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俊成)“報恩,在現代我更覺得這詞應該用感恩來表達。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一個智慧的人,不應該為自己沒有的斤斤計較,也不應該一味索取和使自己的私欲膨脹。學會感恩,為自己已有的而感恩,感謝生活給你的贈予。
報恩文化人蘇欣
人的一生中,小而言之,從小時候起,就領受了父母的養育之恩,等到上學,有老師的教育之恩,工作以后,又有領導、同事的關懷、幫助之恩,年紀大了之后,又免不了要接受晚輩的贍養、照顧之恩;大而言之,作為單個的社會成員,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多層次的社會大環境之中,都首先從這個大環境里獲得了一定的生存條件和發展機會,也就是說,社會這個大環境是有恩于我們每個人的。
如果人與人之間缺乏感恩之心,必然會導致人際關系的冷淡,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感恩”,這對于現在的社會來說尤其重要。”報恩文化發起人蘇欣如是說。
高高的個頭,筆挺的西裝,滄桑的臉上不乏幾分帥氣,鼻梁上架著黑框眼鏡,又給他整個人平添幾分書卷氣。
這就是蘇欣,著名學者,社會活動家,更是報恩文化的發起人,他面容很和藹,談吐舉止落落大方,絲毫沒有架子,最引人注目的是他胸前別著的徽章,上邊印著羊羔跪乳圖。這就是典型的報恩文化,羊羔都懂得跪乳,更何況我們人類,應該更知道感恩!
蘇欣時常奔走于各地,宣傳報恩文化以及自己的處世哲學思想,所到之處,經常會引來許多人的仰慕和追捧,甚至好多人在聽完他的演講之后,都不禁淚流滿面,反省起自己之前的過失,然后去以一顆感恩的心面對未來的生活。
而蘇欣從不把名利記在心上,也不會把長篇大論的大道理掛在嘴邊,他總是言簡意賅,以最平淡的話語說出最深刻的道理,這可能也是他更能被人們所接受的原因。
當今時代,人們的思想大多數都受亞文化影響,很容易誤入歧途,正因如此,社會才需要蘇欣這樣的人,才需要報恩文化,感恩思想。
對于未來的發展,蘇欣表示,自己一定不忘初心,全力致力于報恩文化的發展,向全社會傳遞一種正能量,爭取讓更多的人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懂得感恩,懂得回報,懂得以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生活中的崎嶇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