年代開始。
之前他們產品也一塌糊涂,我再辦小米不是為了成就感,不是為了個人的財富怎么怎么著也不是為了滿足什么虛榮心。我就是我想干一件我喜歡的事情,我希望這件事情對我們這個社會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