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訊,繼運滿滿和貨車幫之后,貨運圈再次傳來合并新消息。
近日,貨運物聯網和SaaS服務提供商G7物聯(“G7”)與易流科技(“E6”)宣布,已于2022年一季度完成合并,并已完成首階段業務整合。這是繼2017年運滿滿和貨車幫合并為滿幫之后,國內公路貨運市場最大一次合并案。
《科創板日報》記者從G7方面了解到,本次合并是對等合并,雙方有換股交易。合并之后,新公司將統一使用“G7物聯”這個名稱,G7創始人兼CEO翟學魂擔任新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E6董事長兼CEO張景濤擔任副董事長,G7首席財務官張杰龍擔任新公司首席財務官。兩家公司在人員架構上保持不變,將保留各自的品牌和業務獨立運營。新公司正積極籌備在香港上市。
時隔四年,再續前緣
在公路貨運領域,素有“北G7南E6”之說:位于北京的G7物聯,位于深圳的易流科技(E6)。二者均以IoT SaaS為核心,向大型貨主、大型物流企業和貨運經營者提供服務。
G7成立于2010年,業務模式是向客戶提供基于物聯網的軟件訂閱服務和交易服務。軟件訂閱服務是通過在貨車上安裝傳感器,實時收集物流運輸全過程的相關數據,再通過SaaS平臺,為貨運經營者實時跟蹤人、車、貨的物流狀態。交易服務包括提供運力、能源、保險、裝備等,收取技術服務費。
E6成立于2006年,專注于向客戶提供基于物聯網的軟件訂閱服務,向大型貨主和大型物流企業提供冷鏈和消費物流解決方案。
事實上,G7和E6的合并最早可以追溯到四年前。2018年,翟學魂找到張景濤,兩人就合并事宜徹夜長談,當時甚至合同都定稿了,但后來因為菜鳥網絡戰略投資了E6(G7背后主要股東有騰訊),最后這次牽手失敗。
盡管第一次合并告吹,但在過去四年,雙方在各自擅長的領域深耕:G7主攻產業鏈,服務大中小型貨運經營者,客戶群體覆蓋煤炭、水泥、鋼鐵等生產物流領域,另外還拓展出了交易服務業務;E6主攻貨主側,客戶群體為大型貨主與大型物流企業,在快消、零售、食品、冷鏈等消費物流領域成為行業龍頭。
根據《科創板日報》記者拿到的一份內部信,G7和E6已經完成了業務整合的首階段“百日計劃”:保持雙方品牌和業務獨立運營,保持兩家公司人員架構不變的基礎,整合供應鏈系統和算法技術部門,對產品線進行“二選一”優化。上述整合工作成效初顯——G7高管透露,5月份已經節約了470萬元成本。
資源整合,抱團取暖
從行業來看,我國公路貨運市場具有萬億級空間,但質量效率仍未被充分挖掘,呈現出低集中度、低同質化的屬性。此外,翟學魂也認為,中國公路貨運行業高增長已經見頂,未來10年恐怕不會有貨量增長,這就倒逼企業轉向內涵式發展。
行業兩個獨角獸合并也是一次優勢互補、資源整合,提升運營效率的過程。另一方面,受疫情沖擊,抱團變大也成為抵御風險的關鍵。
據G7方面向《科創板日報》記者介紹,合并后,新公司的業務將覆蓋從生產物流到消費物流的垂直市場,“比如冷鏈產品,完全交給了E6團隊。現在G7已經在賣E6的冷鏈產品了,E6也在賣G7的安全產品了”,相關負責人透露。
目前,G7和E6服務了行業中80%以上的大型貨主和大型物流企業,以及近3萬家中小貨運經營者。之后,公司將繼續堅定投入技術和研發,向客戶提供有價值的數據驅動產品,推動公路貨運行業向“全鏈貫通”和“數據智能”升級。
騰訊、阿里參投,合并后擬赴港上市
目前,G7物聯的大股東包括騰訊,E6的主要股東則是阿里的菜鳥。分別被國內兩大互聯網公司持股,類似的股權結構推進合并并不算易事。
但G7方面表示,本次合并獲得了雙方股東的大力支持。首席財務官張杰龍甚至還透露,“騰訊和菜鳥反而擔心對方否決合并”,合并后,普洛斯隱山資本、騰訊、菜鳥將各自持有新公司約7%-10%的股權,騰訊與菜鳥的持股規模之差也只有不到0.5%。上述投資者已分別委任代表加入公司董事會,且已就進一步深化業務協同展開具體工作。
G7方面還向記者透露,新公司正在積極籌備赴港上市。
事實上,今年4月,就已經有消息稱G7物聯考慮最早今年赴香港 IPO 上市,預計募資約 5 億美元。據相關報道,G7 與中金、花旗、摩根士丹利等投行將就 IPO事宜進行合作。
天眼查顯示,G7已經實現了至少10輪融資。最新一次融資在2022年2月——2億美元的戰略投資,由摯信資本,國投招商等機構領投,原有股東參與跟投,最新估值22億美元,市值超百億人民幣。E6在2016年登陸新三板,成為中國公路運輸產業鏈互聯網平臺第一股,2018年新三板摘牌后,E6接受菜鳥物流戰略投資,雙方達成深度戰略合作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