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4月11日,華為HAS2016(全球分析師大會)期間,華為提出了云化策略,刀客就華為數據中心部署,消費者關心的MateBook等問題采訪了華為常務董事、華為產品與解決方案總裁丁耘先生,丁耘表示,華為是一個輕資產的公司,目前財務狀況良好,全球660個數據中心和255個云數據中心能滿足運營方的各種需求,針對前一階段華為消費者BG的產品MateBook面臨商業渠道的久缺,丁耘表示,未來MateBook可能通過企業業務BG的渠道進行銷售。

以下是刀客與丁耘的采訪實錄。
刀客:2015年華為的財報顯示,華為全球共設 660個數據中心,255個是云數據中心,介紹一下這些數據中心的所有權問題?
丁耘:華為主要都是作為設備供應商,數據中心的基本權屬都是客戶。云數據中心是整個I層,數據中心則主要是提供單點的設備。到目前為止主要的銷售,除了給我們自己做的華為企業云服務以外,其他的權屬跟正常的沒有什么差別。
刀客:255個云數據中心運營的系統是華為操作系統還是各運行各的操作系統?
丁耘:這幾種情況都有,OS 上有用華為的,也有用其他廠商的。一個機房多種場景、異構存在是普遍存在的,云數據中心很多地方的硬件也不是華為的。包括戴爾、惠普硬件都可以支撐,我們是開放的架構,而且必須使用這樣的架構,有的地方是我們提供存儲計算,有的地方華為提供一部分的存儲計算的硬件加上OS 加上一部分的軟件。三年前華為在西安成立一個專門做與其他廠家互聯互通認證測試的開放實驗室,今天不只是支撐華為,還跟其他很多廠家完成了互聯互通測試。
【刀客說明:一般云供應商都是以提供云服務作為主要商業模式,華為自去年開始大規模進行云服務的基礎建設,但卻提出了”上不碰應用,下不動數據“基本原則,這一點行業有許多不一樣的聲音,刀客試圖通過目前華為數據中心的權屬和系統來了解華為云系統的真實情況,丁耘的回答再次證明了華為云戰略的基本原則。華為不提供云服務,只提供云技術和基礎設施,盡管擁有這些,為用戶直接提供云服務是很容易的事,但就目前而言,華為仍然沒有提供云服務的動作。】

刀客:2015年的報表里面有一塊華為資產負債率大概 68%,接近國際通行的70%的警界線,這個問題雖然與您的業務關系不大,但能不能大致說一下資產負債率的問題?
丁耘:首先,華為是一個輕資產運營的公司,支撐去年 600 多億美金銷售時,我們有多少資產可以去查一下(刀客注:華為的財報顯示,其2015年資產總值為573.19億美元)。第二,目前所有的PE 機構對華為評價,是一個健康資產控制財務穩健的公司,華為是個輕資產公司,甚至不擁有大型的工廠,80%以上的制造不是在華為工廠運行(刀客注:至 2015年華為廠房、設備的資產總量為354億元人民幣,與其年收入和利潤比占比很小)。我們是以技術為核心的輕資產公司。到目前為止操作還是非常健康,而且各個方面的財務報表是非常健康的,至少我沒有這方面的擔心。
刀客:今天在會場上看到徐文偉總裁也在用蘋果的New Macbook,但今年二月份消費者業務BG發了Matebook,可能這個產品還沒有達到用戶預期,發布之前行業非常看好,但發布后從各種評論看,作為商業PC產品,與消費類產品的銷售渠道完全不同,MateBook的未來銷售需要改變。在刀客看來,華為企業業務BG本來就是商用產品的,對于 MateBook而言,企業業務BG和消費者業務BG有關渠道內部可以打通嗎?
丁耘:謝謝你的建議,這方面已經在討論了。這塊現在我也在拼命向余承東申請盡快拿到Matebook,另外一方面想辦法拿到它的渠道代理權。我們在這兩塊業務相對分開的,只是我們溝通起來可能會更加方便一些,不需要做資質認證,這是跟其他渠道最主要的差異,不需要像其他渠道商一樣做資質認證,也不太需要做內部的渠道審計。所以在這塊我也期待余承東Matebook 盡快上市,我覺得很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