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旭東相信今年聯想手機會觸底反彈,攝影:張頎)
陳旭東說話慢條斯理,臉上掛著笑容,看起來一副信心滿滿的樣子。在他的表情和言語中,你感覺不到太多的壓力和焦慮。面對尷尬的問題,他的回答也總是直接坦誠。
但這位聯想移動業務的負責人,或許是中國手機行業壓力最大的領導者。他在聯想手機大幅下滑之際火線上任,被賦予重組聯想移動業務,扭轉不利局面的重任。但上任一年之后,聯想手機的出貨量繼續大幅下滑,他的壓力非但沒有減輕,反而與日俱增。
此前在從北京飛往舊金山的國航航班,我在擺渡車上遇到了獨自出行的陳旭東。簡單寒暄幾句之后,他便拎著行李走向前部的頭等艙。一天后的Tech World大會,聯想接連發布了三款手機,有與谷歌合作的Tango增強現實手機Phab 2 Pro,更有主打模塊化的摩托新旗艦Moto Z及Z Force。
主持全場活動的是聯想CEO楊元慶,陳旭東并沒有登臺亮相。不過,當天下午所有活動結束之后,我約他在入住的酒店一起喝了杯咖啡,聽他談談自己入主聯想移動的這一年以及對未來如何扭轉業務的展望。
火線回歸 業績大幅下滑
時間回到2015年6月,楊元慶突然發布了那封“你們太慢了,拿榔頭敲都敲不醒”的內部郵件,撤下了曾經給聯想手機帶來短暫輝煌的劉軍,從原本分拆運營的子公司神奇工場召回了前中國區總裁陳旭東,負責整個聯想移動的全球業務,包括收購而來的摩托羅拉部門。
2015年本是聯想移動寄予厚望的一年。前一年聯想斥資29億美元從谷歌收購了摩托羅拉移動,憑借著合并出貨量,當年坐上了全球智能手機的第三把交椅。楊元慶希望借助這筆交易,給聯想移動帶來海外市場的資源、渠道和技術,像當年收購IBM PC業務一樣,將聯想手機帶向全球。
但去年上半年的市場變化卻令他感到失望。摩托業務的重組和海外市場的鋪設還需要時間,這廂聯想手機卻在國內市場遭受了滑鐵盧,被小米、華為、OPPO這些原先低于聯想的廠商明顯甩開了距離。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高。
陳旭東就是在這個大幅下滑之際回歸聯想的,或許這個任命他自己都有些意外。2015年3月的巴塞羅那世界移動大會,陳旭東還在和媒體大談神奇工場的未來發展,尤其是在智能家居的增長機會。但當楊元慶決定換帥之后,在聯想效力了二十多年的他立即回到集團,接下了這個最為燙手的山芋。
從數據上看,陳旭東的上任并沒有阻止聯想手機在國內的潰敗。根據聯想的財報,2015財年中國市場出貨量只有1500萬部,較上一財年的4500萬部急劇下滑66%。受國內市場拖累,聯想智能手機上一財年全球出貨量下滑13%,從7600萬部下滑至6600萬部。
而與此同時,小米和華為的國內出貨量至少是聯想的四倍以上。華為的表現更是風光無限,2015年全球出貨量猛增44%,達到1.08億部,不僅坐穩了全球第三的位置,更拉大了與聯想的差距。雙方的全球市場份額從一年前的聯想領先1.7個百分點逆轉為華為高出了3個百分點。
在聯想智能手機出貨量大幅下滑的同時,聯想集團的財報卻因為前一年兩筆巨額收購帶來的沉重負擔(29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以及23億美元收購IBM X86服務器)而陷入巨額虧損,引以為豪的PC業務也隨著市場整體萎縮出現下滑。作為曾經的中國IT企業兩家領頭羊,華為與聯想的境況似乎呈現出鮮明的對比。
