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關村”三個字,不少人的認知還停留在“位于海淀區的北京地標”。經過幾代互聯網人的創業傳奇,如今的中關村已經成為創新創業的代名詞,始終屹立于時代的風口,改變著未來產業的方向。諸如李彥宏這樣的中國互聯網創業先驅,懷揣著“改變世界”的勇氣和激情,來到早期的中關村,追尋著自己的夢想。正是因為他們的到來,才讓中關村這樣原先不起眼的小地方,逐漸發展成為國內互聯網高地,有了“中國硅谷”的美譽。

李彥宏本人始終都沒有離開過自己喜愛和擅長的互聯網行業,更重要的是,時機降臨時,不失時機地抓住了它。20世紀90年代,從北京大學畢業的李彥宏遠赴美國學習計算機技術,并在美國學習、工作的8年時間里,結合自己所學習的頁面鏈檢索技術,發明了“超鏈分析技術”。每年都要回國考察的李彥宏看到了國內互聯網的變化和發展機會,決定利用自己的“超鏈分析技術”在中國做中文互聯網搜索。事實證明,李彥宏對互聯網搜索的專注和堅持,讓百度終于成為全球第二大獨立搜索引擎和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而百度起航的地方,正是中關村。
1988年5月,國務院批準成立北京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整整三十年后的2018年,中關村入駐的高新技術企業超過2.2萬家,總收入超5.8萬億元,同比增長11%;企業新申請專利8.6萬件,同比增長17%……三十年間,中關村已經演變成為全國互聯網產業發展的風向標。如今,這里聚集著全國最優秀的互聯網公司;這里,預示著行業變革、演繹著產業前沿;這里,涌動著IT創新創業最活躍的因素。
中關村先后經歷了技工貿時代、電子大賣場時代、“雙創”時代……可以說,中關村的改朝迭代也成為中國IT產業日益發展、不斷進步的縮影。包括百度、聯想、小米在內的一批互聯網企業在這里生根發芽,不斷壯大。

過去三十年,中關村展現了其強大的互聯網產業實力。歷經滄桑的中關村,能否帶領北京互聯網繼續鏖戰下一個三十年,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