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社報道,蘋果正在開發一種全新的喚醒技術,以求帶給Siri語音助手更好的體驗。一旦開發成功,用戶將無需通過“Hey Siri”來喚醒語音助手。
彭博社記者表示,蘋果希望可以讓Siri能夠理解短語和命令,而不需要用戶通過“Hey Siri”的喚醒詞來觸發短語,用戶可以只說“Siri”。
該記者還透露,這項技術可能在2024年正式亮相:蘋果公司正在進行一項舉措,放棄“Hey觸發短語”,這樣用戶只需要說“Siri”—— 連同命令一起。
雖然這可能看起來是小變化,但實現這一轉換是技術挑戰,需要大量的人工智能訓練和基礎工程工作。

想要上線如此完美的體驗,背后將會牽扯很多復雜的步驟。而這種復雜性會涉及到Siri能夠在不同語言、不同口音、不同語境中去理解“Siri”這個單數短語,蘋果起初使用“Hey Siri”作為iPhone語音助手的觸發詞就是為了避免識別錯誤的情況。
千萬不要小看在Siri前面加個Hey的作用,同樣作為語音助手,小愛同學由于“小愛同學”這單一的觸發詞,就讓用戶在實際體驗上大打折扣。就像網友所說“雖然Siri很笨,但是很少聽錯話,也不會自言自語。
其實從人類正常的交互習慣來看,跟對方溝通時往往不會在前面加一個語氣詞,而是直接了當地稱呼對方的姓名或是昵稱。所以此前蘋果加入“Hey”這個語氣詞完全是由于技術不成熟為了更好的用戶體驗而妥協的產物。
如今傳言蘋果將會使用全新的觸發詞,并且將會推廣到所有蘋果設備上。雖然從結果上來看并不復雜,只不過去掉了Siri前面的Hey,但是其背后可能蘊含著更多蘋果的野心。
想要讓Siri能夠精準識別用戶的喚醒詞,首先就需要對人工智能進行更加全面的訓練,相比兩個觸發詞,一個觸發詞就對人工智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對比目前其他大廠的語音助手喚醒,微軟的Cortana語音助手早在2018年就將“Hey Cortana”換成了“Cortana”。而亞馬遜的Alexa語音助手則是不需要在任何喚醒詞的前提下就能喚醒語音助手,不過谷歌依然保持原來的“OK Google”。
雖然蘋果的這一做法已經有其他大廠成功實現,并且從市場反饋來看效果非常好,甚至微軟2018年就已經實現了這樣的效果。那么以創新和技術能力著稱的蘋果為何直到現在才傳出要更換喚醒詞呢?或許蘋果正在籌劃一次AI革命。
其實很早之前就有消息傳出,稱蘋果正在開發自己的蘋果智能汽車。隨著如今越來越多的新勢力汽車出現在消費者眼前,智能座艙的概念也逐漸受到大眾歡迎。而蘋果這次在AI上的進一步探索,可能就是在為蘋果智能汽車做準備。
回看市面上不少智能座艙,在語音助手方面的體驗并不能算十分完美,蘋果如此深耕可能就是想在智能汽車領域發力,讓在手機上不那么聰明的Siri在汽車上煥然新生。
作為全球最知名的科技公司之一,蘋果對于全新的技術往往十分保守,在沒有百分百把握的前提下通常不會推向市場,這次的消息也表明蘋果在Siri上已經做好了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