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屆全球人工智能產品應用博覽會(下稱“智博會”)在蘇州舉辦。本屆“智博會”由蘇州市政府主辦,國家相關部委、江蘇省政府作為指導單位,旨在加快發展以大數據和云計算為支撐的人工智能相關產業,推進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軟硬件終端、工業互聯網和服務業等領域的應用。
樹根互聯技術有限公司受邀承辦以“機器驅動,人工智能”為主題的“工業互聯網產業鏈應用發展”高峰論壇。蘇州工業園區科技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周村、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副主任董建出席活動。樹根互聯現場發布了布局江蘇的十大行業平臺戰略規劃,并現場簽約紐威數控裝備(蘇州)有限公司、特蓋德智能裝備(蘇州)有限公司等,同時宣布將成立江蘇樹根互聯技術有限公司,著力培育蘇州乃至江蘇省工業互聯網生態再上新高度

物聯網智庫創始人彭昭發表演講
在此次高峰論壇上,物聯網智庫創始人彭昭女士圍繞“機器驅動工業智能”的主題,針對工業互聯網發展前瞻發表了演講。她首先指出,工業互聯網的原始根源是用物聯網帶動新一輪的工業革命改進,工業互聯網就是物聯網里的一部分,它要改變的是物的信息數據化到云端,和人的信息進行交互,從而產生一個更大的商業版圖。
彭昭女士現場分享了自己在物聯網技術下的眾多親身體驗和感受,并指出,隨著工業連接的進一步升級,工業碎片化的進一步消除,現在越來越需要解決的并不是技術的迭代和工廠現場,最需要是數據思維的轉變和建立。
而對于誰已經解決數據思維的問題,彭昭女士認為是互聯網的企業。她表示,在工業領域的數據和互聯網的數據是有本質不同的,因此它不能生搬照抄,互聯網數據以行為為主,都是人的行為數據,但是工業上說的是機器的數據,人的數據變為輔助;互聯網上注重數據之間的關聯性,但是工業大數據注重特征值,它和精確預測相關。
“比如說監控一個機床的數據,需要綜合性看這個機床的振動,了解它控制的指標,觀察它的溫度,然后才能對機床作出一個決策”。彭昭隨后又舉例昆山工業互聯網實踐工廠,“產能利用提高30%,生產效率提高20%,會議時間降低50%,文書人員數量下降5人,這就是用數據思維改造的流程所取得的效益”。
彭昭女士補充道,首先要完成從經驗到數據思維的轉換,用數據的邏輯把思維模式打通,才能真正做到持續迭代的過程。彭昭女士的演講還原了工業互聯網的本質屬性,闡明了工業數據和互聯網數據的差異,正如本次論壇的承辦方樹根互聯,之所以能夠贏得眾多工業企業和制造業集中地的政府青睞,迅速成長為中國工業互聯網的領跑者,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也是因為自身融合了深厚的工業基因和互聯網技術,深諳工業大數據的應用之道。因此,彭昭的觀點深得在場各位嘉賓和企業家的認同。
關于樹根互聯
樹根互聯是三一集團孵化的中國成立最早、連接工業裝備最多、服務行業最廣泛的工業互聯網賦能平臺公司。創始團隊融合了深厚的工業基因和互聯網技術,打造了中國工業互聯網賦能平臺——根云,致力于給各工業細分行業進行賦能、創新和轉型。
截止2018年初,樹根互聯已經接入各類高價值設備超42萬臺,賦能42個行業,連接數千億資產,為客戶開拓超百億元收入的新業務,并能支持45個國家和地區的設備接入。
樹根互聯成立于2016年6月,并于2017年完成A輪數億元戰略融資,投資方包括國投創新、經緯創投、中移創新產業基金和海捷投資,匯聚了著名風險投資基金、國家及產業基金、工業互聯網專業基金等各類優秀投資者。目前樹根互聯在北京、上海、廣州、長沙、蘇州等城市分設多家子公司,并在持續擴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