由于去年年底的幾篇稿件,幾乎每次接受媒體群訪,楊元慶都要回答關于華為和聯想對比的尷尬問題。“中國廠商走向全球,不僅需要華為,也需要聯想,更需要更多廠商的共同努力。”不管語氣是急促還是平緩,心氣極高的楊元慶只能一次次不厭其煩地表達對華為的尊重和對自身業務扭轉的信心。
這種尷尬不可避免地轉化為陳旭東所承受的壓力。聯想手機到底還有沒有可能翻身?這樣的質疑報道在媒體和自媒體上不時可見。為了給陳旭東減輕負擔,集中精力扭轉中國市場,減輕陳旭東的工作負擔,今年3月聯想移動又設立了另一位聯席總裁負責海外業務,讓他專注于國內市場。
觸底反彈 不賠錢做低端
經歷如此動蕩的一年,陳旭東又是怎樣看待自己的工作業績?“我給自己打80分,有成就也有很多不足”。他坐在我的對面,手里拿著最新發布的Moto Z超薄手機。在他看來,去年國內出貨量的大幅下滑原本就是在預料之中的,更準確的說,是自己重組調整的必然結果。
正如楊元慶多次公開表示,聯想手機過去的銷售和研發都過于依賴運營商渠道,忽視了自己線上線下渠道的建設,產品也沒有以用戶為導向,還停留在過去銷售PC的思維。而陳旭東上臺之后的最主要工作就是重新規劃產品線,從過去一年同時發布數十款產品,砍到去年年底只有十多款,到現在更是每年只有幾款新品。低端產品線是陳旭東最大刀闊斧精簡的領域。
在我看來,這就像是一種休克療法,徹底打破原先的布局重新來過。放棄大量低端產品線,也意味著自己放棄了大量出貨量,千元以下的低端機市場正是國內諸多廠商刺刀見紅的廝殺領域。但陳旭東卻并不這么認為。
“(低端業務)那塊業務本身就是賠錢的,雖然市場規模上感覺是休克了,但我們不做那些業務,反而可能會更好的盈利。我們過去認為只要有出貨量就有幫助,但這其實是非常大的誤區。只有建立有價值的出貨量,這樣的增長才是有價值的。即便是低端市場保留的樂檬產品線,我們也只會有限度的推,而不會大規模擴張銷量。聯想不會賠錢去做生意,賠錢的生意會永遠賠錢。”
放棄低端產品線,也意味著聯想國內出貨量還會繼續下滑。陳旭東也沒有否認這一點。“今年的出貨量或許還會更低,但市場份額并不是我們關注的指標。如果說觸底反彈,那么就會在今年,之后再增長的銷量都會是有價值的銷量。”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華為在四五年前所做的事情。當時余承東大刀闊斧地砍掉了華為低端的白牌機業務,放棄了每年數億美元的營收和運營商渠道出貨。但正是當時的自殘式調整,為華為后來的專注中高端和品牌價值提升奠定了基礎。陳旭東對此表示了認同。
按照陳旭東的部署,聯想手機國內將分為樂檬(低端)、ZUK(中端)和摩托(高端)三個產品線。但主要精力將集中在中高端產品線,尤其是主打高性價比的中端產品線ZUK。正是因為將以ZUK為主力,今年4月陳旭東又重新將ZUK并入了聯想。
今年5月ZUK連續發布了Z2 Pro和Z2兩款產品,起售價定在了1799元與2299元。這也將是聯想今年在國內主打的核心產品。“這個核心價位段,我們必須取得成功,而且(相對于摩托),ZUK更懂中國市場。這將是聯想今年單品量最大的手機,我們會線上線下同跑,而且下一代會更清晰地走線下渠道。”
渠道關鍵軟肋 摩托探索方向
陳旭東坦誠,自己過去一年犯過一些錯誤,一些問題是自己原先所沒有考慮到的。“(不在那個位置),有些事看不到,尤其是在渠道建設上。沒有好的渠道,即便有了好產品也賣不出去。聯想手機在拉美地區做得好是因為此前連續投資,組建了品牌和渠道,擁有零售體系。現在聯想整個公司對這方面有足夠的認識,策略也有所調整。”
