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滴滴總裁柳青
北京時間5月18日消息,2015年2月,柳青成為了滴滴打車的總裁,她上任之后做了一些事,最重要的就是促成了滴滴打車和最大競爭對手快的打車的合并,成立了滴滴出行。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里,公司的員工數從700人增加到5000人。柳青還與新加坡Grab、印度Ola Cabs、美國Lyft建立了合作關系,讓乘客可以在APP(應用程序)內預定合作伙伴的服務,同時,她還幫助公司融資30億美元,阻止Uber深入中國市場。
最近,Fast Company采訪了柳青,下面是采訪全文:
Fast Company: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公司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你是怎么做到的?
柳青:我們的原則就是讓“老人”嘗試新東西,所謂“老人”就是與我們一起工作2年以上的人。部署新的業務線時,我們會派遣熟悉團隊文化的人去管理,這樣可以讓溝通成本大幅下降,因為這些人很了解公司。他必須有魅力,可以打造一個好團隊,讓大家凝聚在一起。
Fast Company:所以說,要讓企業以如此快的速度增長,找到適合的員工是最優先要做的事,對嗎?
柳青:要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你不只需要最棒的產品,還需要最棒的員工。我們的目標是從許多不同的領域尋找最年輕的人才,確保他們能感覺到自己可以擁有巨大的影響力。我們有5000名員工,平均年齡只有26歲。
Fast Company:在中國,滴滴出行面臨的最大障礙是什么?
柳青:中國只有10%的人擁有汽車。由于中國的人口密度相當高,政府制定了監管規定,禁止汽車上路。所以我們建立了一個平臺,為每個人提供交通選擇,包括黑車、的士、便車,甚至還有巴士。
Fast Company:你們將Uber逼入絕境,它花了幾十億美元,試圖在中國市場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
柳青:Uber的到來并沒有給市場帶來很大的變化,在我個人看來是這樣的。競爭會讓產業更好。在發達的西方國家,它們習慣于為上層、中層人士開發產品。我們的服務面向的是那些買不起汽車的人。對于我們而言,最大的挑戰就是向大眾、密集型市場提供一個高效網絡。中國人口數量超過200萬的城市有40多個。2015年人,用戶用我們的服務打車14億次。在中國,挑戰仍然是很嚴峻的。
Fast Company:到底是什么給你帶來了前進的動力?
柳青:看看窗外,污染很嚴重,真讓人高興不起來。交通帶來許多不同的問題,我們正在處理這些問題。中國有8億城市人口,每天他們都會面臨這樣的痛苦。滴滴出行的目標是在3年之內將日服務用戶數提高到3000萬,幫助他們在3分鐘之內搭乘到汽車、巴士、或者其它交通工具(包括共享汽車)。我們的首要使命是服務所有中國人,讓他們擁有更好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