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原鏈BTM于近日正式登錄BitSuper(bitsuper.io)數字資產交易平臺。作為國產公鏈的代表,比原鏈曾在去年熊市的時候,價格達到5.4元。相比眾籌募資的價格,漲幅超過20倍。而在今年,比原鏈更是大范圍的進行生態布局,推出了Bystack火石計劃,舉辦了共識節點全球招募的活動。作為一家賦能型創新性數字資產交易平臺,BitSuper十分看好比原鏈的未來發展。并在火石計劃期間,上線了BTM相關的交易對。
在區塊鏈技術發展的進程中,過去的10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2009-2013年單鏈問世,代表作就是比特幣。2013-2018年開始呈現兩種不同的發展道路:一種是ETH、EOS這類追求高性能的單鏈,另一種則是以Fabric為代表的的聯盟鏈。2018年至今開始了第三個階段,多鏈登上舞臺。比如以CosmosPolkdat為代表的擴展型多鏈;PlasmaLN (閃電網絡)的狀態通道,以及Liquid這類的側鏈系統。
一直以來,在區塊鏈行業,要想將安全性、可擴展性和分布式同時達到被稱為不可能三角。多數項目采取的是保守的方案,不能兼顧系統的效率。比原新推出的鏈Bystack平臺提出了不可能三角的終極解決方案,即“一主多側架構”。主鏈PoW共識保證去中心化,側鏈BBFT機制追求高效率 。兩者疊加,形成有可能三角模型。從該平臺的問世可以看出,主側架構將是分片等技術之外,公鏈走向商業化落地的一種新嘗試。
談到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和探索,一直以來,BitSuper都對項目的技術水準和自身的技術實力有著嚴格的把關。BitSuper在技術層面以團隊豐富的經驗積累作為依托,提供了一個安全可靠的交易環境。交易平臺一般分為交易層、應用層和撮合數據層,每一個服務需要有一個獨立的服務器運營,因此對于技術的投入非常大,其安全和穩定性也很難得到強有力的保障。在資產安全上,BitSuper采取專業分布式架構和防DDOS攻擊系統,通過冷熱錢包隔離的風險熔斷機制,使用離線多重簽名技術保障資產安全。為項目方和普通投資用戶筑造了一道強大的安全防護墻。平臺通過構建多層級的服務器架構以及全方位的服務輸出,能夠支持每秒百萬級別的全內存撮合,并且將撮合引擎效率、響應時間縮短到0.2毫秒,遠勝于普通交易平臺的0.3到0.5毫秒。
隨著區塊鏈技術飛速的發展,如何實現資產上鏈,如何為投資人提供安全可靠的投資途徑,一直是BitSuper(bitsuper.io)在思考和致力于解決的問題。通過一個又一個類似于比原鏈的區塊鏈項目的上線,BitSuper將繼續利用自己的生態布局優勢,引入“輕孵化、“資源導入”“節點計劃“等服務賦能項目方,讓有落地價值的優質項目得到支持。從而,逐步構建全新的區塊鏈數字資產交易平臺生態體系,為廣大用戶創造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