他解釋說,除了運營商渠道,線下渠道的喪失也是和低端產品泛濫有關。“線下(渠道)賣一款產品要掙錢必須有20%-30%的利潤,500-600元的機器根本養不活,所以如果沒有合適價位的產品,店面根本不愿意賣你的產品。但我們現在的產品又沒有很好的品牌。我們現在要作出一個正向循環,有好的產品,再有好的推廣,而后有好的渠道;這樣能夠增值,能夠投資進入下一輪。”
陳旭東進一步闡述,今年聯想要推進線下渠道,建店派促銷員推廣產品。有了好的產品可以推廣,整個體系才能慢慢管起來。“這是個艱苦細致的過程,丟的容易,撿起來卻需要相當的周期。我們需要兩年時間才能將競爭力提升到一定程度,足以支撐我盈利的程度。”
如果拋開國內市場的話,聯想智能手機倒是在海外市場一直保持著穩定增長。上一財年聯想海外市場手機銷量增長了65%,成為聯想移動業務的重要支撐。而這背后則與2014年29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移動業務有著密切關系。
陳旭東介紹稱,得益于收購摩托羅拉交易帶來的專利保護,以及摩托此前的海外市場和研發能力,聯想智能手機才能在亞太、歐洲、中東等地區保持著穩定增長。然而,聯想試圖將摩托羅拉帶回國內的努力卻遭遇了市場冷遇。他承認,摩托羅拉回歸國內遭遇了水土不服。
這其中有聯想的原因,也有客觀的因素。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定價中高端的摩托手機明顯缺乏性價比,但渠道匱乏的聯想卻選擇在線上銷售,銷量也就可想而知。另一方面,摩托手機依托于谷歌原生服務,引入國內之后轉用多家替代服務,整體體驗有明顯下滑。
但陳旭東似乎并不打算讓摩托走性價比路線,他提的更多的是品牌和渠道建設。去年年底上市的Moto X極直接定價超過了5000元大關,最終出貨量也非常小。或許X極在國內上市的意義就在于樹一個高端市場的旗幟,保持摩托品牌的價值。而剛剛發布的Moto Z旗艦系列,或許依舊會保持高端定價。
另一方面,國行版摩托手機的系統升級問題也招致了諸多用戶的不滿,國行摩托手機用戶的系統依然停留在Android 5.0棒棒糖。陳旭東對此解釋是,過去摩托的近原生系統在國內有嚴重水土不服,因此聯想正在將摩托的原生系統和自身的Vibe UI進行融合,未來國行摩托手機不會再有這個問題。
對于剛剛發布的模塊化手機Moto Z,陳旭東給予了很高期望。“過去八九年智能手機的發展一直是不斷集成新的功能,但過去一兩年這種趨勢在逐漸放緩,基本沒有什么大創新,這個時候行業一定會有新的方向。聯想前三年前就開始打算做模塊化。Moto Z的模塊完全是一體化設計的,不需要讓消費者學習。手機每年都會更新,但音箱、投影等模塊并不需要頻繁升級。這會是未來的一個消費趨勢。”
為了向我展示Moto Z的質量和模塊,他拿出手機在我面前用力掰了一下。“Moto Z這么薄的機身,但絕不會向其他手機那樣輕易就彎了。這就是品質。”接下來,他又拿出JBL音響模塊,向我展示如何通過磁吸方式與Moto Z無縫合體,甚至還在咖啡廳播放了一首鳳凰傳奇的歌曲,證明JBL專業的音質水平。(這不是個安靜的咖啡廳,所以喧囂一下并不會影響他人。)
雖然目前整體狀況并不樂觀,但陳旭東相信,聯想移動能夠在未來兩年翻身,逐漸成為聯想集團的業務支柱。而他心中的扭轉定義并不是將聯想出貨量重新帶回幾千萬的級別,而是組建能夠持續盈利的業務模式。
“中國手機市場有個魔咒,誰追求市場份額,就有可能掉下來。成功的指標就是利潤,沒有賺錢的業務就不可持續。今年我們要在產品、品牌和渠道三箭齊發。”告別的時候,陳旭東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