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刺繡
長:188.2cm 寬:62.4cm
編號:JHZLFW-01157
十字繡,是用專用的繡線和十字格布,利用經緯交織的搭十字的方法,對照專用的坐標圖案進行刺繡的一種方法。十字繡是一種擁有源遠歷史的手工技藝,公元14世紀十字繡從中國經由土耳其傳到意大利,繼而在歐洲傳播開來,最初在宮廷中風行,后來傳入民間。由于它易學易懂,很快就廣泛傳播起來,并受到不同年齡層次的人們喜愛。
十字繡是一種古老的民族刺繡,具有悠久的歷史。在中國許多民族的日常生活中,一直以來就普遍存在著自制的十字繡的工藝品。由于各國文化的不盡相同,隨著時間的推移,十字繡在各國的發展也都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風格,無論是繡線、面料的顏色還是材質、圖案,都別具匠心、各有千秋。
《清明上河圖》是近年來市場上最為熱銷的十字繡類型。《清明上河圖》,被譽為中華第一神品,傳世十大名畫之一。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1085年—1145年)的著作。它全景式地描繪了當時北宋王都開封汴京的繁華景象,是中國古典寫實主義繪畫藝術的巔峰之作。是一件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杰出藝術成就的優秀風俗畫。
近日,玖泓文化有幸征得十字繡《清明上河圖》兩米三長卷一幅,長188.2cm,寬62.4cm。此十字繡甄選優質布料,根據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清明上河圖》設計,純手工歷時數年精心繡成。繡品古樸逼真,內容豐富且寓意深刻;畫面表現細膩,色澤豐富充滿光澤,質感強烈;繡工精美無雙,拉線均勻連貫,方向一致,針腳緊密,實為嘔心瀝血之作。具有非常高的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此十字繡《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古代繪畫珍品與手工技藝的完美結合,極具創新藝術價值,而在科技通訊的日益發達的當今社會,藝術品更是偏重其文化價值和紀念價值。故此十字繡《清明上河圖》不僅全方位地展示了國寶文物的風采,更為今后升值錦上添花,投資與收藏都是極佳的選擇。
大清道光年制藍釉荸薺瓶
口徑:9.9cm
底徑:9.5cm 高:18.3cm
編號:JHPMFW-00370
瓷器是中國古代的一項偉大發明,勤勞的中國先民運用他們的智慧點土成金,在漫長的歲月中,使技術與藝術結合,在人類文明史上寫下光輝燦爛的篇章,為人類文明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瓷器的發明與發展,經歷了從低級到高級,從原始到逐步成熟的過程,凝聚著人類智慧的結晶。
近日,玖泓文化有幸征得大清道光年制藍釉荸薺瓶一件,該件荸薺瓶的口徑為9.9厘米,高度為18.3厘米,底徑9.5厘米該荸薺瓶粗長頸,扁圓腹,狀如荸薺。器型彎沿直口長頸,扁圓腹,器形規正,削足考究,足端露胎,平坦底,里是白釉,底部寫“大清道光年制”六字纂書款,底足修足很規矩,釉水也很肥潤。此器瓶身藍釉為底,以粉彩繪雪山圖景,背后山巒連綿,遠山以墨彩勾染輪廓,近處以白、青藍、黑等色渲染山體雪景,數株古松奇木立于雪山之中,畫中有三個小人在雪中趕路和一人在掃雪,另有一座小居掩映林中,河上一艘小船。整體構圖層次分明,山石嶙峋,皴擦點燃極為得當,儼然一幅恬靜祥和的山居雪景圖畫。
道光瓷器承襲乾嘉時期瓷器的藝術遺風,燒造品種和造型創新少,紋飾多采用寓意吉慶的圖案,繪制技法工筆多于寫意,道光時期瓷器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道光時期瓷器燒造品種有彩瓷和顏色釉瓷。彩瓷主要有粉彩和青花瓷等。粉彩是道光彩瓷的主流,有珊瑚紅地粉彩、綠地粉彩、黃地粉彩、抹紅粉彩等,另外還有少量的斗彩、五彩,多見于官窯器。
全國通用糧票
長:9cm 寬:3.9cm
長:9cm 寬:3.8cm
長:7.8cm 寬:3.5cm
編號:JHZLFW-01156
糧票是20世紀50年代至85年代中國在特定經濟時期發放的一種購糧憑證,那時它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中國最早實行的票證種類是糧票、食用油票、布票等。糧票作為一種實際的有價證券,在中國使用達40多年,隨著社會的發展,它退出歷史舞臺。
1966年全國通用糧票,有很好的群眾基礎,很多人認識糧票,就是從這張糧票開始的。糧票是特殊經濟條件下的歷史產物,票面題材廣泛,印制精細,具有時間性、地域性的特點。經年累月的歲月侵蝕,更使這種具有不可復制性的票證文物日漸稀少,有極大的收藏價值以及升值空間。
此藏品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部全國通用糧票壹市斤/叁市斤/伍市斤,尺寸不一。正面左上印有“中華人民糧食部”、“全國通用糧票”,左邊或中間為面值“壹市斤/叁市斤/伍市斤、下方為發行日期“1966”。背面均印有“使用說明”,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部”紅印公章。按照當時的規定,此票全國購買糧食使用。這組糧票為我國糧食困難時期,特定歷史的證據,外表保存的極好,值得收藏。
糧票和郵票紙幣有著相似的性質,其重要性甚至略高于后兩者,但是存世量不可與前兩者相比較。綜合近幾年的收藏行情來看,全國糧票是最適合投資者投資的品種之一。糧票板塊也是中國諸多收藏板塊中未經炒作的,其蘊含的經濟價值一定能被有遠見的投資者發掘,而全國糧票作為糧票的龍頭必定大放光彩。
計劃經濟時代,物資短缺,老百姓生活必需品供不應求,全國許多地方發生了饑荒。在這種情況下,政府迅速在全國主要城市實行以票證為主的配給制,對生活必需品進行按人按戶的定量控制。對于收藏者來說,只要把握好糧票收藏原則,未來前景十分可觀。有一部分的糧票在收藏界就拍賣出上百萬的好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