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國內最大規模辦公空間提供商氪空間,宣布了入股聯合創業辦公社(People Squared,簡稱P2)的消息,此舉旨在打通聯合辦公的物理空間。
據悉,這是繼兩周年發布“五百千萬”戰略后,氪空間的第一步重要舉措。在投資層面上,氪空間已于今年3月入股了北京面積最大的聯合辦公企業納什空間,如今又迅速投資了中國成立最早、立足于上海聯合辦公的P2,一系列行動讓人聯想到背后“合縱連橫”的主線。
而對于聯合辦公市場的走勢,氪空間的目光可能放得更遠,從上下游需求釋放到產業鏈塑造,從對標WeWork到樹立中國聯合辦公的“好模式”,氪空間總裁鐘澍都有相應的布局和打算。
商業地產去庫存化,辦公空間將轉化大量需求
去年開始,中國房地產進入存量時代,特別是商業地產及寫字樓部分問題更為嚴重,因此上游存在極大待消化的需求。根據CRIC(中國房產信息集團)調查結果,新經濟常態下,房地產開發投資、土地購置面積、新開工工程等均處于低溫狀態,預計2016及隨后幾年,中國商業地產將以去庫存化為首要目標。
庫存靠什么消解?要看如何靈活的轉化、對接和消化需求。氪空間總裁鐘澍認為:國內一線城市核心區域的辦公室長期供不應求,城市面積擴張并沒有緩解這種情況,比如北京從四環、五環到六環,辦公租賃的價格一直水漲船高;二三線城市的發展也十分迅速,杭州、成都、廈門等地的發展水平類似“準一線城市”,受市場、政策等影響,辦公空間有大量尚待填補的缺口。
聯合辦公是創造性解決房地產庫存化的有效模式,通過整合線上、線下資源,利用互聯網和互聯網+與大量中小企業的密切關聯,改變傳統辦公租賃性價比不高、靈活性偏低的狀態。類似氪空間、納什和P2等新型聯合辦公載體,預計都將在地產轉型過程中發揮作用。
小微企業成長爆發,辦公場所成需求痛點之首
受社會經濟加速轉型影響,國內的創業人群與新增小微企業增長勢頭迅猛。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總量目前超過1億戶,新近吸納就業人群超過2億人次,在企業類別中,小微企業占比更是達到了全國企業的94.2%,成為主要組成部分。
行業周知,企業從初創到具備一定的規模,期間較大的痛點之一,就是難以找到合適的辦公場所,再加上信息、網絡等對社會的影響,移動化、碎片化辦公的需求越來越大,能夠適應大量中小企業及新型辦公方式的物理空間,成為商業地產行業中的稀缺品。
氪空間正是應對此類需求,加速拓展聯合辦公的規模化之路。正如氪空間總裁鐘澍所言:聯合辦公旨在為各種體量、各種類型的企業提供優質、便捷、靈活的辦公場所。不論是初創、小微、中小企業,還是企業轉型中新的業務分支,或者短時間的異地辦公,乃至全球化辦公,只要你有對辦公空間的相應需求,氪空間都會通過自身的加速,更好地滿足你,甚至還會超過需求的預期。
據了解,氪空間在核心城市中,比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會采取“蛛網式”的布局,不久之后,你將在二環、三環、四環,乃至六環,每個區位的核心商圈上,都能找到氪空間;同時在其他經濟迅速崛起的城市,如杭州、蘇州、成都、重慶、廈門等地,每個地方也會出現不止一兩家氪空間;能夠容納的企業和團隊規模,從1人到1000人以上;通過線上、線下聯合辦公系統的構建,各地、各城市、各入駐企業之間,也能實現共享和共融的機制。
從消化需求到創造需求,中國聯合辦公不再效仿WeWork
為什么聯合辦公在這個時代被需要?除了上游商業地產去庫存化、下游初創小微企業迅速成長,或許背后還有一個根本原因,是社會文化基因的改變,原有的后工業時代組織方式在消解的過程中重塑出新的模式,在辦公過程中,智慧、社群、共享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因素。因此聯合辦公行業除了解決和滿足原有產業鏈變革中的需求,還可以洞察和創造新的需求。
氪空間總裁鐘澍認為:中國的聯合辦公在創造新需求、塑造產業鏈的過程中加速成長;它既不等同于傳統企業的互聯網轉型,也不屬于互聯網線下實體化。因此在實踐中,聯合辦公可以說沒有可以完全模仿的對象,尤其是在中國市場,產業環境的復雜意味著更多創造性的機會。所以我們的聯合辦公不是“克隆人”,而是“阿凡達”,打通的物理空間代表更加強進的軀體,線上線下的辦公生態系統意味著進化后的中樞神經。
從這個意義上講,聯合辦公的每個參與者乃至整個行業,當下的合力都在于塑造模式,而并非是爭奪誰是“中國版的WeWork”,因為中國的聯合辦公,已經不需要再去效仿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