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將在山東省濟南市的山東(聚雅齋)中國文學藝術博物館(槐蔭區復興路濟南報業大廈三樓)舉辦“中國現當代文學文獻展”,并于2019年9月28日舉辦開幕式。此次展覽將分五部分進行展示,通過文學家的著作、手稿、信札等展現了一百多年來中國文學走過的風雨歷程,并不定期舉辦文學講座。
20世紀以來,中華大地風云激蕩,政治、經濟、科技、軍事、教育、思想、文化領域發生巨大變革,古老的中華民族在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奮勇前進。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文化自信,指出“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習近平指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充分運用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積累下的偉大智慧。
第一部分:1917年的文學革命,在中國文學上樹起了一座豐碑,標志著古典文學的終結和現代文學的興起。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一大批卓越的中國作家篳路藍縷,歷經艱難而不悔,致力于文學的現代化與民族化,通過對外來優秀文化的吸收融匯,對中華傳統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不斷探索,確立了中國現代文學和革命文學的傳統。
第二部分: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為中國文學翻開了嶄新的一頁。廣大文學工作者在“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的指引下,創作出大量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具有中國作風、中國氣派的作品,初步形成了社會主義文學的新體系。
第三部分:改革開放以來,作家們與時代同行,與人民同心,以敏銳的洞察力和強烈的責任感擔當思想解放的先鋒,在文學的題材、形式、風格和手法上不斷推陳出新,為推動我國社會的文明進步、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學的新局面,做出了重大貢獻。
第四部分:進入21世紀以來,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來,文學發展的空間更加廣闊,廣大作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滿腔熱忱地表現現實生活和時代變革,為弘揚中國精神、書寫新時代的新史詩、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進行著不懈的創造與勞動。
第五部分:紅色經典展覽。將通過作家的紅色經典作品展示中國共產黨的豐功偉績,培養觀者的愛國主義情操。
通過這五部分展示,將對二十世紀中國現當代文學有相對深入的了解,本次展覽將持續一年的時間??晒V大文學愛好者和研究者及大、中院校的學生參觀研學。本次展覽為山東地區少見的高水平文學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