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消息,全國反欺詐宣傳日來臨,360數科反詐實驗室發布數據顯示,在今年上半年電信詐騙發生率持續下降的形勢下,電信詐騙類型出現分化走勢。據樣本數據統計,信息獲取型詐騙如假冒公檢法、金融平臺客服、電商快遞人員等呈下降趨勢,占比由去年同期46.8%下降至12.2%,同比下降74%;非信息獲取型詐騙如刷單、裸聊則呈上升趨勢,由30.4%上升至67.1%,同比上升121%。360數科反詐專家提醒廣大群眾警惕此類騙局,并支招防范。

360數科反詐專家介紹,信息獲取型詐騙主要是騙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取受騙者個人信息,基于數據信息結合行為場景定制專門的騙術劇本,再假冒公檢法、金融平臺或電商快遞人員進行精準化詐騙,此類騙局具有針對性,迷惑性強,得手率更高。在公安部門高強度打擊和個人信息保護強化治理下,個人信息越來越難以被詐騙分子獲取,此類騙局呈現下降趨勢。
非信息獲取型詐騙則以刷單、裸聊為主,通常以金錢、色情誘惑受騙者,前者受騙人群多以寶媽、女大學生、家庭主婦等女性為主,后者則以男性為主。值得一提的是,裸聊詐騙雖不以直接獲取個人信息實施,但騙子會誘導受騙者安裝視頻軟件,用以盜取手機通訊錄和家庭住址等信息以進一步實施詐騙。
360數科反詐專家提醒,任何有資金墊付需求的線上兼職都是詐騙,要求先付保證金才能做點贊、刷單、好評等任務的都是詐騙。即便沒有詐騙,涉及虛假交易的刷單也屬于違法行為,網絡平臺也在嚴格打擊治理。
360數科反欺詐安全專家蔣志辰日前在互聯網及金融反詐聯盟第二季度會議上指出,電信詐騙根本上是基于“不變”和“變化”兩個維度結合產生,不變的是詐騙劇本一般根據時事、人們認知的盲點和人性弱點結合杜撰,變化的是在前者基礎上疊加新型手法。刷單和裸聊利用的便是“貪財好色”的人性弱點,披著不同的馬甲迭代升級,而防范的關鍵也在于不要妄圖動動手指就能賺錢,不要相信連面都沒見過的“美女”會主動投懷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