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獵豹移動CEO傅盛宣布,獵豹將單獨成立機器人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展開研究,初期投入就高達5000萬美金。但是,傅盛并沒有向媒體透露具體的研究細節,只是將其視為未來五至十年內獵豹移動的重要發展方向。
是在“蹭熱點”、“炒概念”嗎?
獵豹的入場,無疑是為本就火熱的人工智能領域增加了一位重量級玩家。用傅盛自己的話來說,“機器人是工具的最高級形態”。這與獵豹移動以工具類軟件作為立身之本的初衷有著本質上的聯系,因為歸結起來,無論是獵豹清理大師這樣的App還是機器人,都是作為解決人類需求的工具出現的,獵豹移動只是在既有的軌道上持續深化而已,既沒有蹭熱點,也沒有炒概念。
高關注:傅盛親自上陣帶隊
如果說獵豹移動投身人工智能領域有怎樣的“私心”,那么或許就是傅盛本人對于人工智能的癡迷。熟悉傅盛的人都知道,他對科幻小說中描繪的人類世界有著巨大的向往,在AlphaGo大戰李世乭之前,傅盛已經在人工智能領域鉆研了很長時間。而AlphaGo的大勝向傅盛釋放出一個信號,那就是人工智能的時代開始了,他沒有理由不成為其中的一份子。
傅盛帶團隊的能力很強,這從獵豹移動的成功就可以看得出來。傅盛帶隊,好比是古代打仗皇帝御駕親征,這對于本就戰斗力極強的軍隊來說是巨大的興奮劑。
高成長性:獨立成立機器人公司
早年日本媒體采訪喬布斯的時候,喬布斯曾經說,不要為了賺很多錢去創業,而是要真正喜歡一件事物,真正想把它做出來給其他人看,這樣的人才有可能創業成功。顯然,傅盛是屬于后者的,以獵豹今日的體量,如果是為了營收他可能有很多比人工智能更好的投資選擇。而將機器人公司完全獨立,而不是進行內部創業孵化,其實是傅盛主動將自己推到了鎂光燈下,如此高調其實是他胸有成竹的一種表現。同時,這也可以理解為是傅盛在主動尋求一些外部壓力,以此促進團隊更高速的發展成長。
高起點:大數據技術基礎
獵豹投入人工智能并非零基礎,甚至,它的起點還比較高。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獵豹移動已經成長為一家以大數據技術見長的科技企業,而大數據技術可以廣泛應用于人工智能的研究中,甚至可以稱之為是一項基礎性研究。與大多數“有技術無數據”或者是“有數據無技術”的企業相比,獵豹移動在全球超過20億的裝機量和超過6億的月活躍用戶為它提供了海量的數據樣本,而新CTO范承工的加入,很顯然會將大數據技術研究走向更深層。
還有50%……
由上可見,傅盛的選擇也并非是個人喜好作祟下的沖動,獵豹具備著從事人工智能研究的技術基因。而反觀國內市場,對于人工智能的需求正在越來越旺盛,與之相對的則是企業的創新能力不足和核心技術的缺乏,獵豹移動或許也會在某種程度上帶動整個行業的加速發展。而如果說傅盛個人對人工智能的癡迷,以及獵豹移動本身的技術實力為它取勝人工智能市場貢獻了50%的勝率的話,那么,整個生態能否良性發展,其實是另外50%的可能性。想帶動這一方面的力量,獵豹移動僅做好自己是遠不夠的,開源、開放、技術分享將是必不可少的關鍵環節。換而言之,傅盛想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成功,需要有做普羅米修斯的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