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商業化使用的日趨發達,其對于生產關系也產生了一定的改造作用,隨之“眾包”的生產理念在各行業逐漸開展。
軟件眾包模式的出現,是互聯網行業發展的歷史必然。眾包模式不僅讓代碼資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也大大調動起開發者的積極性。在共享經濟時代,軟件眾包是互聯網發展的新動力源。通過眾包的方式,讓中間環節省略或消失,讓信息更透明化,從而獲得發展新動力。在眾包模式下,互聯網業的生產關系定會發生變革。

開源中國CEO馬越表示,本質上支撐整個互聯網的基礎正是代碼。如何進行代碼間的交易,是當下行業發展重點。有效整合零散的開發者,通過眾包來進行需求方與開發者的對接,是日漸繁榮的“零工經濟”的直觀體現。開源中國不僅有著龐大的開發者資源池,并成功開發出了全新的軟件眾包業務模塊產品——眾包平臺。

馬越透露,做眾包平臺并不是一時興起,而是持續想了六年的一個事情。
開源中國經過9年對社區開發者群體的深耕,了解到用戶的切實需求;其中花了3年的時間架起了碼云這個集云端代碼托管、測試、演示、團隊管理為一體的技術平臺。目前,碼云平臺上已經有超過240萬的項目,源代碼托管超過了500億行。
開源技術的開放性、參與性讓價值回歸程序員個人,通過借助云計算技術的碼云平臺,讓軟件眾包變得簡單、可行、安全,越來越多的程序員們在這種新型的平臺出售技術和服務,換來自由和價值,這正是典型共享經濟的體現。而憑借優質合理的服務,碼云吸引了眾多用戶,為平臺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后盾。
“開源改變人生”是馬越堅持的理念,在互聯網發展的下一個階段,這句話的意義將愈發現實。開源中國秉持技術共享理念,為IT行業發展持續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