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9日消息,在天津舉辦的首屆世界智能大會現場,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微博)發表了題為《天馬津云:智能改變世界》的演講。現場主持人介紹,馬云為此次演講,從歐洲飛回,隨后還將繼續歐洲的行程。
近些年,支付寶本身運行十多年之后,阿里巴巴認識到數據的重要性,一直在云計算領域布局。作為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有了一套自己對于人工智能的理解。他認為,人工智能有三個要素,首先是互聯網,互聯網產生了大量數據,大量數據逼迫人類去改變算法,才有云計算。“互聯網是生產關系,云計算是生產力,大數據是生產資料。”馬云總結。
演講一開始,馬云給出一些對于人工智能糾偏性思考。他說,“人工智能這幾個字聽起來就很生氣”;“大數據,不是大量數據,而是大的計算能力”;“萬物應該像人一樣有學習能力,機器具備自己的智能和學習方式”。
介紹了自己對人工智能價值觀之后,人又如何自處?馬云的答案是,“大數據時代讓每個人做最好的自己、最有特色的自己”,“對任何問題,人要有自己的看法,要有不同的角度、廣度和深度”。區別于能學習的機器,馬云的人工智能認知觀建立在“人為萬物之靈”的基礎上,他相信人應該通過想象力給自身找到方向,而不是愚蠢地去與機器比計算能力。
“AlphaGo機器在圍棋上打敗人類,這是一種悲哀,就像把人類與汽車比賽誰跑得快。”他認為有意義的事情是讓汽車與汽車比賽,讓機器圍棋與機器圍棋比賽。沿續以往,馬云的核心觀點并沒有太大變化,仍然是強調“機器要做人做不到的事情”。
他舉出一個事實。“人類對大腦的了解不到5%,讓機器去學習這5%,這是愚蠢”。同樣道理,像智慧城市和城市大腦,他認為這些是人腦設計不出來的,“一定是機器才能設計出來,應該讓機器去人做不到的事情,應該尊重機器,敬畏機器。”
他還舉出電商和支付寶發展的佐證。正是原先的商業環境不好,才有電子商務的機會,以前傳統金融做得不好,才會有互聯網金融的機會。所以,“不好”是一個機會。至于人工智能發展,要“換道超車,不要彎道超車,彎道超車,十超九翻車”。
現場馬云還有一些類似金句,比如“信息是數據最大的敵人,不流通的是信息,流通的是數據”、“今天的科學還是一個嬰幼兒”。類似妙語獲得了現場觀眾掌聲。
這位擅長演講、會打太極拳的創始人,在演講中,找機會回應了一下上次在貴州數博會期間引發的與百度李彥宏之間就人工智能發展的交鋒。是從0到1,還是1到N,或者是場景,這些都不重要,馬云化解之策是強調人工智能還處于嬰幼兒期,重要的是“多看看未來的空白”。
他最后提到人工智能的發展,需要警惕類似于汽車當初進入英國期間的“紅旗法案”,汽車出現后,馬車夫們抗議,導致政府通過了紅旗法案,要求每輛汽車前面有一個人舉著紅旗,限制汽車的速度,不能快于馬車。這個糟糕的法案,導致后來德國、美國抓住汽車工業發展機會,超過了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