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僅企業,甚至個人,就像一個巨大的機器,每分每秒都在產生新的數據。隨著數據量逐漸劇增,按照數據被訪問頻率已經開始分化成熱數據和冷數據,據統計二者在大數據總量中占比約為20%和80%。
面對這些量大、訪問頻率低,但仍需保留的冷數據,該如何妥善存儲,已經成為大數據時代急需解決的問題。在國外,Facebook、Google等存有海量用戶數據的大公司,已經開始著手分別對待、處理冷數據的存儲及應用。
事實上,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有能力來建立數據中心,很多數據中心把冷數據放在硬盤上,浪費了大量的能源。而且,硬盤的平均壽命是5年,5年之后損壞率急速上升,數據極其容易丟失。
“藍光光盤庫可以說是目前最適合冷數據存儲的。”中經名氣副總經理劉大威告訴筆者。“我們是國內較早一批關注冷數據存儲領域的,經過一年的客戶調研實踐,我們發現藍光光盤庫能夠實現客戶海量數據的長久保持,它的存儲壽命長達50年,相對傳統介質,總擁有成本能夠節省40%以上。”
中經名氣副總經理劉大威
冷數據存儲路上的布道者
中經名氣是由國家信息中心批準成立,作為國家信息中心云計算基礎設施服務商及數據中心網絡服務商,利用全國聯網數據中心,承擔相關項目及應用的建設和運營。
國內對于冷數據存儲的關注度并不高,很多單位還沒有意識到一些“冷數據”的重要性。“他們紙質化的存檔文件都沒有時間去處理,對于這些東西將如何處置也沒有統一規劃。即便是已數字化的存儲,沒有經過合規的編目、歸檔,將來需要的時候找起來依舊特別麻煩,甚至成為我們說的垃圾數據。一些需要保密的數據,存儲的界限也十分不清晰,保密程度不夠。我們在開拓用戶的同時,同時也在教育用戶冷數據的重要性,告訴他們將來大數據的挖掘分析都要用到冷數據,如果不正確保存,將會失去它們。”劉大威說。
其實對于國家單位、政府部門來說,冷數據存儲的需求更大。因為他們所有的文檔都需要存檔,甚至有很多視頻數據也需要妥善保存。例如很多公安監控的視頻設備基本上都是三個月一清除,而且調用的機會少,但是如果需要證據的話,類似這種冷數據就需要長時間存儲。
“無法妥善存儲,又不能扔掉怎么辦? ”這是很多企業的心聲,中經名氣的出現就如同布道者一般,把冷數據存儲技術以簡單易懂的方式解釋給來自不同領域的有需求的人,幫助他們解決冷數據存儲難題。
一站式冷數據加工存儲解決方案
中經名氣內部匯聚國內外數據中心的專業人才,運用豐富的高效管理經驗及專有技術。目前,通過覆蓋全國之光纖網絡與分布式(現有及籌建)共十余座世界級數據中心共同構成華北、華東、華南、西南、西北、香港等地輻射亞太地區的數據中心。

經過長時間的客戶調研實踐,中經名氣結合自身資源優勢,整合開發出一套以數據中心為紐帶,集數據采集、修復、歸檔、備份、長期存儲為一體的一站式冷數據加工存儲解決方案。
據悉,一站式冷數據加工存儲解決方案能夠通過分布式聯網數據中心完全實現數據的多地備份,支持客戶跨地在線查詢、管理;同時利用專為數據中心設計的藍光光盤庫,減少傳統存儲費用,綠色環保;最重要的是用戶不用擔心數據的泄露問題,中經名氣作為由國家信息中心云計算基建服務商,可以保障用戶數據的合規性和安全性。
不僅如此,依托國家信息中心的強大技術背景及涉密數據修復資質,中經名氣能夠為客戶提供磁、硬、光、閃等各種介質的數據修復、備份服務。
“過去很多歸檔數據都是紙質的,查找起來十分不方便,并且亦損壞、維護成本也非常高,一旦數據被損毀,恢復難度很大。我們的方案是集數字化轉換、修復、歸檔、存儲為一體,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服務。”劉大威表示。
趨勢與展望
據預測,未來全球數據總量增速將維持在50%左右,到2020 年全球數據總量將達到40ZB,其中,我國將達到8.6ZB,占全球的21%。大數據時代,對冷數據進行分析和挖掘的需求不斷增長,給每個置身于冷數據存儲領域的企業帶來了新的機遇。
但俗話說機遇與挑戰并存。冷數據領域的快速發展,吸引到巨頭的目光,微軟、谷歌、亞馬遜、浪潮等等紛紛加入行列,給冷數據存儲開辟新的藍海市場的同時也帶來了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未來,冷存儲將分化出更精細的門類以及更個性化的成本和Qos控制。
中經名氣憑借國際化的高效管理經驗,配備先進、安全的基礎設施,為國家和企業提供針對性的專業管理服務,持續更新的網絡技術以及穩定的運營服務,計劃將業務范圍擴展至國內外企業用戶。
劉大威表示,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對大數據的開發利用將越來越受到倚重。歷史數據安全可靠、有效合規的保存對每個企業至關重要。冷數據存儲的獨特價值將逐步呈現,市場的追捧將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