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煦國際】臻品鑒賞-
咸豐重寶當十/咸豐重寶當五十/山鬼花錢
咸豐重寶當十
清咸豐年間(1851-1861年),太平天國農民起義開展迅猛,并在江蘇南京建都,此刻清政府賴以鑄錢之用的滇銅,因路途阻斷而無法運進北京。一方面是打壓起義急需許多的軍餉開支,一方面是鑄錢的原材料告缺,給清政府造成了嚴峻的財務困難,最終迫使清政府自咸豐三年開端發行紙幣和改鑄大錢來補償財務虧空。咸豐朝寶泉局所鑄錢有“當百”、“當二百”、“當三百”、“當五百”、“當千”等五種面值。
一方面是打壓起義急需許多的軍餉開支,一方面是鑄錢的原材料告缺,給清政府造成了嚴峻的財務困難,最終迫使清政府自咸豐三年開端發行紙幣和改鑄大錢來補償財務虧空。咸豐朝寶泉局所鑄錢有“當百”、“當二百”、“當三百”、“當五百”、“當千”等五種面值。在諸多咸豐大錢之中,應當推舉咸豐重寶當十錢幣為最。鑄期最長、數量最大、版式最多、流通最廣,無一不在咸豐大錢中占據首位。
在諸多咸豐大錢之中,應當推舉咸豐重寶當十錢幣為最。鑄期最長、數量最大、版式最多、流通最廣,無一不在咸豐大錢中占據首位。自咸豐三年起,寶泉、源、直、薊、濟、德、陜、鞏、福、蘇、浙、河、武、寶昌、云、川、桂、黔迪、伊、、葉兒羌、庫車等錢局均先后鑄造咸豐當十大錢,并投入市場與小平錢同時流通。除了寶安錢局僅見部分樣錢外,其它各個錢局均有大量不同版別,不同形式,甚至不同材質,不同大小的當十計值重寶。
直徑:36.1mm;重量:17.6g
這是征集到的一枚稀世珍寶古錢珍品“咸豐重寶當十”,藏品直徑:36.1mm;重量:17.6g。此藏品雖然經歷了無情歲月的洗禮,但是如今保存依然極為完好。古錢珍品“咸豐重寶當十”之所以名氣大是由于他的歷史性和珍稀性決定的。這玫錢幣版面設計優雅,雕刻精良,但是,鑄造量不多,所以存世極罕,有極高的歷史價值與學術價值。“咸豐重寶當十”一直被收藏家們視作無價之寶。地域性政權發行貨幣的時間也相當短,加上流通地域狹小,所鑄貨幣價值不菲。另外,由于改行紙鈔,銅幣發行量較少,故價格也較高。
咸豐重寶當五十
愛新覺羅·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 清朝以及中國歷史上最后一位有實際統治權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過秘密立儲繼位的皇帝。奕詝是清宣宗道光帝第四子(嫡子),生于北京圓明園,生母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被立為儲君 。
奕詝即位后便勤于政事,大手筆的對朝政改革。為了挽救統治危機,咸豐帝頗思除弊求治。他任賢去邪,企圖重振綱紀。重用漢族官僚曾國藩,依靠其訓練指揮的漢族地主武裝鎮壓太平天國和捻軍起義。提拔敢于任事的肅順,支持肅順等革除弊政。同時,罷斥了道光朝軍機大臣穆彰阿、耆英等。 但此時的大清帝國內憂外患不斷,最后以簽定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收場。咸豐朝以后也因企圖重新扭轉對內交外困的局面而開啟洋務運動。
咸豐年間正值太平天國革命運動的高潮時期。此時民怨沸騰,清政府財政拮據,國庫虧空.在錢幣鑄造上大做文章,將財政危機轉嫁到老百姓身上。相繼鑄造“咸豐通寶”、“咸豐重寶”、“咸豐元寶”等種類繁多的錢幣.咸豐元年首鑄“咸豐通寶”制錢。由于太平天國革命運動的發生,和鴉片戰爭的爆發.錢局鑄造制錢已很難正常進行,很多省的錢局實際上處于停鑄狀態,即使開鑄,也是偷工減料 。因而造成咸豐通寶制錢精品少 ,而粗制濫造的多,大都質劣而輕小,或以鐵錢、鉛錢代替銅錢。咸豐元年時,規定錢重一錢二分,到咸豐二年,變為一錢,但各鑄行所鑄造的制錢大多輕于規定重量。“咸豐通寶”面文大多書寫楷書,背文滿文局名有:寶源、寶泉、寶河、寶德、寶東、寶伊、寶濟、寶晉、寶陜、寶鞏、寶蘇、寶浙、寶昌、寶福、寶臺、寶武、寶南、寶廣、寶桂、寶川、寶云 阿克蘇、寶黔等二十四個錢局。其中寶臺、寶德、寶廣、阿克蘇等局數量極少。
