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下飯神器”老干媽橫掃國外美食圈后,不得不說,中國制造在國外,徹底火了!曾經國內推崇洋品牌、洋貨,如今風水輪流轉,有外國人竟然放棄本土品牌,瘋狂搶購"中國貨"!
根據京東大數據顯示,中國品牌“提質增速”效應明顯,逐漸成為用戶的首要選擇。2019年全年中國品牌商品及品牌數量、下單人次、訂單量的同比增幅均高出進口品牌增速,兩者差值超過20%。受疫情影響,特殊時段數據統計顯示,這一差值擴大到30%以上。

而最讓80后們料想不到的是,一不小心,國貨潮流之路竟然被95后、00后搶灘登陸了?京東大數據顯示,隨著更多高知高端用戶開始選購中國品牌商品,一線市場中國品牌占比逐年上升。而16-25歲的年輕人群體的購買力正在被釋放,展現出了巨大的消費潛力,成為消費新增長點的主力人群。95后+女性的年輕消費者越來越關注中國品牌商品。
出生在國力強盛年代的95后、00后本土意思不斷提升,本土審美不段蘇醒,對于國貨的天然認同感相較于70后、80后更為強烈,同時,在國貨消費上,“后浪”的積極性也明顯高于“前浪”,并逐漸成為新一代的消費主力軍。
此前小米10手機在京東的用戶畫像就是一個絕佳佐證,根據數據顯示,年齡16-25歲的占比為27%,這意味著年輕一代正成為一股崛起的消費新勢力,京東平臺也正成為年輕消費者購機的重要選擇;年齡26-35歲作為消費主力占比為63%,這些用戶大多都是已步入社會的年輕群體,具有購買實力并且愛追求前沿科技。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中國品牌消費者有94.27%的用戶對商品評價敏感,用戶評價成為新用戶對品牌重要的購買決策依據,與之對應的,是中國手機品牌在用戶口碑多年如一日的深耕運營,華為“花粉”,小米“米粉”都成為帶有文化屬性的用戶群體,也與目前呈現出來的品牌消費趨勢不謀而合。

此外,中國品牌消費者對促銷敏感的用戶數占比持續提升,說明消費者更善于利用平臺優惠選購商品,關注商品質量的同時也注重商品的性價比,京東聯合各大品牌廠商推出的以舊換新、白條免息、碎屏險等一系列舉措,對用戶購機也起到了一定的決策作用。因此,相應的無論是品牌還是渠道,都需要不斷順應趨勢,提前布局,不斷為用戶提供多元渠道和購買幫助、高性價比的產品和完善的服務,才能讓中國品牌真正走進千家萬戶,獲得他們無比珍貴的消費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