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中國“互聯網+農村”的奮發之年!眾多農村電商企業在國家政策紅利的鼓勵下紛紛進軍農村市場,讓本為藍海的農村迅速變成了紅海。據記者了解,目前進軍農村的大部分電商并沒有真正了解農村供需現狀,沒有真正了解農村的消費能力。很多電商負責人也確實承認進軍農村市場后就像片帆如海,風浪很大,很快就沒方向了。
在眾多的農村網絡系統中,由北京村網通農科院設計規劃并面向全國實施的《全國村網通工程》正在扎實推進、落地生根,特別引人注目。該工程旗下《村網通全國農村網站自助管理系統GOVE.CN》為全國每個農村都建設好了一個門戶網站,讓中國農村結束了沒有自己網站的歷史,在中國農村的發展史上可謂具有跨時代意義。

村網通落地基層政府簽約儀式
村網通對農村電商的發展比較冷靜,步伐走的也比較穩,并具有獨到的見解。
村網通農科院副院長蔡各華認為,農村電商現在的繁榮景象大部分都是被炒作起來的,農民真正依靠電商致富的路還很長,過程也很艱難。蔡院長認為,現在的絕大多數涉農電商進入農村大多前景不明,盡管可以通過當地政府申請些補貼,但盈利能力有限,一般電商堅持不下去,不可能長期堅守,最后還得當地政府收拾爛攤子。縱觀近一兩年來進入農村的電商平臺,宣布關門的不在少數。農村電商的發展是否能快速成功,這一方面取決于當地網絡基礎設施、物流條件、農民認知水平、政府支持力度等,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就是取決于電商的長期農村布局和服務規劃。經過幾十年的改革開放,特別是近年來中央政府加大農村改革力度,中國新農村面貌煥然一新,但農村思維、農村現狀不可能瞬間跟上城市的步伐和網絡發展速度,農村知識水平、認知能力和消費觀念不可能瞬間轉移到網絡高科技中來,農村電商注定是一個長期的艱難事業。
蔡院長認為,布局農村互聯網市場,需要研究農村需求,從基礎工作做起,同時依然要實施“讓少部分人先富起來,再帶動所有人致富”的規劃思路。村網通全國農村網站管理系統就是最基礎的工作。系統為全國60多萬社區農村都建設好了一個門戶網站,本村村民、干部、創業者等都可以免費認領、申請站長,從而解決了農村信息對外傳播窗口的問題。60萬農村,60位站長,利用村網通旗下農產品批發平臺(農網通)、農產品銷售平臺(村寶通)、農村分類信息平臺(易村集)、中小企業建站系統(小商通)等平臺,先通過培訓、定點合作等方式帶動每個村的站長致富,讓這些少部分人先富起來,然后站長帶動村民,達到紅利輻射、共同致富的目的。
通過發展農村電商進行精準扶貧、通過農村電商促進農村發展是國家的頂層設計和重大舉措,這條路是正確的。但我們依然要做好長期奮戰、合理布局、循序漸進的戰略思想準備,瘋狂燒錢的“大躍進”思想不可取、不能取,農村電商的大戰最終將趨于平靜,我們希望平靜過后留下的是佼佼者、真正服務農村、帶領農民的致富平臺,而不是一地雞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