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消息,據彭博社近日視頻采訪李開復的報道,就滴滴Uber合并、Airbnb等美企在國內發展現狀以及美國企業進軍中國市場可能性等話題,李開復發表個人觀點。現將采訪內容提點如下:
對于此前滴滴與Uber中國的合并事件,李開復表示,合并對雙方而言是雙贏的結果,滴滴本可以花更長時間打敗Uber,但那將會花費更長的時間。
對于其他美國創業公司,比如像Airbnb這樣的共享經濟企業進軍中國市場是否會非常艱難嗎?以及這些外企是否會找一位中國人做CEO?李開復認為,找一位中國CEO是非常明智的舉動,Uber從沒有這么做過,這對于美國企業在中國市場的運營具有重要意義。因此Airbnb找一位中國人任CEO是非常明智的,但比起在美國,Airbnb在中國的運營在文化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李開復表示,Airbnb的努力大多花費在使中國游客停留在海外版的Airbnb,這沒什么不對,但如果他們想要進入中國市場,并且像在美國那樣獲得特許經營權,他認為用戶基礎、人們的居住習慣、居住期望、以及那些想要租房的人群,兩國之間都是非常不同的。因此Airbnb可能會遭遇文化沖擊,假如中國市場這么容易打開,那么那些盲目的模仿者早就變成市值100億美元的公司了。
對于Airbnb能成功打開中國市場的可能性,李開復表示,如果這個可能性是指在中國市場獲得像蘋果公司那樣的成功的話,可能性是0;即使是比蘋果低一點的或者像Airbnb在美國市場這種程度的成功,可能性也同樣是0,李開復認為如果他們想要Uber那樣的機會,那他們可能會在中國市場受到打擊。
對于國外社交軟件Facebook以及Twitter等在中國使用的可能性,李開復我認為,這些社交軟件是否能在中國使用,也已經和這些企業沒有太大關系;因為即使它們能使用,但中國用戶的習慣已經形成了。他們喜歡使用微信、淘寶等工具。所以他認為用戶幾乎不可能轉而使用外國的這些服務,即使他們在中國能被使用。
最后,談到想要打開中國市場的美國企業,以及想要打開美國市場的中國企業都經歷了不同程度困難遭遇的原因,李開復就此舉例說明,如果你是一位想要在美國市場推廣app的中國企業家,你之前從沒有聽說過FB,那你怎么在FB上做推廣?你之前習慣于在10個不同的app商店上架,而且你有很多方式手段使你的app排名上升到第一。但是在google play商店,它有著相當嚴格的運行秩序;在中國,如果你在做一個安全應用,那你只需要將它賣給省政府就能成功,但在美國,機會就完全不同了。所以你必須,不僅要完全和美國的業務對接,也要加入中國本土的實踐情況。這個規律反過來也是如此。同時,更重要的一點是,你要和同行業的企業家做激烈的競爭;你要和風投合作,他們會很快地給你注入資金,但同時也會給你很大的壓力;你要處理和競爭對手的關系。也許他們不會遵循相同的專業標準,這樣就會給你制造很多的危機公關事件,你要和許多不同方面的政府規定周旋。例如,當年在谷歌工作時,要幫助公司削減負面的新聞,比如谷歌遲了一個月才繳稅,谷歌逃稅和被指控就成為了新聞標題。比如谷歌的一些搜索詞條出現問題,有人造謠谷歌上出現支持日本的搜索結果,而且就在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那天,所以這些都是很荒唐奇怪的,都是編造的謠言,可能是競爭對手編造的。他們把這個消息擴散到各處,這些自己事很難去澄清事實的。所以那些新聞標題讓這件事變得而更加棘手。所以李開復建議想要在中國找合伙人的美國創業者,如果你們想去中國創業;同樣,中國的創業者想要去找外國合伙人創造利益,也許是讓他們投資你,那就讓那些了解他們國家的人,來做出負責的決定,推動你們公司在他們熟悉的國家發展。而不是自己一個人去做這些,不要認為你雇一個人,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你可以看到在你前面已經有了很多失敗者,大公司比如Yahoo、Amazon、eBay、Google和Uber都難以生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