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年輕人有多“南”?前幾天一則登上熱搜的消息似乎做出了證明。據一份對1984名職場人士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0%的受訪職場人指出周圍入職未滿三年就跳槽的年輕人多。不管現實有多難,90后們內心確實很“南”。消息一出,很多70、80后表示不同意見,不少人認為年輕人太過理想主義、一言不合就跳槽會給自己帶來負面影響。年輕人的職場生涯一片迷茫,太南了總想逃跑怎么辦?看看大佬李彥宏、任正非的意見,或許會給我們一點靈感。

作為出身平凡、白手起家創業的典范,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此前曾在央視《開講啦》中向現場年輕人分享面對迷茫時該如何擺正心態。他表示,年輕人首先要想清楚自己最關心、最想要的東西是什么,把這個想清楚了,再去看要想獲得這個東西,自己需要做什么,這些東西再一一地去分解。

這種自我剖析對于困惑的職場人而言,就是要在工作前景不清晰、職業規劃不確定的時候,不要人云亦云投入到看似熱門多金的行業,而要真正了解自己的激情所在,再將其投入到自己熱衷的行業。
對于已經想要跳槽、不確定下一步邁向何方的年輕人,李彥宏則認為,選擇哪一行最重要的是看這一行是不是你真正喜歡的。除了喜歡,同時也要客觀地評估自己是不是有這方面的專長。“很多人想當演員,但是他可能沒有表演天分這也不行。如果既是你喜歡的、又是你擅長的,那一定是對的選擇。”當面對一個一個機會和選擇,如果相信自己做了正確的選擇,認準了就不會害怕失敗、挫折,不會害怕被拒絕。

另一位大佬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則從“堅持拼搏”的角度給出了他的看法。他認為“為了達到主要的目標,可以在次要的目標上做適當的讓步,這種妥協并不是完全放棄原則,而是以退為進,通過適當的交換來確保目標的實現”。

對職場人而言,有美好的愿望卻吃不了苦、受不了挫肯定是不行的。想要有所成就,就需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甚至在不影響自己主要發展目標的情況下,可以吃點虧、適當做些舍棄。只要不是上班公司打卡,下班網上娛樂打卡,踏實奮斗,就有可能獲得和別人不一樣的人生。
相信艱苦創業取得成功的大佬,在事業起步受阻時、在周圍人搖頭質疑時,也曾在無數個黑夜被壓力和困難包圍,但正是他們不斷自我確認、執著奮斗,才成就了各自的輝煌。

當代年輕人,生在互聯網時代,長在房價放飛的時代,一進入職場就趕上了就業大環境不好,可以說是“南上加南”,但無論大環境如何,看清未來的方向、腳踏實地增長自己的技能,都是職場生存必備的素質。跳槽和換工作并非禁忌,每個人都需要在試錯中不斷自我定位。但同時,面對內心的搖擺,也應該問問自己,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什么是自己能夠堅持的,畢竟跳槽只是找到自己奮斗天地的途徑,而非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