直徑:51.7mm;重量:44.6g
此清代咸豐重寶為當五十版本,形制規整,大小合適,包漿老到,銹色自然,歲月流痕鮮明,流通使用痕跡明顯,歷史過渡性自然,為錢幣珍品。正面為漢文“咸豐重寶”四字,直讀;背面上下穿漢文“當五十”,左右穿滿文寶局名。
此“咸豐重寶當五十”, 藏品直徑:51.7mm;重量:44.6g。藏品雖已飽經百年歷史的風霜洗禮,幣面卻無太大的磨損,品相很好,十分精致,是當五十錢幣里的精品。
山鬼花錢
山鬼,即山神,因未獲天帝正式冊封到正神之列,所以也被稱為山鬼。自古以來,山鬼都是以正義、高大的形象存在,以山鬼紋飾、銘文的各種器物也多被人們賦予護佑和辟邪的作用,其中的山鬼花錢,以其小巧輕便、易于佩戴的特點,成為人們最喜聞樂見的一種配飾。
山鬼花錢,始鑄于元末明初,清代鑄行極盛,民間行用甚廣。是清代道士用來施法以降妖震鬼驅邪的載體,也可叫法器。經道士開光后,百姓請回掛于家中鎮宅或隨身攜帶保平安。在清代山鬼花錢是流傳最廣的時期,很多人都將其佩戴在帽子、腰帶上,一來其美觀的形象可以作為一種飾品,二來也可以滿足驅鬼辟邪的心理。除此之外,山鬼花錢也多被用在屋角、影壁之類的地方,作為鎮宅之物,而帶有八卦圖案的山鬼花錢,更是其中的上品!
“山鬼,雷霆殺鬼降魔斬妖辟邪永保神符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五雷猛將,火車將軍,騰天倒 地 ,驅雷奔云 ,隊仗千萬 ,統領神兵 ,開旗急召,不得稽停 。 急急如律令 ”我國道教源于漢代,“律令”是周穆王時一個人的名字,這個人的特長就是跑得飛快,死后,此人變成雷神。傳說古代西北一種神獸,形狀如馬,跑的特快,就是律令這個人變得。“急急如律令”意思就是希望太上老君解救人們的苦難時的速度,來的如律令那樣快。或中間豎書二十七字咒語“雷霆雷霆、殺鬼降精、斬妖辟邪、永保神清。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左右為四字符文,又作“仙篆”。符文釋為“雷令殺鬼”,左為“雷令”,右為“殺鬼”,“殺鬼”二字釋為“山鬼”。
直徑:42.9mm;重量:23.4g
山鬼紋飾花錢的背面,是楷體陽文八卦紋飾和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八個楷書陽文,八個陽文字就是八卦方位。八卦紋飾,最早見于《易經》,陰陽五行是《易經》的中心學說。《易經》的思想,象一條永不干涸的河流,千百年來在中國人的心中流淌;像一首動人的歌,代代在炎黃子孫口中傳唱。幾千年了,人們生活的很多方面,還都是在陰陽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中傳承發展。“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現實生活中,人們所做的事情不敢有違這些規律,還是沿著這些道理在延伸發展。一枚山鬼紋飾花錢,樸素的紋飾,簡潔的文字,顯示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示著中華文化的深邃底蘊,當你越懂這些道理時,就會越感到自己知識的貧乏,越會激發自己研討學習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